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1 15:39:31尼可拉賽

北京奧運中華隊的投手調度3

經歷了不想贏卻有贏球機會但又自我放棄的日本之戰與該贏卻未贏的中國之戰後,中華民國棒球代表隊已經無法避免必須與古巴代表隊來場廝殺。

一如預期,中華隊派出號稱我國有史以來球速最快側投的李振昌主投。

實際看李振昌投球,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威力。我想只有兩字→刁鑽。

如果不受傷,李振昌未來會大有可為。與鄭凱文最大的區別,他膽子顯然大了些,身手放得開,實力自然而然就能完全展現。
李振昌這場比賽投得非常好。換上來的張誌家也能守成。

不過換上張誌家,很顯然地,洪一中很信任自己的子弟兵。

張誌家現階段的控球並不理想,同時投球也已經失去『投球像甩鞭』一樣的流暢度。

張誌家之前對上日本隊,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是擔心的。由他的投球動作我認為他的尾勁應該不強,雖然他很奮力用那奇怪的姿勢投出140公里以上的球。

但是張誌家還有一手好的變速球與球能下墜的指叉或曲球,在短期局數中雖然直球都是偏高,但由於有下墜的變化球撐腰,可以運用巧妙的配球來使打者揮空。

在這短期賽事中,投手都是站在有利的一方,因此張誌家的球威不會被過度挑戰,只要他有配球外加運氣。沒錯,是運氣而非實力。

中華隊十位投手中,倪福德、張誌家、鄭凱文、羅嘉仁、陽建福、曹錦輝應該是後援投手。

以一分差的比賽中,扣除對中國動用投不少球的投手,手上這幾位近況最具有球威的應該屬倪福德與曹錦輝。

鄭凱文的抗壓力是不足的,沒有倪福德與曹錦輝來得神經大條。

張誌家對日本雖然帳面成績不差,但是過程是很驚險的。

可是洪一中還是給予張誌家高度的信心與期待。

就結果論而言,張誌家是守住了古巴,雖然過程驚險。

打完四場,後援投手中,鄭凱文很明顯已經不能出賽了,洪一中對他已經不信任。

而4場下來僅投三名打者的曹錦輝也不在信任名單中。

羅嘉仁面對中國隊的表現也打入冷宮。

洪一中的調度越來越艱難了,因為他手上信任的投手已經屈指可數。
第五場比賽對上南韓,我們有輸不得的壓力。唯有勝利才能敲開四強大門。

先發投手是誰?

陳偉殷。大家如是說。

誰都知道陳偉殷在本屆奧運是掛頭牌,也休息最久,不是他出來?怎可能!

當先發公布時,大家又一陣暈眩。

原來先發是三天前(嚴格來說不到三天)投了40幾球的陽建福!
圖表上下方的數字是本次奧運各投手的投球局數。

陽建福之前才出賽,先不談論狀況,光就休息天數就令人懷疑!

第二是陳偉殷到底要哪時上場?贏了韓國,才有大希望,不是嗎?王牌投手
不出來投關鍵性的比賽,這是哪門子的調度?

莫非陽建福比陳偉殷近況還出色?

陽建福今年狀況其實非常不理想,但是洪一中基於信心的考量依然把陽建福帶至奧運,過去的印象取代了鐵證如山的數據!

狀況不佳、外加身體疲累,陽建福要振作本來就有困難了。

看到蘋果日報的報導,陽建福本來在教練團心中是設定要來應付韓國。

也就是說陳偉殷、許文雄、潘威倫、李振昌、陽建福都是先發,可是對上中國隊那一場比賽,原本最穩定的羅嘉仁突然失控,於是讓陽建福登場。

可是當時還有曹錦輝可用阿!可是教練卻排除原本設定為救援的投手不用,反而拉先發下來救援。

更妙的是,已經打亂的調度,卻又在緊要關頭的對韓國之戰欲強制修正回當初的設定。

看那張圖表,曹錦輝真涼快啊!看那張圖表,陳偉殷似乎不是拯救中華隊的王牌!
陽建福投球中華守備不佳扯後腿,運氣也差了點,總之,帳面成績非常難看。

此時,大幅落後的中華隊似乎已經放棄了比賽。

之前關鍵時刻都投不了幾球、名列不信任名單的倪福德在這看似垃圾時間的比賽中有了上場投球的機會。

沒想到倪福德上場之後除了第二局剛上來心情尚未穩定,因此投得不甚理想失一分之外,投得非常好!我想這出乎教練團意料之外。更意外的是,一向以貧打著稱的中華隊居然能把比分追平。

此時教練團又犯了長久以來的錯誤。

對的時機不敢用,錯的時機不願換。

教練團學不會什麼叫做見好就收,許文雄對美國那場學不會,這場也學不會。

投了五局的倪福德我不知道他用了幾球,但是以他被打的安打與三振來看,應該投不少。

如果不是中華隊已經趕上分數,那倪福德可能會繼續投。

若繼續投,下場會如何?

先來看他之前幾局的投球。

2~4局都出現各兩次飛球接殺,第四局投出第一次三振之後,滾地球開始出現了。4~6局都有三振也有滾地球。

所以倪福德投出一保送與一安打後,也有可能會穩住戰局。

關鍵在於,中華隊追上來了。洪一中又燃起贏球的希望。於是之前倪福德表現如此好,洪一中希望他能再撐下去,故不見好就收,因為對他有信心。

但是一旦一保送外加一安打後,洪一中又失去了對倪福德的信任。因為他只想不丟分,而倪福德洪一中認為會丟分。

換上我之前提過球威並不出色的張誌家。

除了信任之外,我找不出任何理由採用張誌家。

雖然要不是中華隊守備真的很不好,不然張誌家也能安然守住。但是我們可以看出教練團手中信任的投手非常少,緊要關頭上來的不會是曹錦輝、羅嘉仁,而是球威令人擔憂的張誌家。

教練團非常被動,而且對自己多數投手信心不足,僅能靠少數具有信心的投手在奮戰。而這些信心來自於帳面成績,而非投球內容。

中華投手群中,關鍵時刻最令教練團放心的是張誌家。因此無論任何危機,張誌家都是第一位登場的球員。

這就是這次教練團非常可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