2007-04-04 17:51:14功課中的歐貓

0404精選全球財經新聞

[日本地價通縮結束 雷曼:忽視巨輪調頭將很愚蠢]

〈分析〉比新興市場更新興!中東地區股市漸發光

《國際金融》亞洲股市復活節假期前後休市一覽表

《國際金融》澳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股市應聲走高

[英國企業去年獲利創新高]

《各報要聞》百年來頭一遭,歐股市值打敗美國

【美股盤後】油價暴跌及房產利多推升美股收高

[日本地價通縮結束 雷曼:忽視巨輪調頭將很愚蠢]

【鉅亨網/台北‧4月4日】 地價通縮的結束可能使日本的宏觀經濟走上截然不 同的道路,預期金融市場將重新定價,股票價格和債券 收益率上漲、日圓走強。雷曼兄弟警告,日本正在重新 成為正常的經濟體,投資人忽視巨輪調頭將是愚蠢的做 法。

上周來自日本的消息指出,2006年官方地價指數16 年來首次出現上揚。雷曼認為,這個意義重大,日本經 濟正經歷由通縮走向通膨的宏觀制度變遷。果真如此, 那麼這可能會對經濟表現和市場預期產生很大的影響。

觀察近年來日本宏觀經濟的變化歷程,土地價格連 續16年下跌,6個主要城市商用土地價格累積跌幅高達 87%;由於地價通縮侵蝕所有者權益,且公司削減債務 ,銀行貸款自1996年的峰值下跌了159.5兆日圓,當於 GDP的31%。

日本信用管道在任何名義利率水準上都不發揮傳導 功能,貨幣政策失去了效力;家庭不願購買諸如土地和 股票等正在縮水的風險資產,而以現金和銀行存款的形 式存儲貨幣,因而累積了現金大山(M1占GDP比例從1995 年的30%左右上升至如今的75%。住宅投資占GDP比例從 5.4%下降至3.7%)。

且物價水準下跌,並且從名義指標來看,經濟停滯 不前(GDP平減指數自1994年以來一路下跌,名義GDP仍 比1997年中期的峰值低1%)。地價通縮引起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房地產價值下跌 ,現在地價通縮結束,宏觀調控將可能進入再通膨系統 。

雷曼表示,日本土地價格開始上漲,進而產生正財 富效應並導致市場預期未來地價將會進一步上漲(如 1990-1991年之前的戰後日本);隨著償還債務的動力的 消退並且公司和家庭開始借款融資來投資土地和房地產 等等,銀行貸款開始好轉。

此外,貨幣政策也開始獲得動力,因為低利率開始 刺激新貸款的產生;家庭並開始將手中持有的現金轉換 成股票、土地以及住宅投資,將進一步抬高資產價格; 通縮和名義停滯接近尾聲。

雷曼認為,假如地價終於停止下跌並且正在回升, 日本似乎正在重新成為正常的經濟體。不過,對像日本 這樣大的經濟體來說,僅僅板動開關不會導致再通膨的 發生,反倒更像巨輪調頭。

雷曼警告投資人,巨輪調轉的動作可能極為緩慢; 但在試圖預測其駛往何處時,忽視它已經開始調頭的事 實將是愚蠢的做法。同樣的,對於關注日本經濟的投資者來說,假如地 價通縮已經結束並且看來可能出現一連串的正向動力, 那麼也許可以預期金融市場會重新定價。市場大概會朝 著股票價格和債券收益率上漲、日圓走強的方向發展, 最終的變動幅度可能較大。

〈分析〉比新興市場更新興!中東地區股市漸發光

【鉅亨網/綜合外電.4月4日】 雖然去年全世界有許多股市上漲,波斯灣各國股市 卻是探底。然而現在全球股市動盪不安,中東某些國家 的股價卻已經開始趨穩。MSCI阿拉伯股市指數(不包括沙烏地阿拉伯)自今 年開始共漲3.3%,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即便在中國、印 度的鍍金下,同期僅漲2.7%。道瓊工業指數則是持平。 中東地區的漲勢,讓投資人不得不對科威特、阿曼 、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刮目相看。

這些國家仗著天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致富,也 促進該地區基礎建設的發展。埃及和約旦也同樣走揚。當然,該地區也為政治動亂所困,如最近伊朗拘留 英國海軍事件,上周就導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 阿拉伯股市走貶。年,這地區的股市還是投資人最不想投資的地方 :中東地區由於當地投資人的帶動,歷經 3年漲勢,但 在2006年告終,甚至有些股市狂跌了 50%以上。

現在,波灣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缺乏明顯聯繫的關 係,卻成為了投資當地股市的最大優勢。對新興市場的操盤手來說,這代表除了印度和巴西 以外,還有更多的選擇。波灣地區股市,包括沙烏地阿 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巴林、阿曼和卡達 ,是絕佳選擇。

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 LLC 基金經理人 John Niepold指出,「這些市場不只是脫離投資雷達偵 測的範圍,而是根本不在投資的版圖當中,世界主要的 指數完全沒有上述國家的蹤影。」

不過要投資中東股市,有幾點必須要注意。首先, 地緣政治風險高,如兩伊間的對峙,對該區股市有傷。 另外,缺乏透明度也是該區上市公司的缺點。目前中東股市最需要的是整體的公開性,包括公司 資料的透明化和外國投資人所能投資的範圍。

現在外資尚不被允許購買當地最大股市—沙國股票 ,但能夠挹注一些沙國的共同基金。阿國也限制外資不 許購買特定類股。Citigroup Inc.(花旗)分析師Andrew Howell指出 ,雖然該地區去年歷經疲軟,不過有趣的是,並不是因 為經濟基本面受到影響,而是因為投機炒作所出現的泡 沫。

今年波灣地區股價已經降回合理範圍,優質股的收 益預估也很樂觀,有些人也認為這將會帶動股價上漲。Deutsche Bank AG(德意志銀行)新興市場分析師 Kingsmill Bond說,「這些是超級吸引人的股市,但卻 極少數人注意到。」

Bond還推薦投資人可以考慮阿國、埃及、卡達股市 一些高市場價值的公司,但是也要小心當地投資人試圖 冷卻股市發展的動作。「這些地區並非由外資主導。」《華爾街日報》指出,石油公司乍看似乎是外資首 選,不過能源公司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不在股市 波動的影響範圍內。但對銀行類股、房地產類股和電信 類股來說,就不是如此了。

Merrill Lynch & Co.(美林)在最近一份報告當中 表示,大型、平價、股利豐厚的公司會是不錯的選擇, 如阿國的Emaar Properties PJSC、以「Agility」為營 運名稱的科威特物流倉儲公司Public Warehousing Co. ,和卡達的鋼鐵、石化、肥料公司Industries Qatar QSC。

花旗指出,Emaar的市場價值是180億美元,2006年 的本益比是11.8倍。Thomson Financial 也說,Agility 市場價值55億美元、本益比10.1倍,今年股價還上漲了 26%。目前尚沒有很多分析報告研究這些地區的公司。 Niepold 卻認為「就我們來說,這並不是件壞事,因為 較少人了解,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機會。」

隨著該地區的發光發熱,引來外資注目,上述的情 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追蹤 6家該地區公司的花旗打算 在未來幾個月展開對中東股市的調查報告,包括金融和 房地產公司。德銀也將有進一步行動。

《國際金融》亞洲股市復活節假期前後休市一覽表

(中央社台北2007年4月04日電)根據彭博社報導,以下為亞洲股市適逢復活節假期前後休市一覽表:

週四 (4月5日):澳洲 (下午2時收盤)、香港、菲律賓、台灣。

週五 (4月6日):澳洲、香港、印度、印尼、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台灣、泰國。

下週一(4月9日):澳洲、香港、紐西蘭、菲律賓。

《國際金融》澳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股市應聲走高

【時報綜合外電報導】澳洲央行週三維持利率不變,指標利率為6.25%,與市場預期升息一碼的看法不符,股市應聲走高,澳元小跌,債市大漲。澳元兌美元立即跌至80.65美元。

花旗銀行分析師表示,澳洲央行可能有意再評估未來一個月的經濟數據再作決定。澳洲麥格理銀行表示,這次是央行升息最佳時機,但央行未行動令人意外,下次升息恐衝擊大選,澳洲去年第四季消費者物價指數趨緩,或許是央行按兵不動的原因。利率期貨市場預測央行仍可能在5-6月間升息。

[英國企業去年獲利創新高]

(中央社倫敦2007年 4月 3日專電)英國企業「財源滾滾」。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最新報告,2006年英國企業的營運獲利達2840億英鎊(約新台幣18兆7400億元),創下自1965年以來的最高記錄,甚至超過同屬歐洲國家的比利時或瑞士國內生產毛額。

去年英國企業的獲利較2005年的2606億英鎊,增加180億英鎊(約新台幣1兆1700億元)。報告指出,金融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大幅增加,零售商快速成長,加上石油公司銷售量不斷勁升,帶動獲利節節高升。

去年英國獲利最佳的是英國石油與殼牌荷蘭皇家石油,各賺了至少 100億英鎊,主要是受到去年石油價格上漲帶動;另外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巴克萊銀行、連鎖零售商特易購等,不論是營業收入及獲利去年都創下新高記錄。

如果扣除銀行和保險公司,英國企業去年的資產淨報酬率達 15.1%,同樣是41年來的最佳表現,高於2005年的 14.3%。報告充分顯示,英國企業正處於黃金成長期,不僅經營成本降低,同時客戶支付的金額增加。相對之下,去年英國製造商的淨報酬率下跌到8.5%,是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準,而占全國經濟四分之三的服務業報酬率則創下 19.7%的新高記錄。

《各報要聞》百年來頭一遭,歐股市值打敗美國

【時報-各報要聞】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洲地區的股市市值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首度超越美國,這顯示美國經濟獨霸全球的情況正在改觀。湯瑪遜財務公司(Thomson Finan-cial)的數據顯示,包括俄羅斯與新興東歐在內的歐洲24個股市,總市值在上周結束時達到15.72兆美元,超越美國的15.64兆美元。

金融時報分析說,歐元近年來對美元大幅升值,俄羅斯、東歐市場持續發展,以及企業獲利改善,都促成歐洲股市拉近與美國之間的距離。絕對策略研究公司(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分析師哈奈特認為,這個數據顯示金融市場已出現「震央轉移」的徵兆。他說:「很多人一直認為這永遠不可能發生,美國會一直領先;但歐洲現在追上來了。」哈奈特是觀察到此一現象的人。

倫敦商學院股市歷史學家史陶敦認為,上一次歐洲股市市值大於美國,應該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距今已將近一世紀。歐洲股市近幾年來表現大幅超越美國。以美元計價,歐股從2003年開始以來已飆漲160%,同期美國則是70.5%。在這段期間內,歐元對美元大幅升值26%。

如果從個別股市來看,差異甚至更明顯。德國Xetra Dax指數自2003年年初以來已飆漲167%,3日更突破7,000點大關,最高報7,008.13點;法國CAC 40指數上漲109%,俄國RTS指數更是暴漲440%。

若使用廣為投資界應用的MSCI與FTSE指數分析,歐洲的資本市場規模仍遠不及美國,但這些指數都把家族長期持股以及政府持股剔除,而歐洲企業這方面的持股比美國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德拉斯馬表示,歐股的強勁表現主要得力於美國湧入的大量資金,以及能源和礦業的亮麗成長。

歐洲股市比重上揚的趨勢,和債市已經發生的狀況一致。以往,歐洲債市通常在市場規模以及債券到期期限上,不如美國。但在前幾年中,歐洲債市也已經追上美國。

【美股盤後】油價暴跌及房產利多推升美股收高

(中央社台北2007年4月04日電)國際油價因中東危機稍解而暴跌,加上美國公佈二月份房屋銷售數據意外成長,讓道瓊工業指數竄升至五週以來高點。家用品公司,美國鋁業以及杜邦化學公司股價聯袂走揚成為道瓊收長紅主力,也讓道瓊工業指數完全收復二月27日全球股災的跌幅,Google股價創三月六日以來最大漲幅,也推升那斯達克指數連續第四天收紅。

全美房屋仲介經紀商指數在二月份房屋購買合約成長了0.7%,化解投資人對房地產泡沫化危機擴大可能引發成長減緩與消費支出減弱的市場憂慮,此外上週零售業銷售業績創下近兩個月以來高點,國際油價大跌創三月九日以來最大跌幅,也成為刺激美股大漲的誘因。

紐約Wilmington投資信託管理顧問公司掌理290億美元資產總裁Neil Wolfson表示,只要稍有經濟成長轉強的訊息,對股市總會產生激勵作用,特別是房地產市況趨於穩定,國際油價暴跌減低通膨物價上升風險,都為美股漲勢帶來漲升動能。道瓊工業指數收市上漲128.00點成為12510.30。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收市上漲13.22點成為1437.77。那斯達克指數收市上漲28.07點成為24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