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28 鯪鯉 ☉路寒袖
雖然,端午、中秋、春節是傳統的「臺灣三節」,但隨著時代變遷、經濟繁榮,物質豐富,大家彷彿天天在過節,年節氣氛逐漸趨淡了,但今年端午節卻因彈性休假四天的利多,倏忽變得熱鬧許多,高速公路、風景區,到處塞車,遊人滿坑滿谷。
民俗,是照見庶民生活的一面鏡子。就民俗學來說,端午節最早起源於中國春秋時期楚人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晚近也因杭州地區《白蛇傳》的催化,而被界定為中國南方特有的熱帶節氣型態。有關端午的文化元素,豐富又飽滿,像艾草、雄黃、粽子、龍舟等等,三、四百年前,中國閩地漳泉漢裔移民,橫越兇險的黑水溝,唐山過臺灣之後,也複製了這樣的節慶元素,以划龍舟、包粽子、懸插艾草香包等方式,紀念屈原、連結白娘娘,契合中國南方文化,數百年不衰。
但是,民俗文化也因地制宜,形式並非一層不變。在臺灣,端午節除了進行屈原論述之外,也產生諸多變異,這些變異令民俗的形式與色彩更加多元耀目。
據我所知,臺灣端午節,有兩個地方深具本土色彩,並且遠離了主流的中原核心文化論述,其一是宜蘭二龍村的「扒龍船」民俗,其二則是臺中南屯「躦鯪鯉」踩街活動。
宜蘭二龍村的龍船競渡,並非紀念中國的屈原,而是臺灣在地的原住民英靈。民俗起源於兩百多年前,宜蘭原住民噶瑪蘭人為祭祀水神或祈福超渡溺死亡靈的特殊活動。二龍村轄下的淇武蘭、洲仔尾地區,兩庄輪流當爐主,每年於淇武蘭港輪流舉行「扒龍船」競渡,居民並在端午五月五日祭拜地基主、老大公、老大媽等,漢人入主此地之後,承襲此一古風舊俗,兩百年未變。
另一個民俗特例,則屬臺中市南屯區的端午「躦鯪鯉(臺音tsam-la-li ,踩踏土地、吵醒穿山甲之意)」踩街嘉年華活動,不玩水上龍舟競渡,照樣熱鬧滾滾。
南屯舊名犁頭店,為開發最早的「臺中第一街」,地名源於拓墾之初,老街專賣犁頭等農具的打鐵店林立而得名。據說南屯屬「鯪鯉穴」,相傳有隻金色的穿山甲王蟄伏其中,此靈獸因端午陽氣熾盛而陷於昏睡狀態,懶洋洋不出洞門,地方民眾為吵醒牠而無所不用其極,早期居民以敲打鐵製農具、鍋盆、鑼鈸等,發出巨大聲響以吵之,讓牠率領穿山甲徒孫爬出洞門,翻動南屯的田地,以利農戶進行耕種。日治之後,演化成穿著木屐踩街,集體發出「咖咖咖」聲響,進行攪吵穿山甲的行動。
南屯是臺中的第一聚落,擁有特殊的地理人文,在地萬和宮的「字姓戲」,名聞遐邇,特產麻芛料理,老饕最愛。南屯端午木屐踩街是個亮點獨具的在地民俗活動,去年,林佳龍市長新任,即鎖定此一特殊的民俗活動,號召五○○八位民眾共襄盛舉,齊聚南屯老街一起穿木屐踩街,非但做了一次成功的城市行銷,也創了金氏世界紀錄,將地方民俗國際化。
今年,除了持續舉辦千人木屐舞進行主場踩街活動外,臺中市文化局也設置鯪鯉祈福牆與彩繪木屐,並設計深受喜愛的鯪鯉御守,取穿山甲翻土概念,祈求大家「翻身成功」。而為了與世界接軌,也蒐集了世界各國數十種樣式、兩百多雙木屐舉辦別開生面的特展,並且邀請木屐踢躂舞團表演及嶺東科大流行設計系進行木屐服裝設計與走秀,多元文創,吸睛引人。
「食肉粽,配麻芛,穿木(柴)屐,躦(蹔)鯪鯉」是南屯人朗朗上口的順口呼,五月五,南屯木屐響徹雲霄,吵醒貪睡的穿山甲幹活,也喚醒了臺灣國力與元氣。這兩年來在臺中市文化局的參與之下,展現出官方與民間合作的極佳典範,在保存傳統的前題之下,又注入文創概念,可說已為這特殊的在地民俗踩出了國際化的一大步。
──2016.7.20人間福報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