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8 11:35:26vivi

[干擾素]

 

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動物細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後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異性糖蛋白。細胞感染病毒後分泌的干擾素能夠與周圍未感染的細胞上的相關受體作用,促使這些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進一步的感染,從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但干擾素對已被感染的細胞沒有幫助。

所謂病毒干擾現象就是一種病毒感染某個細胞後能夠干擾隨後的其它病毒對該細胞的感染。最初,科學家們把滅活的流感病毒接種於雞胚細胞內,結果發現這些細胞可以分泌一種可溶性物質來抑制和干擾流感病毒的複製,所以將這種物質命名為干擾素。通常細胞只在受到低病毒力的病毒感染之後才能大量合成干擾素,而高病毒力的感染會使得細胞在合成干擾素之前就已致死。另外一個可以誘導細胞合成干擾素的因素是雙鏈RNA的存在。因為雙鏈RNA在正常的細胞中不存在,而只存在於RNA病毒或是受RNA病毒感染的細胞中。因此無論是天然還是合成的雙鏈RNA可以作為一個病毒感染信號來誘導細胞合成干擾素。

干擾素和鄰近且未感染的細胞結合後會形成已一種以核苷酸構成的特殊分子,此分子可以活化核醣核酸水解酶L(RNAseL),核醣核酸水解酶L能把細胞內的病毒RNA全部摧毀。同時,干擾素也可以活化蛋白激酶,把細胞內未完成的病毒蛋白質給破壞掉。

干擾素(IFN)屬於糖蛋白。目前在人類身上共發現α、β、γ三種類型:α型干擾素(IFN-α)是由白細胞產生的;β型干擾素(IFN-β)是由成纖維細胞(纖維母細胞)產生的;γ型干擾素是(IFN-γ)由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產生的。所有的這三種都是有效的病毒抑制劑,並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來源請求]

與一般抗病毒藥物不同的是干擾素是宿主特異的。同一個[來源請求]的細胞合成的干擾素只能夠識別同一屬的細胞上的受體。所以,一種動物細胞合成的干擾素只能抑制該種動物免受其它病毒的感染,而並不能應用於其它動物抵抗病毒感染。

1980年代以後,人類已經可以通過生物工程手段批量生產干擾素用於臨床治療。由於干擾素必須在局部細胞中達到較高的濃度才能誘導宿主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因此干擾素治療效果取決於能否將一定劑量的干擾素輸送或注射到病灶。

 

來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其實干擾素是人體中本來就存在的一種物質,當病毒入侵人體,人們的免疫系統就會開始產生干擾素,它可刺激肝臟產生特殊的蛋白質,去抑制肝炎病毒進入肝臟細胞以及在肝臟細胞內複製。

肝炎病毒入侵人體,一般人體內會產生足夠的干擾素來對抗病毒,但多數肝炎帶原者體內製造干擾素的能力不足,無法控制肝炎病毒的複製,成為慢性肝炎病毒帶原者。

干擾素分α、β、γ三大類,現在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是α干擾素。尤其對C肝患者,使用干擾素合併口服抗病毒藥雷巴威林的治療,有效率可達7至8成,復發率又僅在1成以下,因此常被建議使用,以避免肝臟持續發炎變成肝硬化,並降低發生肝癌的機率。

但是現在醫院用於治療C肝B肝患者的干擾素是合成的,治療有其效用卻有很明顯的副作用,最常見的就像感冒症狀,例如發燒、頭痛、全身肌肉痠痛、骨頭痠痛等。

 

優能天然營養素:Dr.Kojima 在1954年發現干擾素,歷經50年的時間持續研究採用四種天然草本植物:南瓜子、車前草、金銀花、紅花萃取精華,經人體臨床實驗,確實可以調節體內干擾素的製造。唯一天然草本配方,取得治療型的專利證書:(I 26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