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1 17:00:48SouthWest

咖啡館的白色恐怖

原來咖啡館的設立,在歐洲的十八世紀是充滿了諜對諜的感覺

讓我們用看歷史故事的方式來了解一下當時的咖啡館‥

十八世紀的歐洲,推翻專制皇權、建立共和政體是當時很多咖啡桌上的秘密口號,尤其是大學生們一提到民主參政更熱血沸騰,嗓門很大,完全忘記了宮廷和警方密探有可能就坐在旁邊咖啡桌上竊聽監視。

在這些密探給國王的報告裡都把咖啡館稱為"危險的叛亂和謀反者的根據地"或是"污衊政府的謠言工廠"。

謙遜和順從不是咖啡館的標準,這裡公開的社交生活代表的是新的平等自由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方式,一種平民革命的意識先導。

這當然使從維也納、巴代利亞到倫敦和巴黎所有歐洲宮廷和統治階層甚感恐懼,加上由於咖啡館的興起,而給歐洲本土原有的餐飲業如啤酒和葡萄酒業,帶來巨大的衝擊和損失,使各國君主得以藉口發布各種法令和戒律,一再嚴格限制咖啡館的營業,甚至完全禁止它存在,其實,翻開咖啡館的歷史,早在他的萌芽時期就充斥了五花八門的各種禁令;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從反面證明了咖啡館,總是作為進步意識的象徵出現。

世界上第一條咖啡館禁令可以一直上溯到1511年的聖地麥加。

該城的統治者認為咖啡館桌上的聚會威脅政府的權威,封閉了城裡所有的咖啡館,

但是八天後就不得不由於在開羅執政的蘇丹的參與而被迫取消。

二十年後,當開羅的民眾也開始跟蘇丹一樣品嚐咖啡的時候,也曾引起了宗教界的關於咖啡是否符合可蘭經教義的激烈爭議。

數十年間時而被禁,時而又取消禁令,起起伏伏,頗多曲折。歐洲咖啡業主可以慶幸的是在這方面尚屬平穩,因為自從1600年羅馬教皇克里門斯八世,親口品嚐了威尼斯商人獻上的美味咖啡之後,就立即公開宣布咖啡為基督教徒的飲料,以致教會的學者們不得不勞師動眾在舊約裡為此尋找可靠的歷史憑據。

到十八世紀中葉,代表民主意識的咖啡館在歐陸的迅速蔓延和普及,終於直接威脅到了日薄西山的各國王室利益。

他們再也顧不了自己往日在行業之爭裡的中立形象,對咖啡館橫加刁難,各種禁令和苛刻的規章紛至沓來。

在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的內閣,禁止在咖啡館裡陳列自由出版的報刊和進行跟咖啡無關的社會活動,而且故意明顯增派便衣警探出入知識份子集中的著名咖啡館,製造白色恐怖。

本文出自︰打開咖啡館的門/作者︰張耀

上一篇:名人談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