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3 01:27:31老夫子

被褐懷玉-佩特拉Patra

約旦南部的佩特拉(Patra)的景觀在「印地安瓊斯」電影中,最後一幕就是法老的寶藏,也是今天旅行的重頭戲,導遊一直擔心有些人體力會不濟,因要走7小時左右的路程。一般佩特拉要走遍最好用三天的時間,我們則以一天的時間看兩天的景點。

佩特拉是約旦人氣最旺的觀光地點,也是聯合國世界遺產榜上有名的地方。在一堆一堆的旅行團體當中,還有不少朝聖團與攝影團,在氣勢磅礡的美景裡,隨著導覽員的步筏,我迷失在這天堂與皇宮般的時空與地域。

佩特拉是Nabatean人於BC3世紀,在玫瑰色岩石群中建立起來的城市,他們在岩壁上雕鑿出宮殿、神廟、墓室/住家。

此城控制著大馬士革與阿拉伯間的通商之路,也是海上絲路的中繼站(印度來的絲綢及香料經海上至紅海,再由路上運往北方,需經過佩特拉,歐洲的貨物要經海路輸往東方亦須經過此地),由於商業發達,以佩特拉為首都的Nabateanh曾一度非常強大(BC3世紀時,由於埃及托勒斯王朝與Seleucids I(統理敘利亞)交惡,商隊不經兩國領域,返由佩特拉轉運),政治獨立的局面一直維持到AD106年,終被羅馬併吞,Nabatean遷都至Bosra。

佩特拉 Patra 在聖經有多處的記載,佩特拉是希臘文Peter的轉音,彼德Peter在希臘文的意思為岩石。馬可福音3:13~16中敘述西門(Simon)改名彼德(Peter),彼德為耶穌十二門徒中第一位大弟子,耶穌勉勵彼得要如磐石般的堅硬、穩固。
佩特拉在西元前2世紀初,隨著海上絲路的開啟,佩特拉因在岩石之中,隱蔽性高且出入只有一條路,一躍而上貿易的重鎮,經營此貿易的民族為納巴提恩人(Nabataean),納巴提恩人又是從何冒出來,一冒出來即站上世界貿易的舞台,非常的有趣。

創世紀25章第12節至第13節我們可知納巴提恩人的祖先是誰,亞伯拉罕與夏甲生的小孩­–以實瑪利(Ishmael),以實瑪利生了十二個小孩,為目前阿拉伯人祖先的十二個源頭,其中的大兒子尼拜約(Nebaioth)即是納巴提恩人的先祖。

而佩特拉位置又是在哪裏,摩西的出埃及記,此段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帶領著猶太子民離開埃及,除了摩西外,尚有摩西的哥哥亞倫(Aaron)。民數記33章第39節,記述了“祭司亞倫遵著耶和华的吩咐上何珥山(Mt.Hot)就死在那裡”。

何珥山即在佩特拉峽谷的山上,至今亞倫的墓地還在何珥山上,我們只能遠望,爬何珥山來去需要5 . 6小時。只是很驚奇,怎麼聽起來像宗教,但卻是歷史故事。

羅馬統治期間仍有所建設,但因距羅馬的中心城市皆很遠,不具有前哨城市的重要性,佩特拉逐漸衰微,加上地震的破壞,此城在AD6世紀後幾乎被棄置了,最後的紀錄出現在1217年。(AD4.5世紀曾有幾處岩穴充維修道院和教室,12世紀十字軍建了要塞但時間很短)。1812年再度被發現,1929年開始挖掘,1958年中心城市才被發現。
在收票口我們騎馬到入口處,途中有一飾有4個尖塔的建築,像是神殿,但更可能是墓室,因返程步行時在路的另一邊看到一個說明”Abdmanku為他自己及後市子孫於Maliku時期(AD40-70)所建的墳墓”,似乎有埃及文化的影響在。

佩特拉城須先穿過長約1.2公里的狹長峽谷,谷中兩側岩壁陡峭插天,其上石文優美,錯落有致。兩側的山壁皆有隱水道,據說源頭為摩西泉。岩壁上偶有浮雕出現,大都是Nabatean的神祇,也有來訪的重要人物(ex:埃及豔后),另有巨大(但已模糊)的駱駝商隊浮雕。Nabatean信仰的主神為Dushra,其像有眼鼻卻無口,相當有趣。

很喜歡沿途自然的奇岩怪石在陽光照射下光影交錯的景象,當佩特拉著名”法老的寶藏”出現時,我們真的來到古城了,另一種人為的美感在此呈現。我想佩特拉最迷人之處,應是其兼有人為精巧的美感極大自然天成的壯麗景觀。

“法老的寶藏”是兩層樓的建築,上層三角楣分為兩半,中間夾了一座亭榭,亭榭正面雕著埃及的Isis神(三角楣下為亞馬遜女兵),亭榭上有科林斯柱柱頭,其上頂著一個大甕,兩半的三角楣上各棲息著一隻鷹;下層則是完整三角楣及住廊玄關。

整個建築風格融合了埃及、希臘及亞述文化。這其實是一座墓室,建於埃及托勒密王朝時期。接著我們走在受亞述/巴比倫文化影響的法沙特街(Street of Facades),指的是墓穴區。這些墓穴或大或小,墓穴內部的地上挖有洞,單個或多個,應是放屍體的。
古城中也有羅馬劇場,沿著岩壁慢慢鑿出層層半圓形的階梯,約可坐8000人,但在半圓的空地上卻有綁畜牲的凹洞,也有類似祭壇的石堆,老師解釋此處應是獻祭(舉行祭典)之處,而非一般的劇場。劇場的左前方可看到羅馬時期的法院,應是羅馬在原來Nabatean岩穴建築的前面,以”拱”堆起大片的平台,複合而成的建築。

室內的回音效果非常好,讓人忍不住想唱歌,天花板的石紋以紅黑白色為主,應是天然的。不知回音的效果和石材是否相關?

離開法院後,我們走上羅馬城市的列柱大道,先到水泉(Nymphaeum)處,開始有很多貝都因人詢問要不要騎驢或駱駝。經過市集、大神殿來到城門,再這裡遇到由泰國來此遊玩的台灣孩子,相談甚歡。

午餐後騎驢上山(用走的約30min,有900多級階梯),稍有驚險但大夥都平安抵達。再往上走約5分鐘後就看到修道院,高40m×寬47m的建築與”法老王寶藏”相類似,但顯的質樸穩重,各有千秋。四周的山景變化萬千,不同的角度看都不一樣,都很美﹗由高處遠眺,天高地闊,心胸豁然開朗﹔向下看只看見深谷峭壁,有點心驚。離開這裡讓我不捨。
下午後到大神殿(“Great” temple)瞧瞧,這是由美國Brown大學的考古團隊努力挖掘出來的。說明上介紹此神殿包含入口、祭壇平台、兩側廂房(Exedra),及上層的神殿本體,總面積達7000㎡。神殿本體高18m,由正面四根大柱撐起,長40m,寬28m,四周都是實心牆,這是Nabatean的建築形式,而其裝飾的風格顯示是BC1世紀末所建成的。我對祭壇平台上的六角形石灰岩磚較有興趣。

隨意地慢慢往回走,再仔細看看上午經過的各處,這個玫瑰紅色系的城市真是Nabatean人所創造的夢幻之都﹗  

晚上住宿的旅館真令人驚喜﹗導遊說這是古時富商住宿的驛站所改裝,有著”阿拉伯尊貴的風格”,忘了走了ㄧ天路的疲憊,到處參觀別人的住處。當然,也沒錯過美麗的日落。

佩特拉能夠再重出江湖與世人見面(佩特拉在西元14世紀之後,即從世人的記憶中消失了),5 . 6百年間對佩特拉城的傳聞,世人認為是虛構,不存在的城市,有點類似特洛依的傳聞,是真是假,諸多揣測。

西元1812年,瑞士旅行者約翰.蘆文.布卡哈特(Johann Ludwig Burakhardt)先生,以祭拜亞倫的藉口,著阿拉伯裝,說阿拉伯語(當時此地統治者名義上是鄂圖曼帝國管轄),千辛萬苦在貝都因人的幫忙導引下,找到此失落5.6百年的佩特拉古城,返回歐洲後,寫下此古城的壯麗與傳奇,因此掀起了一股歐洲人的東方熱,佩特拉古城的文化促成歐洲人對東方研究的狂熱,也對納巴提恩人的文明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羅馬的後三雄爭霸,最後的海戰渥大維的羅馬海軍打敗了安東尼與克利歐佩特拉的埃及海軍,納巴提恩人也在此海域後,扮演歷史上的重要角色,原來埃及豔后克利歐佩特拉早已準備逃亡的船隻在紅海上,載滿了逃亡的物資,此事為納巴提恩人知悉(先前克利歐佩特拉曾欲干預納巴提恩人的商業利益,為此納巴提恩人謹記在心),納巴提恩人連夜趕到紅海,放火燒了克利歐佩特拉的「亡命船」,克利歐佩特拉知道被「斷後」了,最後選擇自殺一途(電影的敘述為藏在無花果中的毒蛇噬咬)。

佩特拉古城扮演從非洲的象牙、獸皮,阿拉伯半島的乳香、沒藥,印度來的香料、絲綢,東西方來的珍奇貨物,因驛站、關稅、交易,而使得佩特拉更加富有,也因富有佩特拉控制貿易的區域北至大馬士革,西至西奈半島,南至阿拉伯半島,儼然是一商業致富大國,但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恰好在希臘、羅馬與波斯、安息之間,商業國家如何在軍事大國中求生存,考驗著商業國家的生存智慧,也因為如此,在佩特拉可看到的文化影響遺址涵蓋著亞述文化、巴比倫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埃及文化與納巴提恩人文化的混合體。

納巴提恩人在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衝擊中盡量保持自己文化的主體性,隨著財富的集中、國力的增強,羅馬帝國越來越不能忍受,在西元106年羅馬帝國終於併吞了納巴提恩王國,即使如此,納巴提恩人還是在自己的文化上保有自己的特色,在商業上獨領群雄,諸多的納巴提恩人向北至波士頓(Bosra)與帕米拉(Palmyra)繼續經商,一直到基督教興起,羅馬帝國立基督教為國教,此貿易路線不再那麼重要,佩特拉的納巴提恩人渺渺的在商場上消失了。

納巴提恩人是聰明、實際的天生生意人,學習與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吸收融合變成自己文化的一部份,很少有古代民族是如此的,在佩特拉您會看到多元文化在此的影響,似曾相識,如此的融合卻散發出融合之後的典雅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