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
作者 / 劉梓潔
那年夏天,颱風將至,我們並坐在我打工書店前的梯階,一團厚重的橘色的雲糾結在我們之中。
親愛的你問,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我說,挾以爆破的哭聲,我怕被你忘記。
──摘自〈雲南書簡〉
一場笑中帶淚、荒謬華麗的告別!
林榮三文學獎首獎首作!
同名改編電影《父後七日》8月27日全台感動上映!
.2010年台北電影節競賽片,並榮獲最佳編劇、最佳女配角獎!
.香港電影節競賽電影!
.韓國首爾數位影展競賽片!
.溫哥華國際影展觀摩電影!
.日本福岡影展亞洲焦點!
.即將角逐本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二○○六年,劉梓潔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後七日〉,驚豔在座評審,奪下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在那時,作家陳芳明早已讚道:它開闢了散文的全新版圖!而今,我們終於盼得《父後七日》成集,甚至多了一部作者編導的同名電影。
長達七個年頭的醞釀,劉梓潔將此自比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學、工作與生活的歲月。書中處處可見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鄉移民,對鄉愁與生存的刻劃感觸,而她獨特的敘述節奏與風格,更在此被鮮明地展示了出來。
講離去,能令悲傷輕盈;寫思鄉,卻童趣橫溢;獨居獨行在城市與愛情裡時,竟又有如旅行異國般,無處不入地自適!如此尋常卻饒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裡感性真摯、最惹人凝睇的深情。
循著劉梓潔的筆下幾度回望,我們不自覺地、俯伏成一名離鄉的遊子,在那一篇篇回憶絮語中,找到了屬於你我鄉愁的共同記載。
作者簡介
劉梓潔
1980年生,彰化人。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週報記者。寫散文,得過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寫小說,得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寫劇本,入選台北、香港、福岡、溫哥華等國際影展。但其實寫最多的是採訪報導。問她最喜歡寫什麼?她會借村上龍的話回答:「我喜歡趕快寫好出去玩。」因為愛玩,寫了好多年才終於出了第一本書,與同名執導電影《父後七日》一同面世。
(複製。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本書,算是一本散文
第一篇文章,就是“父後七日”
內容,是作者的父親從醫院被救護車送回來家開始的故事
傳統的喪禮,對於我來說,也是記憶深刻
在我的心裡,有著一個類似的故事,只是故事主角是奶奶
傳統的喪禮,很複雜的過程和習俗
通常,結束之後,是身心的疲累
作者的筆觸除了細緻、生活之外,還帶著一種似黑色幽默般的微笑
在“後來”這篇文中,那個場景走到我眼淚的點
作者和妹妹、二叔、二嬸到靈骨塔看爸爸
作者的情緒、眼淚終究無法在該哭或不該哭的選擇下
做了最自我的反應…
即使,奶奶離開已經快十年了
每年的清明節,每次一站在奶奶靈骨塔前時
眼淚還是會在眼眶裡流動,努力不滴落這最本能思念的情緒
跟奶奶其實,也沒特別的好,而那個年代的她,重男輕女的明顯
讓我們一群孫女對她的印象,其實都一直停留在那樣的記憶之中
在她合上眼的那天,我想,所有的不好也終究結束了
而,一些微薄的相處片段的美好,我保留下來,將它存放在記憶裡
這本書裡,還有拍攝“父後七日”電影時的一些故事
跟作者的生活,包括她養的兩隻貓和她的旅行
喜歡她那真實敘述的筆觸
在書看到一半時,在工作的我
突然想到,如果有天,父母的離開我會怎麼辦…
不知道…總覺得,我們會一起離開
這是種很無以名的感覺
0538。文字能給的,往往比畫面來的多…
下一篇:一個人漂泊的日子2。
我後來終於買了喔~^^
妳買了呀!看完了嗎?
這是一本,作者很用心刻寫的書呢! 2010-09-16 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