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2 00:00:00閱寫協會

街頭智慧 學院智慧◎郭玉霞

 

  第一次看到「街頭智慧」和「學院智慧」這兩個名詞,是在一本商業雜誌上。

  在商業界,街頭智慧指的是商界人士靠著實戰,所累積的成功經驗法則。而學院智慧指的是有關商業的學術著作中,有理論支持的經商原理原則。

  一般來說,累積街頭智慧者,多半是市井小民,他們了解一般人的想法與做法,依據這些來發展經驗法則,可以充分掌握顧客;而使用學院智慧的人通常較理性,講求證據、小心翼翼,不敢做和理論不相符的事。換句話說,他們的知識背景,變成了限制自己發展的框架。

  把這些想法用在教育界,也可以有相同的結論。

  二○○八年,在國中教國文的阿倫老師,集結他在部落格發表的文章,出版了《愛.上課》這本書。阿倫老師教的班級是其他老師不願教的「天下第一班」,班上學生有著各式各樣的行為、學習、智商、情緒的問題,他運用許多另類的方法來教導他們,例如為了讓班上學生上課不睡覺,他邊上課邊和學生玩打地鼠的遊戲;對學生最重的懲罰是喝苦瓜汁等等,這些方法讓學生們漸漸喜歡學習,因而阿倫老師成為學校的優良教師。

  阿倫老師出身教育世家,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國中老師。但他在學生時代,舉凡說謊、抽菸、喝酒、打架……學生會做的壞事,他沒有一樣錯過,他說自己最痛恨兩種人:老師和警察。不過,他在大學畢業時得到全校德育獎第一名,後來還成為國中老師。

  我仔細讀這本書,發現阿倫所以能讓這班學生改變,是運用了他本身的經驗,因為他了解這些學生在想什麼,什麼方法對他們管用。

  大多數的老師在校成績都是中上,從小到大較少犯錯,個性也比較順從。他們很難了解那些成績處在後段,或經常犯錯的學生心裡所想的、所需要的是什麼。

  阿倫老師用本身的經驗同理這些學生,和學生搏感情,而學生則「給老師面子」,克制自己衝動的行為。這些方法不是教科書上寫的,而是他自創的,不一定能為一般老師所用。他說:「對於教育問題,我無法提出絕對正確的定律,但希望藉由真實發生過的故事,提供另一種可能性。」我認為阿倫老師的書是教育界街頭智慧的代表之一。

  教育學術界的人站在人類「資質金字塔」的頂端,用理性、科學的方法,嘗試尋找適用人類的教育通則。然而他們本身的想法與做法,有時會被這些方法所框住。如果他們要破框,最好的方法是到實戰的教育現場工作一段時間,他們會發現理論的局限在哪裡。

  另外,有些在教室中實際擔任教學工作的老師,認為教育理論的功能有限,因為實際教學狀況非常複雜,不是一個問題只有一種答案。所以他們需要因時、因地、因人而調整做法,而這並不是理論所能掌握的。但是,很多資深老師發現,自己多年的經驗法則,居然和某些學者所說的原理是一樣的。

  街頭智慧固有其靈巧,但使用者大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就需要學院派的人進行深入的研究,以解釋為什麼這些法則是管用的。街頭智慧、學院智慧兩者間,可以有互補而不是對立的關係。

 

作者:郭玉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 

2012/1/13 人間福報家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