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育立】
一提起德國人對歷史的反省,大家難免聯想到納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屠殺歐洲600萬猶太人,以及擔負發動戰爭責任的德國人對這段不名譽過去的反省和懺悔。其實,戰後的德國,不論西德或東德,一開始還不願意面對這段德國史上最黑暗的篇章;真正全面和深刻的回顧與反思,一直要等到上個世紀80年代,戰後出生的一代開始掌權、東西德統一之後,才逐漸在學術圈和輿論界形成風潮,進而擴展到社會其他層面。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歐洲終於結束數十年的分裂和對峙,重獲自信的德國開始積極面對過去,主動彌補傷痕。例如,1990年與曾被納粹佔領的鄰國捷克和斯洛伐克合組歷史研究委員會,隨後與捷克還簽訂了歷史性的聯合聲明,其中百世流芳的關鍵文句「不願因歷史所造成的政治與法律問題而傷害彼此的關係」,特別為人所津津樂道。從此,兩國間不僅重拾信任,也間接打下後來歐盟東擴和一體化的基礎。
公元2000年,德國政府與民間企業更合資100億馬克成立「回憶、責任與未來」基金會,以象徵性的金額精神補償遭納粹迫害的奴工,儘管受益者多已垂垂老矣,還是多達160餘萬人受到補償。
造訪德國的旅客,可前往整修過後的集中營遺址,親自悼念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也可以參觀全國各地與納粹歷史有關的博物館和特展。戰爭結束至今60多年,德國的電視還是經常播放納粹統治時代的紀錄影片,報章雜誌也不時刊載相關的文章。從逃避走向面對,回顧與反思納粹獨裁統治,早已成為德國當代文化重要的一部份。
歷史反省不只是客觀事實的歸納和描述,在德國更常見到的是透過建築等藝術性的手法來重現歷史情境,讓現代人也能感同身受。其中最著名的有建築師李伯斯金(Daniel Liebeskind)為柏林猶太博物館設計的「大屠殺高塔」(The Holocaust Tower),參觀者走進厚重的水泥建築物內,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只能隱約察覺到戶外的喧囂和從高處縫隙透進來的微光,彷彿置身於開往集中營的死亡火車和毒氣室。
至於柏林著名的地標布蘭登堡門旁,由2,700多塊高低不等的無名石碑所組成的「歐洲被屠殺猶太人紀念碑園」,訪客一走進去馬上被高達五公尺的巨大灰黑石碑四面包圍,情緒難免受到巨大的衝擊,強烈的象徵性更是不言而喻。
【本文摘自新聞大舞台三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