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1 01:05:58 落葉之楓

【生活/環境/民俗】義大利的台灣樂活達人:愛護地球人人有責

 

義大利的台灣樂活達人:愛護地球人人有責
‧新聞大舞台 2007/05/14
為追求一個安靜又健康的創作環境,現年45歲的謝培德於11年前,選擇在羅馬市北方約60公里的卡布拉羅拉(Capralora)鎮郊區一座山丘頂上,購買一片一公頃多的栗樹林,隨後花兩年的時間,親自參與設計及監造,在百年的巨大栗樹林中興建一棟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的寓所。
【撰文/黃礦春】

「我是太愛這個世界才這麼做的!」旅居義大利25年的台灣音樂藝術工作者謝培德,談到她目前的山區獨居生活如是說。

為追求一個安靜又健康的創作環境,現年45歲的謝培德於11年前,選擇在羅馬市北方約60公里的卡布拉羅拉(Capralora)鎮郊區一座山丘頂上,購買一片一公頃多的栗樹林,隨後花兩年的時間,親自參與設計及監造,在百年的巨大栗樹林中興建一棟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的寓所。

謝培德不諱言,她當初決定到山區居住並沒有太強烈的環保意識,僅是為尋找一個環境優美,空氣好,不吵人,也不會被吵的生活環境,以利自己從事音樂創作及聲樂練習,但過久了與自然為伍的生活,無形中逐漸體會到自然的可愛與可貴。

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她強調。在人生的每一刻,不論在何地,只要望向自然的天空或大地,各種景象、顏色與聲響的搭配,都顯得極為和諧與調和,如曙光初現前後的雲彩變化、落日時的晚霞、山川林木的組合、山區的蟲鳴鳥叫、以至風吹過山澗與樹梢的聲音等等,絕不會讓人有突兀的感覺。

目前生活充滿環保意識的謝培德說,自然環境還是要維護才能永續,一旦遭人為破壞就很難再回復。「每個人都有責任來愛護它」,她說。

對於個人目前的生活,她自豪地表示,一切都講求環保,如栗子園採有機生產模式,不噴灑農藥,也不施用化學肥料,園內放牧羊群兼除草,家裡的暖氣及熱水用太陽能及以燃燒樹枝及堅果殼加熱供應,連洗米洗菜的水也不浪費,收集後供澆菜澆花之用。

對謝培德「樂活」(LOHAS)式的生活,現年62歲,在羅馬執業的律師史基佛涅(Piero Schifone)深表認同。

他說,「樂活」一詞在義大利並不普遍,了解其意含的人也不多,但追求類似生活的人應不在少數。義大利人雖然環保意識不強,但早有追求自然永續發展的心。

有機農場遍及全義大利

史基佛涅舉例,在義大利就有一個全球有機農場生活體驗機會組織(World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 WWOOF),專門推薦所屬會員至從事有機農牧產品生產的農場做義工,食宿由農場主人負責,以培養對有機農牧業及生機飲食等相關生活形態的認識與興趣。雖然參與此一組織活動的會員及農場數量並無明確統計,可確定的是遍及全國各地。

此外,他說,他自己的家族成員在義國東南部普雅省(Puglia)與卡拉布里亞省(Calabria) 擁有,總共約600公頃橄欖園及農地,早就採用有機生產的模式,以維護自然生態。

根據義大利有機農業研究所的報告,早在1960年代,義大利就有農業合作社及個別農戶從事有機農業生產。至1970年代,參與有機栽培的農戶及土地面積更快速增加,主要產品包括柑橘、檸檬、稻米、馬鈴薯、蕃茄、小麥與橄欖油等。

統計資料顯示,至2005年底,義大利全國有機農業耕植面積達106萬7,102公頃,有4萬9,500家農企公司從事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與貿易。同年國內有機農產市場的銷售額約17億歐元(約台幣764億元),外銷約7億歐元(約台幣315億元)。

歐洲有機農產 德居冠義次之

有機食品市場專家賓頓(Roberto Pinton)說,義大利為歐洲有機農業生產規模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總產值約39億歐元的德國。此外,義大利更於今年2月在德國紐倫堡舉行的世界有機農業貿易博覽會(BioFach)中,膺選為年度風雲國家,顯示其有機農業的發展成就已獲國際肯定。

然而,義大利人在環保議題上的態度並不積極。最近的一項民調顯示,46%的受訪人知道當前的環境問題,但他們不是環保運動者。另40%的民眾被認為是實用主義者,他們支持改善環境問題的方案,如使用替代能源及給予有益於環保的生產作為經濟上的獎勵,但擔心生活成本提高。

只有7%被認為是環保運動者,他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用生態上可以永續發展的方式來生活,不在乎成本多高。另有7%的人對環境問題毫不在乎,他們擔心的是生活的成本及物質的供應問題。

台中曉明女中畢業,1982年就負笈義大利學音樂的謝培德表示,生活是一種選擇,要環境好就必須要付出。人有時太貪心了些,要占有許多東西才滿足,其中有許多是不必要的。

她希望將來有更多的人加入「樂活」的行列,共同推展環保又健康的生活。她說,「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沒有自然資源可用,沒有人有資格去浪費或破壞它。」

【本文摘自新聞大舞台五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