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尋夫黃土高坡 ◎楊堤曉
外子應聘到山西白雲石礦場旁的台商實驗室,研發鎂合金材料。因為新冠疫情滯留大陸年餘,好不容易解封,我轉了兩班飛機,跋涉一千七百公里,由台灣飛到山西運城探親。
從機上俯瞰,黃河在陽光下閃著金輝向天邊蜿蜒,遍野褐黃色土地點綴著稀疏的林木。出了機場,搭上出租車直奔礦山,一路上地廣人稀,草木大都長相陌生。
司機聽說我來自台灣,好奇地問山西與台灣有什麼不同?我脫口而出:「台灣地上長滿了植物,而你們這裡到處都看得到土。」
中國文明發源地黃河流域,就在我車輪奔馳的廣袤大地。這裡年雨量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生長耐旱的雜糧,是麵食的大本營,我最愛喝的小米粥,四千年前這兒的人就已經在享用,還用它釀酒;堯、舜、禹都曾在此建都,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在此叱吒過,這兒也是唐朝的龍興之地。歲月匆匆而過,往日的風光默默掩埋在黃土之下。
外子在公司門口迎接我,領我到他辦公室吃了一份從員工餐廳打來的午餐──蒸紫地瓜黃地瓜、涼拌紅蘿蔔絲,配上炒肉片。
他請假安排一個輕旅行,帶我到附近遊覽。登上小山丘遠眺礦場,有三輛岩石作業機在山邊鑿下白雲石,鏟上大卡車,山頭似豆腐般被削成一階階盤旋而上。
白雲石富含鎂,鎂合金輕、強韌、耐腐蝕、減震,適合用於航空、汽車、三C產品。外子說近看時,礦石深青的切口經陽光一照,裡面的晶體會反射出一縷縷光芒,真是好一片「曖曖內含光」的礦脈。
山裡有許多梯田,土雖乾硬,小麥依舊長得青蔥滿田,看不出冬天時麥苗曾被埋在雪下數月。一隻灰褐色兔子忽然竄出來,像隻健壯的瘦狗,見到人驚慌地一蹦兩跳就消失在樹林裡。
不遠處酸棗叢下有幾隻七彩雉雞在啄食,讓我聯想到外子一位同事,斯文聰明的咸陽人翟先生,這姓氏頗接地氣,翟字的意思長尾山雉,是春秋時被晉併吞的遊牧民族北狄人的姓氏。
公司屬柏林村地界,家家都是高牆深院,有些門牆裡還聽得到小豬呼嚕聲。正巧有人領著一群羊放牧歸來,門一打開裡面除了羊圈,倚著山壁一字排開有三個三米高的拱形窯洞,洞口開一扇木門,門上是半月形格子花窗。六千年前人們就已掘黃土築洞府,在大地之母厚實的懷抱中安居,夏日炎陽、冬日風雪都是門外事。
真想在這裡租個院落住下來,但沒看到招租的廣告。經過一個小市集,大爺大嬸在賣些番茄、南瓜、雞蛋、馬鈴薯,可惜沒見著外子曾經買過的石榴、水蜜桃、柿子和三元一斤的大蘋果。
我們再到車程半小時的夏縣參觀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禹都城──禹王城遺址。夏朝之後,天下更迭了二十四個王朝,興亡之時,兵戈起百姓流離。前塵已遠,這裡只剩下十一米高、長方形黃土夯的高台,四面是廣闊的平野和蕭瑟的樹木。
北宋司馬光墓園也在夏縣,走進司馬氏家墓,有十幾個墳頭,草地上開了許多小白花,龍柏高大蒼勁。
司馬光是政治家、史學家,從小機智,打破水缸救友的事蹟寫入《宋史》。他刻苦勤奮花了十九年,撰寫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給統治者作借鏡。他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過世後萬民來送,諡號「文正」,這是文臣最高的尊榮。難怪柏林村有副門聯寫著「曾三顏四」(注1)「禹寸陶分」(注2),橫批「效司馬」。
千里尋夫,從南方熱帶島嶼來到北方溫帶高原,所見皆新奇,正好印證讀過的歷史地理。星辰流轉四季輪替,悠悠光陰自洪荒而來,朝永恆而去,然而這遼闊大地上,生靈綿延「代有才人出」,山川壯麗凜然如昔,天覆地載亙古如新。
注解:
1.「曾三」典故出自《論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顏四」典故出自《論語》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禹寸陶分」典故出自《晉書‧陶侃傳》。 陶侃:「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眾人,當惜分陰。」
(本文刊於2024/05/27人間福報副刊)
上一篇:山丘教室 ◎鄭如晴
下一篇:鴨頭‧丫頭 ◎梁逸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