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3 16:21:30 落葉之楓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閒話中國人】共飲共食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閒話中國人】共飲共食 
 
  2009/8/3 | 作者:易中天
 
  兄弟是吃同一個娘的奶長大的人,鄉親則是吃同一口井的水長大的人。

所謂鄉親,便正是因為吃同一種食物而親的,亦即是「喝同一條河水」的人,或「吃同一口井水」的人。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故鄉人為什麼親呢?祕密就在於那家鄉水。那河,是母親河;那水,是母親的乳汁。我們讚美長江、黃河,不就是說「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嗎?

事實上,水也是生命之源。科學研究證明,水較之食物,更為生命所需;考古學也證明,原始人類幾乎大都伴水而居。「君住長江頭,妾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既然共飲一水,則生命之源相同,自然會有不同一般的感情。

所以,同鄉之間,即便並無血緣,也有親緣,故謂之「鄉親」;而離開自己的家鄉,則叫做「離鄉背井」。井,是被看作生命源頭的;鄉,則是生命源頭之所在。

其實,「鄉」這個字,本義就是共餐、共食,與「饗」是同一個字。它的甲骨文字形,是當中一個盛放食物的簋(飯桶),一邊一個跪坐的人,共同面對當中那只飯桶。整個字形,便表示兩人相向對坐、共食一簋的情況。

在遠古,能如此共食者,八成是親人。不同家庭,也同家族;不同家族,也同氏族。後來,範圍擴大了,凡共食一簋者,即為「鄉」。

當然,在古代,能共食者,一般也都相距不遠,來往很方便的,故相鄰、相親、相友相助、相保相賓。所以楊寬先生說:「鄉邑的『鄉』不僅由於『鄉親』,實是取義於『共食』。」因此「是用來指自己那些共同飲食的氏族聚落的」(《古史新探》)。

這下子我們清楚了:母子是「吃與被吃」(食)的關係,兄弟、鄉親則是「同吃」(共食)的關係。或者說,兄弟是吃同一個娘的奶長大的人,鄉親則是吃同一口井的水長大的人。

 所以,只要是「同吃一鍋飯」的人,比如部隊裡的戰友,單位上的同事,就多多少少有些兄弟情分。道理也很簡單;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種食物,也就有了同一種生命之源,能不是兄弟哥們嗎?

顯然,兄弟也好,鄉親也好,人際關係也好,人神關係也好,都是「食與共食」的關係。同理,真血緣關係也好,假血緣關係也好,準血緣關係也好,類血緣關係也好,也都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吃同一食物」。

 也就是說,任何人,無論他們之間是否相識,或真有血緣,一旦在一起吃了同一種食物,就會被視為有著同一生命來源,因而有可能成為「自己人」,被看作「兄弟」。

 直到現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仍有這樣的習俗;無論是誰,只要與貝都因人一起進餐,哪怕只吃一口食物或喝一口牛奶,就不必害怕被視為敵人了。

可以作為反證的一個事實,是在許多民族中都有這樣的習俗:復仇者絕不和自己的仇敵共食。大仲馬的《基督山恩仇記》中就有這樣的描寫。因為一旦共食,便成了「哥們」,則下一步的復仇,豈非「手足相殘」,又如何下得了手?

 當然,一對敵人或兩個敵對集團如果要「講和」,則最好的辦法亦莫過於在一起大吃一頓。只要對方端起了你的酒杯,八成就會化干戈為玉帛。因為酒杯一端,即成「兄弟」。兄弟之間,還有什麼不好商量的呢?還有什麼仇怨不可消除的呢?

真正的兄弟,如果長期不共食,關係也可能疏遠。所以,在中國,分出去的兒子,嫁出去的女兒,總會回到「娘家」,與父母兄弟姐妹共食。這個家之所以稱為「娘家」而非「爹家」,就因為它是食物的主要提供者酖酖母親為中心的。

 這時,母親便會為子女們準備和製作他們愛吃的飯菜,並笑眯眯樂呵呵地看著他們吃下去。這實際上是在重申母親的角色酖酖「食物或曰生命之源的提供者」。同樣的,兄弟姐妹們也在重申自己的角色酖酖「吃同一母親的奶長大的孩子」。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母親總是親自下廚,至少也要親自安排、主持、指揮。

在這種家宴上,如果邀請某一外人共食,則是很高的待遇,也是很不見外的表示。這個外人,便被視為「家裡人」,視為「兄弟」,成為這家人的「鐵哥兒們」。

所以,家宴,便歷來是中國諸多宴會中最重要也最具真情的一種。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那一次家宴,幾乎無論在哪一個家庭,都是一件大事。這時,分散在各地的家人,再遠都要千方百計趕回去吃「團圓飯」。

說起來,所謂「年夜」,也不過就是個夜晚宴了;而只要能團圓,又何必拘泥於哪一天?但這一回的家宴就是特別重要,因為它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酖酖對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緣關係,是肯定和確認;對後一年將要延續的血緣關係,則是預約和重申。

 不難想像,在北風凜冽、大雪紛飛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團團圍定一張圓桌,舉筷共食,舉杯共飲,親親熱熱地吃上一頓好飯,那真是其情也切切,其樂也融融!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