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8 16:52:26黃米露

一場捍衛赤子心的戰爭。


觀看著【妖怪大戰爭】,讓我這個六年級生不由自主地懷念起自己小三到小六的那段童年。

那個時候的我,每個禮拜總是望眼欲穿著阿母幫我從錄影帶出租店帶回〝鬼太郎〞的卡通影片。每次看著影片結尾的畫面,會隨著片尾曲哼著自己根本完全不懂的字彙,「登-登-登登登-登!」儘管唱的哩哩拉拉,還是跟著阿妹開心地在電視機前,學著鬼太郎踩著行進的步伐。

也因此,那陣子的我,每一次到書店,總是挑選一些日本鬼怪夜談的故事書籍看,接著在半夜把自己嚇的皮皮ㄔㄨㄚˋ,連尿尿都非得拉著阿妹陪我去。

這樣想來,我的成長過程,一直是受著日本文化所影響著。日卡日漫日劇甚至到現在,日本文學作品還是我最愛閱讀的類型。

這次台灣角川影展裡頭,【妖怪大戰爭】應該是五部作品裡頭唯一的娛樂片。光是看著可愛的小男主角,那張備受驚嚇的臉,抱頭到處亂竄的模樣,就忍不住讓我捧腹大笑。

那些曾經只出現在書本上的鄉野怪談主角們,如慘白著一張臉的雪女,脖子猶如蛇身的女鬼,還有提著燈籠的無顏鬼等等等,看著牠們輪番著粉墨登場,活靈活現地在大螢幕上來去,我一直忍不住在內心喊著:對對對!還有牠!哀憂!真是好懷念啊!

這部影片裡頭,用了百鬼夜行這個日本古老傳說當劇情元素:

1、如同妖怪與人類共處同一空間卻不彼此重疊的平安時代。
2、因為鎖國時期前的日本社會狀況,物資氾濫因而造成人們不愛惜物品,產生浪費丟棄的行為而衍生的〝付喪神〞怪談。所謂的〝付喪神〞由來是因為環境的陰陽之變,使器物化身成自然界的鬼魅到人間來作亂。川姬的由來,是最明顯的例子。
3、辟邪對策。傳說唯有命定少年又或者通靈少年,縱使目睹了百鬼夜行也不受其詛咒。所以男主角在因緣際會之下成為所謂的麒麟送子,藉以展開之後的冒險故事。
4、撒豆驅鬼的習俗。這個環節成為故事裡這場妖怪大戰爭那個讓人意想不到,卻忍不住拍案叫絕又捧腹大笑的結局收場。儘管Kuso的成分佔了居多。

除此之外,這部影片也讓我聯想起宮崎駿的幾部作品影子:
1、深山接載少年的巴士車&【龍貓】裡頭的貓巴士;
2、只有少年看的見小膝鼠&擁有赤子心之人才能看見龍貓的存在;
3、廢鐵物跟妖怪同化之後,對人類開始瘋狂攻擊的魔物&【天空之城】裡發怒的荷母群、【魔法公主】裡的巨豬神乙事主。

基於以上,讓這部影片在看似喧鬧搞笑中,包裹著一些醒世的議題。

「捨棄過去的人們,是不會擁有未來的。」

在現下這個堅信科技會帶來進步的世代裡頭,我們是否也曾去思考過,它是否會是兩刃刀,在科技帶著人類前往生活進步的同時,它是否也正在砍殺抹煞著我們過往的文化基石?!

當電影裡頭,妖怪們跟少年解釋著戰爭開始的原因,電影外的我也聽的揣揣不安。回想過往,我也任意地丟棄過許多東西。我也曾經因為擁有了一個新的布娃娃而丟棄了舊玩偶,我也曾經因為擁有了一雙新鞋,而毫不眷戀地捨棄了曾經陪我走過許多街道的舊鞋。我從未由衷地感謝它們曾經為我的付出以及陪伴。如此想來,我也是個自私又充滿罪孽的人類。

【妖怪大戰爭】這部影片無論是在色調又或佈景又或角色造型服裝上,都帶著一種懷舊氣味。與其說它是拍給現今的孩子們觀看地,我倒認為,它主要想觸碰到的心,是我們這群六年級生,這群已經長大成人,似乎被世俗化而逐漸遺忘赤子心的成年人。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認為這些鬼怪只是一種虛幻杜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內心才有了這些鬼怪其實並不曾真實存在呢?!在【彼得潘】的故事裡頭,當世界上有一個小孩再也不相信有精靈的存在,就會有一隻精靈因此死去。想來確實感傷啊!

「我在那個暑假,說了生平第一個〝白色謊言〞以及〝紅色謊言〞。〝白色謊言〞,是替別人所說的謊;〝紅色謊言〞,是為自己所說的謊。聽說,當你學會這兩種謊言,就是成為大人的開始。」

故事的結尾,麒麟之子終究也長大成人。他以為他的小膝鼠已經離開,卻渾然不覺是因為自己逐漸失去童稚之心而再也看不見那隻小膝鼠。看著小膝鼠落寞地目送長大成人的主角離去,我惆悵地忍不住紅了目眶。

〝白色謊言〞已經出現在我的人生裡頭了,而〝紅色謊言〞在這幾年確實一直不斷地跟我的內在進行著拉鋸戰。

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贏得這場戰役。我還不想長大。




妖怪大戰爭日本官方網站:http://yokai-movie.com/index.html
角川影展:http://www.taipeiwalker.com.tw/pub/movie_0603/kado0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