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1 12:16:28慢慢 (胡嘉琪)

王陽明的【心學】與感官律動心理治療中的【內觀 Mindfulness】5

上一篇提到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的【狂者胸次】其實是奠基於前一篇提到的【深層同理心】。有著同理心的【狂】,並不是自我中心不顧他人的【狂】,而是在真正尊重個案主觀經驗與智慧中,不被先見之明所束縛的一種【自由】。

 

不管是初學者或工作一段時間的治療師,總是會開始發展出自己對心理治療的理論;對於人的各種困擾,也會有開始有一些想法與了解。這些【信念與理論】有些是從治療師本身的生活態度來的、有些是從書本中來的、有些是臨床訓練與實務中培養出來的。這些信念與理論能幫助我們對個案形成【假設】。例如,一個很難在感官律動治療中實際伸出手尋求協助的個案,依據我們對於發展階段、依附理論、或者客體關係理論的了解,不同的治療師會對這個個案的困難有其假設。

 

感官律動心理治療強調我們跟個案分享假設,邀請個案持續內觀自身的經驗來檢驗、探索這些假設。個案有很大的空間去探索什麼符合自己的經驗,什麼不符合,又或者,身體可能分裂成一半符合一半不符合的狀況。例如,治療師可以跟個案分享假設說,這很難伸出手來要東西可能跟你對人的信任有關係,我們可不可以繼續探索一下當你開始要伸手的時候,你內觀到什麼? 有什麼情緒、記憶、影像、想法出現嗎?

 

有時候這樣的探索可能會遇到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刻,例如個案只有觀察到,很難伸出手就是背後很僵硬,卡住了,不知道為什麼。治療師跟個案會一起走到不太確定前方到底是什麼的時刻,但不管如何,如第二篇所強調的,治療師不會讓個案覺得自己一個人孤單地迷失在森林裡面;安全信任的治療關係為這樣的冒險提供一個最根本的防護。因為有這樣的安全依附關係,治療師跟個案可以用一種好奇的童心來探索這未知的森林。例如,治療師可以口語上鼓勵個案說,【哇~

,你的手很難伸出來,連結到僵硬的背,而你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是以前從來沒有注意到的反應。我們可不可以就多停留在這裡,用我們的好奇心觀察一下背後僵硬的肌肉。】

 

這樣對未知探索的合作是奠基於對【人心】很深很深的信任感。也奠基於治療師在培養的道路上,不斷對自身之【心】的修練。

 

當治療師需要的不只是想幫助人的【好心】。

以上這五篇是我嘗試探討治療師訓練過程中【修心】的重要性所寫出來的。

這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治療探險,對我來說是比任何戶外活動或冒險樂園更狂野。


人類物質文明在過去兩百年來已在科學格物致知中達到如此輝煌璀璨的一刻,若我們不能集體修心,真正提升進化全體人類的心靈,則人類的未來堪慮。


雖然我對中國歷史哲學了解尚淺,但我遙想王守仁站在明代,回頭看中國宋代卓越的科技發展,元代的恢弘版圖,或許他也和我有類似的感想,中國文明發展至此,獨缺全民心靈之提升,所以他才會登高一呼,以【唯心論】強調提升人性心靈層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