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1 13:48:50尼可拉賽

北京奧運中華隊的投手調度2

第三場對中國,是必勝不可的一場比賽。

王牌投手潘威倫先發,就是要拿下這場勝利。而事實上潘威倫投球壓制力毫無問題。六局結束,中國隊無法有效進攻。

接下來的倪福德在2:0情況下登場投球,七局上半倪福德一、二壘有跑者無人出局情況下被換下場。

這調度也是可以討論的。

倪福德的球威無法壓制這種狀況?尤其是面對中國打者的打擊水準。

若承認他的球威,那麼此時換他下場是否對他的信任度不夠?

若我是教練,我會上前安撫,因為這種場面職業球員比業餘球員更扛得住。

而且倪福德狀況不錯,中國隊不見得能接連打出有效攻擊。

當時更換倪福德時,我其實是錯愕的,因為倪福德前一場並沒有投太多。我當時不曉得倪福德在中華隊陣中定位是功能性的一人投手還是中繼?

接替的羅嘉仁並沒有守住失分,而林哲瑄的守備判斷失誤也讓中華隊落後。

當然這是結果論,教練換上羅嘉仁的用意當然是立刻止住失分,可是我當時看現場轉播則是傾向讓倪福德繼續投,第九局再讓羅嘉仁上來收尾。感覺教練對倪福德信心不夠。

我也不知道當時若倪福德繼續投球,會不會雙殺結束,或者失分。就如同教練對倪福德信心不夠一樣,我對倪福德信心十足。


而陽建福接替投球,在緊要關頭時,也未見曹錦輝登場,陽建福狀況並不好,或者心態錯誤,尤其我們領先四分,陽建福的投球卻是閃躲的。

因此才會一開始就投出關鍵的保送擠成滿壘。

潘威倫的投球是攻擊打者與打者對決,可是陽建福卻是閃躲,想用引誘球來吸引打者出棒,投球與鄭凱文是一樣的。

總之,教練團在這場『非贏不可』的球賽中調度卻又令人吃驚的『輕鬆』,與前一日的對日抗戰相比又是一場訝異。

終結者,就是要來終結比賽用的。

羅嘉仁出賽了,那就是換曹錦輝。不換曹錦輝,除非他不是中華隊的終結者。

可惜,洪一中並不認同曹錦輝的能力,或者看似有必勝決心的調度卻隱藏輕忽的態度。

終結者,是用來終結比賽、化解危機的!

至此,中華隊起初的規劃完全亂了。

曹錦輝不是終結者、倪福德也不知道是中繼還是功能性的一人投手。
曹錦輝不是終結者。那之前方針是排假的?(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