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09:25:08閱寫協會

詩心 ◎蔡怡

離開職場後,我坐在電腦面前沉澱自己,開始以閱讀寫作為生活重心,寫散文、小說,獨對新詩保持友善的距離,不僅不敢寫,也較少閱讀,總認為寫詩是年輕人的專利,讀詩要有談戀愛的浪漫,而兩者離我皆遠矣。

寫作初期,因自己曾寄居國外十六年,回國又從事英語教學十六年,不了解台灣藝文界,於是將自己打包歸零,和年輕人一起參加台北各種藝文講座,虛心當學生。聽到某名師強調:「愈被社會制約的人,愈缺乏創新聯想,讀新詩最能教你跳出框框。」

我一向遵守社會常規,這句話像是衝著我而來。原來我不碰新詩,是不會轉彎再轉彎的連結不相關的事物,不會間接再間接地描繪人情世故。原來清楚可見的情景、故事,若將其模糊化,異常化,才能創造延遲美。何只新詩,寫散文小說,不也應該如此嗎?

於是我開始讀詩若渴,看到創新獨特有個人風格的好句子,趕快抄在筆記本裡,不時拿出來翻閱,以求內化於心。我鍛鍊慧心慧眼,嘗試書寫前人未用之詞句。久了之後,我愈來愈接受新詩,也會欣賞新詩了。

月前,齊東詩舍為慶祝成立二周年,舉辦「帶一首詩.讀出音樂」的活動,我和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多位會員獲邀參加,在現場我除了朗讀詩人林德俊充滿創意的短詩幾首,也從模糊的記憶中,模擬父母吟詩的古調,唱一首王翰的〈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詩的詞句最短,密度最高,但意涵萬萬千,在高低跌宕的吟唱聲中,我似乎找回遺落甚久的浪漫詩心。

(本文刊於2016/08/17人間福報副刊「愛閱人間」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