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徐行】 一根竹筍 ◎劉克襄
疫情當頭,人與人必須保持距離,清晨時便常一個人戴著口罩健行。
在住家附近,我有固定來去的郊野路線。經常出門便三四公里,藉此解決運動量不足,又無法遠行的困境。
那是一條單線折返的農路,來去多回後,周遭有何栽種環境,哪些農戶,我大抵知曉,甚而識得各種植栽開花結果的時日。
有天折返時,看到一處少有人跡的竹林疑似被整理,路跡略顯開闊。好奇地順小徑上行,只見一叢叢綠竹皆有土堆翻鬆,還有竹筍挖出之樣。再往前,一位老嫗正使用長柄之鋤在鏟土。
原來這是她的竹筍園,冬天清理後,此刻最忙。只見她繼續翻土,一顆手臂長的巨筍赫然裸露。周遭已有不少手掌大的綠竹筍挖出,這顆少說有它的三倍。待會兒,都會用袋子裝妥,載運到市場販售。
老嫗用舊棉被遮土,此巨筍遂呈現金黃色澤。原本以為是麻竹筍,但挖出位置的竹叢,竹身粗大,葉子細窄。我特別跟她探問,想要確定是否為烏腳綠。結果她猛搖頭,答以「肉梨」。
如果不是烏腳綠,跟它相近的又有哪些,想了一下,隨即研判可能是甜龍筍。再跟老嫗查證,但她似乎未聽過。烏腳綠筍頭的外殼,粗壯暗深,且有明顯刺狀的筍毛。這顆趨近細瞧更加肥碩,殼皮緊實光滑,並無筍毛。我想自己判斷無誤,但老嫗仍堅持肉梨之名。
我也不好反駁,筍名會有這種落差是可以理解的。肉梨之稱呼,或許是因筍身的肉質像梨子,讓栽種者浮現美好想像。也可能是她聽來的,繼而以訛傳訛,此後習以為常。地方上的蔬果,不少種都有這樣的名稱演化。甜龍筍在北部罕見,如果發展出地方俗名,一點也不意外。
老嫗似乎也覺得自己講得心虛,不免好奇地反問,甜龍筍倒底是何種類。我轉而詳加描述,中南部目前是甜龍筍大本營。因筍肉無苦味,又稱甜筍。我吃過幾回,筍肉細膩,隨便煮都不易失敗。
我不知北部的風味如何,欲購買之。老嫗萬萬沒想到,一早便有路過的人跑來買筍,樂得便宜販售。百元成交後,便拎著近兩公斤的筍頭,走兩公里的山路回家。中途嫌體積太大,還徒手剝筍殼,當林子的肥料。
回家後切片,隨即快煮,以筍湯大快朵頤。此顆風味一如過往,不輸綠竹筍。但稍早處理時,試著生食一塊,筍肉雖甜卻少了脆度。若當涼拌竹筍,恐遜色多了。
此時乃竹筍好發之際,阿嬤每兩天便來此一回。隔一日,我再次走進竹林探訪。只見她老人家又挖了好幾顆肥大的,跟一堆綠竹筍,豐滿地躺在土堆上。一個人若樵耕於野,若能擁有幾欉竹林,夏日看來真是幸福。
為何我又這麼積極來訪。除了想再買一顆嘗鮮,主要還是想觀看阿嬤的挖筍器具。
通常挖竹筍的鋤頭,往往是一根長條木棍,前頭榫接一長方形厚鐵片。鐵片頭磨銳,便可以鏟土。但阿嬤的挖筍鋤頭,還多了三角勾環,跟鐵片連結。倒底這三角勾環做何用,我百思不解,特別前來請教。
阿嬤這下可得意了,原來並非每顆竹筍都好挖。當鋤具鏟入泥土,頂到竹筍時。男人力氣大,用力一鏟即可挖出。但若是女生,手力較弱,往往難以鏟得順暢。若能借助腳踩三角勾環的力道,鋤具便能輕易切斷竹筍。
像阿嬤這般年紀,若每天要鏟個四五十顆大竹筍,愈加得藉助這樣的設計。這個巧思,我尚未在其他筍農的鋤具上看到。後來再仔細尋思,以往走逛農具行,觀看各類農具的製造和陳設,似乎都是為壯丁而打造。尤其是大幅揮動的鋤頭、柴刀和榔頭等,往往未考量到老人家的手力。
一些體力嬴弱的長輩,便因此怯於走進菜圃。阿嬤的挖筍器材,委實是一個最佳啟示。日後我們不僅該打造女性的專用農具,更宜積極研發銀髮者可使用的器物,方能鼓勵更多長輩走進菜園或果園。
但那天還有一重點,我又扛了一顆,比之前更重的,走了兩公里的山路回家。
(本文刊於2021/08/03人間福報副刊)
下一篇:送花給媽媽 ◎劉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