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5 06:39:57Mo (Jo Jo) Rill

形象

 




       遙記去歲季春,馬先生在我們猶疑的期盼下就職。拜我們媒體之賜,到現在我只記得「馬先生常說錯話」和「馬先生去高雄吃小吃」。在我有限的印象中,從馬先生選前的所謂「Long Stay」,到現在到處去推銷農產,他一直在營造一種「親民」的形象。

 

親民很好。要成為好的領導者,多少要通俗一點,再說,直接去跟鄉親們接觸,不定還能發現些什麼。但形象,重要是重要,依然只是表面,再怎麼厚,再怎麼精緻雕琢,也不該好過內容。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有些人勇敢地把敗絮放在外頭,還可能被認為是一種後現代風格﹔你盡其所能的包裝自己,卻引來一堆飛蠅,嗡嗡地想找出破綻。飛蠅是永存的,但你可以超越它們的歪曲價值。如果小防災措施都做的很好,災戶也都妥善安置,你去看望的時候口誤還是滑倒就不會有人在乎了。國文老師說,現在台灣太多那種跑來跑去的政治人物,這種政治文化,誰還能好好坐下來思考國家的未來?我一直覺得從政是造成改變最快的途徑,但自覺不夠有遠見,不過現在這品種的政治人物,小學生都能做的頗好。

 

形象阿馬先生,終究是不可靠的。五十年後,歷史課本上若評斷你「形象好,卻沒有重大作為」,輕浮的學生若對你指點嘲笑,新生的一代若遺忘你的名字,這大概不是你想要的吧?大家會記得可恥的人,卻忘記了你。國文老師說,你應該休息一下,好好讀一些書。可能,當你對整個職責的看法改變,你也就能成就些什麼了。

 

 

 

2009-10-28 22:02:07

小馬他看不懂啦

版主回應
呼(嘆) 2009-10-31 11: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