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1 19:17:35金子齡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話說今年龍年不只是小朋友的出生率高,相對的準備結婚的新人也是粉多,光這1-2個月,就有2攤喜宴要參加了,但是由於小寶貝剛滿月沒多久,不太能亂跑,因此大暖爐家族必須留在家裡專心的帶小朋友,以至於這幾次的喜宴都是由我單身赴會,話說這一次是參加當年考試分發受基礎訓的同學婚禮,算了一下時間,從認識到現在也已經有8年多了,偶爾都還是有保持聯絡,直到前一陣子收到她在e-mail所傳來的訊息,打開一看,哇~~~她竟然要結婚了,雖然說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可是這個消息也算是粉突然吧,因為之前也都沒有聽說,而這一次所要宴請的地點便是她的老家嘉義,於是便開始跟當時受訓的同學聯絡一下,看是否都有收到相關的通知,打算趁這個機會讓各分東西的老同學再一次的短暫集合敘舊一下,於是便開始規畫當天參加完喜宴之後的行程,說起嘉義,之前常在網路上看到些許人介紹板陶村,而上一次到北港朝天宮拜拜的時候,途中有經過此地,但是卻沒有時間造訪,因此便打算利用半個下午的時間,到這個地方好好參觀一下。
新港村舊名為古笨港,為交趾剪黏工藝重鎮,其周邊環境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工藝資源,儼然形成一古笨港生活圈,藉由古笨港越堤及板頭厝車站的空間介入藝術,以交趾剪黏藝術村為願景,藝術家與居民共同參與討論,運用當地素材,共同完成社區環境的美化,重懷念車站共同的記憶休閒旅遊景點,當天吃完喜宴之後,便往板頭村出發,大約需花費20幾分鐘的車程,便到達了,於是把車停放在準備新蓋的餐廳前面停車場,一走出車外,便看到各式各樣由陶瓷所黏貼而成的動物,當下便被這些可愛造型的動物所吸引,於是便拿起相機開始拍照,首先看到的是牛圖案的座椅,令人捨不得坐下去。
接著看到的是青蛙要娶親,可以看到所組成的迎親隊伍熱鬧迎娶的畫面,話說「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名稱源於17世紀時,貿易商人將原產於中國雲南的鮮豔陶瓷器皿運送到日本長崎平戶,當時日本茶道盛行,這些色彩鮮艷的器皿即受到茶道人士的喜愛,而中國嶺南一帶古時被名為「交趾」,因此,此處燒製的陶瓷亦被稱作「交趾燒」,日治時期,曾在嘉義發現裝飾在廟宇色彩鮮豔的陶瓷「尪仔」,因此交趾陶也稱為「嘉義燒」,交趾陶早期大量運用在廟宇的樑柱、水車堵、壁堵等,以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為捏塑的腳本,製作祈福、吉祥之圖案,而這些傳說故事也深深的影響早期台灣民間社會,具有教化人心以及助長善良風氣的功用,近年來更在藝師創新及推廣下逐漸成為民間的收藏藝品。
繼續往前走看到了孫悟空在五指山上面寫了到此一遊的座椅,除了「交趾陶」之外,「剪黏」在台灣廟宇裝飾藝術中,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傳統工藝,華麗的色彩、細膩的工法,襯托出廟宇的非凡氣勢,表現主題通常為傳統民間神話、忠孝節義的人物故事,佈局搭配以花鳥、神獸、吉祥圖騰為背景,藝師們用深厚的經驗和對傳統藝術的熱誠,把樸質的陶碗、玻璃、陶土化為璀璨精靈,將神話傳說在屋脊上做最華麗的演繹,剪黏又稱剪花,與交趾陶同樣源自閩、粵一帶,屬於鑲嵌藝術的一種,一般是將陶瓷以特殊工具「剪」成所需要的形狀,再「黏」在以灰泥塑成的粗胚上,故取其做法而名為「剪黏」,剪黏在台灣與中國各以不同的風貌呈現,於建築物上因不同位置,製作的方式也有差異,舉例來說,中國閩南式屋頂中的「脊頂」因為只有一到二層,所以大部分僅製作「雙龍搶珠」;而在規帶牌頭的部分都搭配人物,作法細膩、形態生動,不過無背景搭配,另外在潮汕一帶的剪黏師傅都有深厚的繪畫基礎,花鳥佈局、剪裁及用色都獨樹一格。


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交趾剪黏工藝園區,陶板陶窯位於新港鄉板頭村的一片綠色稻田裡,是一棟白色的日式建築,它原本是藝昌陶藝廠,是全國第一家利用隧道窯技術生產廟宇剪黏和交趾陶的工廠,後來增設了「板陶窯文化館」,推展交趾陶文化,成為台灣特有的交趾陶花園,板陶窯的造景結合了工藝技術,採用古典中式庭園合併日式建築,景觀非常優美,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到交趾陶剪黏DIY,以及自己動手做馬賽克、陶板畫、碗盤彩繪等的樂趣,燒製完成的彩繪碗盤以隧道窯燒製過後,還可以郵寄給遊客,不想親自嚐試的話,也可以直接去參觀師傅雕塑的交趾陶、剪粘的虎豹獅象麒麟五獸等作品,此外還設有露天咖啡座,並提供民宿及下午茶,在板陶窯,不但能了解一座廟宇誕生的過程,體會交趾陶製作,還可以欣賞景觀特色和休憩,感受傳統與現代所激盪而出的文化饗宴


接著走進園區內,首先看到右手邊的園區導覽地圖,其主體上面放著幾隻以陶瓷所製作的小鳥,看起來栩栩如生,更增添其質感,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可以分為五個區域:交趾陶剪黏工藝館(入口意象大廳、多媒體區、館主陳忠正作品個展室、交趾陶剪黏工序法)、體驗工坊(提供捏陶、剪黏馬賽克拼貼、手繪陶板等適合親子一同體驗的DIY活動)、工藝產品販售區(販售交趾陶及剪黏的藝術品)、板陶屋餐廳(提供餐飲服務,以陶板燒、火鍋為主,另外也提供下午茶)、戶外庭園區(以東方園林造景為主要特色,並融入交趾陶與剪黏工藝,像是交趾陶絲瓜牆、剪黏做成的牡丹及一些雕塑作品)。


而在入口的另一邊是一對兩小無猜的兒童在樹下悠閒的聊天,女孩頭上還有一隻蝴蝶停留著。


要進入該園區需花費50元購買門票,不過是可以抵消費的,後來決定進入園區參觀一下,在進入園區之後,首先看到一群青蛙家庭在石塊上悠閒的聊天。


而另一邊是水池,裡面養著一群大鯉魚,園區也提供於飼料給參觀者餵食。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整個園區的概況,走在青翠的綠地上,旁邊皆會放置著以陶瓷所製作的成品。
接著也看到了幾組以青蛙為造型所製作的椅子,整個椅子都融入造景中,粉可愛。
接著看到綠色草地上有一隻白色的小綿羊,悠閒的在草地嬉戲的畫面。
接著又是以向日葵圖案為造型的椅子。
接著是垃圾桶,有別於一般傳統的垃圾桶,在外面黏貼可愛造型的圖案,更吸引人的目光。


繼續往前走看到2隻可愛的梅花鹿,而其身後的是「石蔗車」,早期是用來榨取甘蔗製糖用的器具,材質是青斗石或泉州白之花崗岩,利用牛隻以環狀24小時旋轉,每2小時更換一次,人須趕牛往前推進。
接著是早期農村生活,婦人每天都在取水閥邊洗衣的情景。
著看到國小兒童多樣化表情的個人椅,每一個作品粉生動活潑。
接著看到了早期的牛車,只可惜原本活生生的牛被可愛的陶瓷牛所取代,不過其原本風貌仍然存在。
接著看到ㄧ對座椅,上面的圖案分別是螃蟹及小丑魚,這時候想起我家的小寶貝的另外一個外號便是小仔蟳,這一隻螃蟹粉可愛,可以拍回去給她看一下窩。
而該園區也有提供住宿,於是便到2樓提供住宿的地方參觀一下,整體上還蠻乾淨的,參觀者如果想享受一下田野的晨昏時光的話,這裡到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外面是田野小路,粉適合早晨運動或是傍晚時情人牽手散步的好地方。
站在2樓住宿的地方往整個園區看過去,就好像看到ㄧ座大庭院一樣,充滿綠意,令人粉舒服。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園區的低牆上也有黏貼的各式各樣造型的圖案,首先看到的是有名的小說西遊記,敘述著孫悟空帶領的師父唐三藏、師弟豬八戒、沙悟淨到西天取經的故事。


接著看到的是國劇的臉譜,每一種顏色及臉型都有著不同的意義,述說著人的生、老、病、死等人生百態。
接著看到大樹下面有2位小朋友,其中1位拿著竹竿打芒果、另一位拿著一個帽子在等著接掉下來的果實,使人想起小時候,也曾經有過這段童年時光,令人懷念。
在參觀完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之後,走出園區外,可以看見欣賞到田野風光,這時候可以看到路口的指示牌,上面是以白鷺鷥的圖案搭配文字來當作導覽牌,板頭社區是個純樸的農村,生長在這裡的每個人、事、物都是在地農村的主角,而穿梭田野間的白鷺鷥是當地最親切的代表,給人樸質與自然的感覺,也符合當地友善與熱情的的形象,因此,指標規劃將遵照委員指示,放棄制式的指標系統,利用剪黏製成的白鷺鷥作為導引符號,配合各種道路環境的變化,巧妙且趣味的妝點其間,自然而然形成動線指引,當遊客走在板頭社區中,總會不經意地發現,白鷺鷥的蹤跡,並指引遊客遊覽整個社區,漸漸引人進入「陶」花源之境。
在馬路的另外一個方向便是往板頭厝車站,台灣早期糖業興盛時期,有「黃金鐵道」俗稱的嘉北線(意即嘉義到北港)五分車沿途經過北港朝天宮以及新港奉天宮兩大廟宇,駛入新港鄉境的第一個車站就是板頭厝車站,在當時是許多人外出謀生、上學的重要驛站,民國四、五十年代是嘉北線的黃金時期,特別是進香季,每日載客量多達五、六千人,後因糖業沒落,成本入不敷出,於民國71年停止營運,車站因無營運必要而拆除,於西元2008年以原物重新搭建,再度喚醒村民們的記憶,卻也道盡繁華落盡的感概,目前也是板頭社區的旅遊景點之ㄧ。
而另外一邊可以看到在舊鐵軌上,是以「藝群牛、滿庄頭、慶豐收」為主軸:身上的圖紋以庄腳人四季生活為題如秋收、嫁娶、春節等喜慶活動,另外也從與農村密不可分的傳統廟宇剪黏中挑選題材來表現,以創意美學結合傳統工藝概念來表現農村生活文化、農村社區對土地的感情堅定不移,它們嘴上常掛念,土地養育了農民,農民也要用感恩的心回報,在地傳統特色中,針對交趾藝術的使用去營造地區特色,並充份保留農村特色空間,在以前的農村裡,牛與村民們的不論食衣住行都息息相關,就連迎親嫁娶也與牛車有關。
繼續往前走,看到了梅花鹿的圖案,早期笨港地區,人為破壞少,此處仍可見野生動物群居,以梅花鹿為主,而此地也是屬於台灣最早開發地區之一,據說為顏思齊等首先在笨港地區開墾,透過傳統廟宇裝飾工藝的技巧-「剪黏」而成,還原當時的生活情景,也讓民眾更貼近傳統工藝。
接著看到的是早期板頭社區的原貌重現,火車行駛在田野間,而梅花鹿在草地盡情奔跑的場景。
這時候看到早期農村的常會看到的居住所,主要係以泥土及茅草所搭配,小朋友告別所居住的溫暖家庭到學校去學習知識,試想在童年時是否有曾有此情景。
在往前走可以看到小朋友下課後在田野間嬉戲的畫面,田野裡還有一座以茅草搭建的茅草屋,在那時候,大自然便是小朋友最好的休閒空間,隨處都可以玩耍,有別於現代化之後,物質層面超越了精神層面,許多兒提時的回憶都逐漸消失了。
接著看到的是下課後,調皮的學生在跟牛嘻戲的場景。
繼續往前走來住宅區,而其外牆上面也黏貼了可愛的圖案,敘述著養羊人家,作品透過羊群偷溜出農舍,在看守的小朋友著急如焚的嚎啕大哭了,而另外一位朋友竟然翻牆而入,其目標是牆邊的那一朵漂亮的花朵。
接著看到的是,附近小孩幫忙捉回從農舍溜走的羊的可愛模樣。
而再另一邊則是有麻雀在田野間嘰喳的熱鬧情景,整個情景粉熱鬧,充滿濃村歡樂的氣氛。


而緊接在麻雀旁邊的是一隻大黑貓,傲立在牆上睜大眼睛的環顧四周,可以隨時掌握獵物的情形
在另一頭,也有小朋有加入捕捉偷溜走羊群的行列。
這時候發現一位害羞的女孩躲在牆角觀看大家的一舉一動,是否也想加入大夥的行列,一起感受一下這歡愉的氣氛ㄋㄟ,亦或是在玩躲貓貓,目前正躲避著人家的尋找ㄋㄟ,種種的可能都意味著農村生活的樸素生活,單純只是享受當下之氛圍,整個板頭社區到處都有以陶瓷所剪黏而成的圖案,為其社區更增添了一份生活樂趣,而當天所漫步的田野道路,粉舒服,漫步在其中,整個呼吸間都可以明顯感受到田野所攜帶來的氣息,試想已經粉久沒有這樣優閒的享受大自然所賦予的資源了,尤其在這秋、冬時分,漫步在田野間,是一種享受,由於當天到達板頭社區的時間比較晚一點,因此漫步到一半的時候,天色也將變暗了,於是只能告別這純樸的社區及美好的田野,期待下一次的造訪。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2-3

電話:05-781-0832

網址:http://www.bantaoyao.com.tw/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Angel 2012-11-12 23:24:22

這裡走走真的不錯
我還特地從台北開車去的呀..
照片拍得好口愛...^^

版主回應
是啊...在這邊走粉舒服...沒有太多現代化的事物...就純享受農村的田園生活....粉適合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調適放鬆的好地方.... 2012-11-13 08:30:44
ivy 2012-11-12 14:21:14

這裡好可愛
有好多活潑的圖案呢~

版主回應
是啊...這個社區的每個角落都有各式各樣的圖案...漫步其中粉難不被吸引...可以感受到熱鬧的氣氛...整個社區充滿活力... 2012-11-12 14:51:13
闊瀨老叟 2012-11-11 20:09:19

非常有特色的地方

版主回應
是啊...這個社區以當地所有之文化相結合...進而打造出活潑生動的交趾剪黏文化....帶動社區發展...吸引參觀的人潮...為純樸的農村社區走出新風貌... 2012-11-12 08: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