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19:27:02mcdanielan

張懸秀國旗,傷人又辱己-銀正雄的在地部落格-udn部落格

人盡皆知,體育的歸體育,藝術的歸藝術,政治的歸政治。但說來容易做來難,特別是在臺灣,在民進黨的操弄,媒體的喧染下,一切全走了樣,任何競賽或表演很容易就滲入政治色彩,政治操作也淪為秀場競技,整個社會因此變得光怪陸離,粗俗不堪。

 

這其中,又以中華民國的國旗最無辜,藍營的在海外亮國旗,會被民進黨和臺獨痛罵為「統派」。但對於綠營留學生的相同或更誇張的行為,立刻讚之為「愛臺灣」。前者,被他們解讀為「民族主義」,不可取;至於後者,明顯降格為「地方省籍意識」,人人拍手。

 

一面國旗,兩種解讀,反映出來的是,臺灣人的自卑感。但這種自卑感,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來自外界的群體洗腦。無論什麼事都要把臺灣擺在第一位,任何國際場合都要想盡辦法去挑釁對方,結果卻只能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變成魯迅筆下的阿Q

 

112,歌手張懸在英國曼徹斯特登臺表演。事隔一周,光從在場兩岸觀眾反應,以及媒體、網路的熱議來看,只有一樁事準確,此即無人記得她唱了哪些歌,唯一知道的是,在臺上秀國旗。

 

我們當然無從確定,這是否為主辦單位的商業炒作。但可確定的是,張懸不但傷害了自己,辜負了買票進場的觀眾,同時觸動了兩岸最敏感的那根神經,讓臺北和北京必須緊急因應,設法降溫,平白浪費了雙方寶貴的社會和國家資源。

 

或許,我們可以體諒張懸異地思鄉之情,但身為藝人,把歌唱好,讓觀眾大呼過癮,才是應有的本分,否則徒留誤己誤國,又於事無補的「民粹歌手」形象

 

談到民粹,義大利語言記號學家安伯托‧艾可在《倒退的年代》中,如此詮釋:如果你只記得某個名人在電視上言不及義,譁眾取寵,卻完全不知其所雲,忘其本來內容,這個人肯定是個民粹主義者。

 旗桿旗座琉璃藝品

同理,如果你明知自己所言不實,但為了個人利益而昧著良心,迎合一時流行的概念或風潮,此即「媚俗、政治正確」。琉璃藝品

 

從這樣的標準觀察,張懸在臺上接受第一排臺灣留學生觀眾拿出來的國旗,並且主動亮給所有人看,當然會被解讀為一種不尋常的「政治行為」,要知她在英國表演,如何斷定在場的沒有大陸留學生?琉璃藝品

 

準此而言,我們必須公道一點的說,那位氣急敗壞而高喊「今天不談政治」的女生,並沒有錯,錯的其實是張懸,她忘了自己的歌手身分,是來唱歌,而不是去宣示自己有多愛臺灣的。

 

類似的演藝民粹化、泛政治化事件,國外不是沒有發生過。最著名的當屬1973年的馬龍白蘭度,在奧斯卡頒獎臺上的一席冗長政治宣言,為印第安人的處境大表不平。當時全美民眾可把他給罵翻了,因為他在錯誤的時間和場合講出極其不適當的言論。

 

事隔多年,沒有人記得馬龍白蘭度的演講內容,只記得他是個非常惹人嫌的老傢夥。

 

這和愛不愛國無關,一個人若不敬業不守分寸,這樣的行為都易被解讀為「民粹」和「政治正確」,只能惹來反感,平白落得個「獨臺、臺獨」之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