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7 11:31:14Mary

主婦的閒話家常- 生後的事-1

傳統的台灣(中國)人, 包括我, 平日都很忌諱提起有關生後的事. 雖然也參加過幾場喪禮, 但是直到這次看著婆婆的狀況由還好轉為昏迷至往生, 短短只有一兩天, 才明白很多生後的事, 若沒有及時安排, 或是跟家人提起, 往生後, 留下的家屬不但需要背負哀傷情緒, 還可能因為辦理告別式(或分家)而爭執發脾氣.

坦白說, 我跟老公從來沒有想到, 婆婆這麼快就走了! 雖然我看過化療藥品的仿單上敘述試驗中的受試者平均延長了 2 年的壽命, 但是因為基於對神的信賴, 以及先前婆婆剛被醫師診斷出來為末期癌症時, 醫生說只剩下 3 個月的時間, 也曾經有遇過非常緊急, 都已經腹水滲透到肺導致肺炎需抽痰的狀況, 但是後來都救回來了! 也就是因為那一次的經驗, R說若他母親可以平安出院, 他就要受洗! 本來以為疾病的發展是緩慢的, 就算住院也是由一般病房, 進展到安寧病房, 至最後的加護病房, 但是距離醫生問 R及他大哥是否要讓母親由一般病房轉到安寧病房? 緊急狀況下是否要施行急救插管? 其實相隔往生也才三四天...

因為沒有預期, 我們從來沒有跟婆婆講到生後的事, 她也沒有主動提到. 最後那幾天, 婆婆最常說得話就是很高興我們買了房子, 然後又很擔心她會住不到. 除此之外就是一般生活中的事情, 像是抱怨食物不好吃, 都沒吃什麼很餓, 肚子很脹之類的. 然後她就血氧過低昏迷了, 只有在走之前幾小時內曾經張開過眼睛三次, 但是已經虛弱到什麼話都說不出來(或是聽不到)了!  在彌留狀況時, R的兄姊們開始討論是否要在家裡或是醫院斷氣, 之後要給在台北還是宜蘭殯葬業者辦. 當時尊重長輩, 打了電話詢問姑姑們, 她們都說只要對他們小孩子方便就好. 後來又交代, 如果彌留狀況好幾天都沒斷氣, 代表婆婆想要回宜蘭老家斷氣, 才在親戚介紹下找台北的殯葬業者詢問價錢, 不久婆婆就沒有心跳了!

因為一直以來幾乎所有婆婆的費用, 都是 R 在支付, 加上 R 家頗傳統的, 所以順理成章地, 殯葬業者及儀式的安排溝通, 都由他負責. 剛開始 R 希望在傳統習俗下, 能有一小段的追思禮拜. 然後在台北火化寄放骨灰罈一年後, 再送回宜蘭跟父親埋在一起. 隨著原本的計畫陸續通知親友, 許多長輩們卻紛紛地有不同的反對意見, 以及對於殯葬業者的安排(eg. 念經做七之類的), 公司大小, 舉辦告別式地點, 甚至於當天要不要披麻帶孝的服裝等表示不滿意, 甚至說小孩子不懂事都在亂搞...  

 

Mary 2009-08-29 15:49:37

To 魚兒:

謝謝妳~ 我婆婆也有先請人畫一張像, 收好, 意思就是說往生後要用的. 我們也就遵照她的意思. 長輩們或許更忌討論這類的話題吧!

魚兒 2009-08-10 11:33:37

親愛的,
辛苦了,很多事,都和家庭傳統有關,家中長輩多,人多,意見多,也因為如此,晚輩做起事來,真的左右為難~
這時的妳,也只能在一旁支持著R,如此,才能讓一切,更圓滿~

可能基於一般傳統的習俗,死的話題,真的很少人去談論,不知是因為忌諱,還是老一輩的想法,畢竟,應該很少晚輩會和長輩討論生後的事該如何處理吧?
記得我外公,他自己到是很早就先把照片拿去放大沖洗表框,交待兒子,那一天,他就是要這張照片,但至於其它的事,也是沒有交待~

Mary 2009-08-08 23:48:22

To xuias:

雖然能夠體諒這是人之常情, 尤其講那些話的人也都是比較傳統的長輩, R的情緒也還好(雖然常常被迫要跟很多親友們講一兩小時的電話溝通, 然後又去跟殯葬業者溝通, 再回來跟親友們報告), 我也沒有說什麼, 但是其實心裡總是覺得這些人很奇怪. 婆婆生前也沒看過他們來台北探視, 死後卻一堆意見. 死者的兒女都沒有意見了, 事情也都不是他們在辦, 當然跟傳統比較, 只要有不同的地方就說是兒女不對. 就連告別式當天兒女們沒哭得很久很慘, 就說怎麼都沒人哭? 兒女的眼淚其實早在彌留那幾天留乾了, 累了. 為什麼告別式一定要孝女哭墓才叫做孝順? 生前隊長輩的好才是真實的呀! 大家都很累很難過了, 為什麼要說這些一點建設性都沒有還讓人傷心的話語?!的確, 我就是情緒上太激動了呀~~XD 就是因為這樣子, 才覺得大家應該都早一點把生後的事情交代交代, 且要讓大家都知道, 才不會到時候幫忙辦告別式的人反而被罵得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