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詩人心事】 相思相見知何日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詩人心事】 相思相見知何日
2009/8/3 | 作者:羅秀美
李白秋風詞〈三五七言〉:「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此詩描繪秋夜思人之情狀,悱惻纏綿至極。
〈三五七言〉據說為詩仙李白獨創,共六句三十字,《李白集》和《全唐詩》皆收錄之。所謂「三五七言」其實是「雜詩」的一種體裁。全詩兼用三言、五言、七言。因全篇以三言、五言、七言相接,故題。這種打破一般唐詩齊言的長短句,可見李白詩才之超卓,屢屢突破成規、出人意表。
詩人藉物抒情,以落葉尚能聚散,寒鴉猶能飛棲,相較之下,人間之聚散離合令人心惻。思念伊人而相見無期,值此秋風秋月之時,詩人難以抑制自己的情感。「難為情」有情何以堪之意。
此詩看似思婦企盼良人歸來的閨怨之作,其實亦或有李白對於己身不遇之感懷在內。「風清」、「月明」或可視為詩人所期盼的一種政治環境吧!
李白少年時期便「觀其書」、「遊神仙」、「好劍術」,才能、興趣極為廣泛。成年後,唐玄宗僅讓李白待詔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性格傲岸不群的李白,自無法忍受如此「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其後遭讒毀的李白離開長安,大多遊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之憂憤。雖然他始終並未放棄建功立業、成就非凡理想的抱負,但終其一生未能締造人生高潮。是以,李白或如一般男性詩人假託女子閨怨,以抒發一己之不遇亦未可知。
然而,詩裡既有「風」又有「月」,「風月」二字連用往往暗喻男女情愛。風月自然無情,有情的只是風中月下之痴人而已。視之為情詩,恰如其份。
做為金庸小說「情書」之首的《神雕俠侶》即以詠風月始,第一回題為〈風月無情〉,引歐陽修其中一闕〈蝶戀花〉:「風月無情人暗換珥珥」;至第四十回〈華山之巔〉也以風月終。
話說「楊過珥珥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金庸引用李白此詩,將郭襄的思慕之情表露無遺,足見「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啊!
可見,「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兩句,已直透癡男怨女的相思之情,可謂情之經典。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