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漫談17: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
〈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故事描寫項梁、項羽叔侄二人在戰場上所戰皆捷,尤其李斯之子李由被項羽斬殺後,楚軍因而士氣大增,並逐漸顯露出驕傲怠惰的情態。
宋義見狀,憂慮地勸諫項梁:「將驕卒惰者必敗。」豈料項梁志得意滿不但不接納宋義的勸告,反而派他出使至遙遠的齊國,眼不見為淨。
果然下一場戰役,楚軍大敗,項梁亦戰死於山東省的定陶。群龍無首,楚懷王憂心沖沖,宋義因為先見之明而受楚懷王重用為上將軍,帶領軍隊援救被秦軍圍攻於鉅鹿城的趙國。
然而宋義率軍來到山東省的安陽時,駐紮了四十六日,遲不發兵援助趙國。當時天寒地凍、軍無儲糧,士兵們忍饑受凍之時,宋義卻為兒子宋襄出使齊國舉辦送行宴會而飲酒高歌,項羽因而大膽進諫,希望宋義趕緊攻打秦軍,營救趙國。
宋義雖有先見之明,能分析項梁領軍之弊,但當他成為上將軍時,也犯了自大的毛病,他反駁項羽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
並且分析道:今日秦國攻打趙國,即使戰勝,士兵也因攻伐而疲累,我軍正好可以一舉戰勝疲憊的秦軍;如果趙國打敗秦軍,那麼我們也就可以在不損耗一兵一卒的情形下,直接引軍西行攻打秦國,趁著秦軍士氣敗落,我們一定可以攻下秦國。
所謂「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直譯是說:抓牛身上的虻蟲,是無法除去牛身上的蟣虱。換言之,想要去除牛身上的蟣虱,抓虻蟲是沒有用的。
宋義是將虻蟲比喻為秦將章邯的軍隊,把蟣虱比喻為秦國;即然楚軍最終目的是要打敗秦國(蟣虱),那麼攻打正在圍剿趙國的章邯軍隊(虻蟲)是沒有效率的戰役。所以與其耗費軍力與章邯軍對抗,不如先觀秦、趙二軍對打,再來個坐享其成。
宋義分析完當前局勢之後,還顯露一副驕傲的神色向項羽誇耀道:若是穿上盔甲上戰場打仗,我的確是不如你;但若論運籌帷幄,恐怕你就比不上我了吧!(哈!哈!哈!)
然而只懂得分析戰局而缺乏實戰與領兵經驗的宋義,隔天就在營帳中被項羽砍下頭顱,結束了短暫的將軍之夢!
這一段故事是「鉅鹿之戰」的前半部,宋義的計策是以逸待勞,隔山觀虎鬥,想要坐享漁翁之利。但當項羽領軍時,則是採取破釜沉舟的氣勢,讓士兵全力奮戰,也為他搏得「諸候上將軍」的成就。
為了評量學生是否讀懂這段故事,我考了「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的翻譯,結果沒想到出現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內容。
小蟲相互攻擊版──
虻蟲不可以打敗蟣虱(蟣虱 勝)
牛身上的虻無法攻敗蟣虱(蟣虱 勝)
吸牛血的蚊子沒辦法擊敗跳虱(蟣虱 勝)
小蟲與大牛互搏版──
一隻勇猛的牛也拿身上的蟣虱沒辦法(蟣虱 勝)
用牛的尾巴是沒辦法打到蒼蠅的(蒼蠅 勝)
小蟲子去和如此巨大的牛相鬥,怎麼可能有勝算(巨牛 勝)
牛是敵不過長在身上的虱子(蟣虱 勝)
虻蟲vs蟣虱vs大牛三角關係版──
能夠咬傷牛的虻蟲不能夠殺死蟣虱(蟣虱 勝)
正在和牛打鬥的虻是無法打敗蟣虱的(蟣虱 勝)
剛與牛搏鬥的虻連蟣虱都打不過(蟣虱 勝)
那隻與牛相搏的虻蟲不可能帶領小蟲來攻破牠(牛 勝)
綜上所述 蟣虱 大勝
言外之意版──
小蝦米未必不可能擊倒大鯨魚
強龍不壓地頭蛇
憑你匹夫之勇是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
最扯版──
用來捕捉牛的網不能事先就破了
(為什麼會扯到「捕牛的網子」呢?我怎麼想也想不到!)
我改卷子時,一邊搖頭,一邊大笑。
一方面讚嘆學生的聯想力,一方面則自省是否沒把文章內容講解清楚?
不過除了這句「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充滿奇怪的解釋以外,其餘的內容倒是翻譯得頗為順暢。
未來再教授這篇文章時,我一定會好好地將這句話仔細講解一番,希望這類胡思亂想的答案不會再出現才好!
上一篇:教學漫談16:點心時間
下一篇:教學漫談18:自找苦吃!?
忍不住也要來「分享」一下
我今年在某校的課程名稱為「中國經典與人生智慧」
因此
最後期末報告
我特地出了一題
請自行寫出中國經典裡曾經帶給自己人生智慧的話,並說明原因
結果
有人寫了
「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理由是
兩個人感情再好,再怎麼朝朝暮暮在一起,最後一定還是會因為吵架等等原因分開
????
原本我改到時是當場大笑的
不過
當我改到第二個、第三個類似說法時
我就不禁感覺到焦慮了
這些小孩怎麼了?他們不會真的這樣誤會這首鵲橋仙吧??
唉~
有時上課上著上著,我常常會忍不住想: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往好處想是有想像力和創造力
往壞處想是我們更該在教學上加把勁! 2010-01-07 17:04:57
我覺得妳的註解比較好笑。話說回來,項羽之所以將宋義砍頭,恐怕也是因為聽不懂他的比喻吧,或者覺得宋義的比喻實在太爛了,甘脆將他殺了。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他大概真的聽不懂宋義的譬喻,惱羞成怒,所以把他給砍了吧! 2010-01-07 17:02:45
同意上面琄的看法,以前我看到這樣的答案會大笑,現在就只有焦慮!
今天把你這篇念給我同事聽,我們除了嘆氣之外只能搖頭,事實上是已經試了各種方法,重點在於他們根本不聽--不願意聽,再怎麼有趣都枉然。
空有創造力卻沒實力,一切都枉然,只空做白日夢而已!
那些吃雞腿上課的高材生面對指責一點反省力都沒有還說洪蘭不對,老師不引導他們去反省還支持,這樣的教育會教出井底之蛙的學生也就不奇怪!不知道等到他們都淪落到要去做台勞的時候會不會覺醒?
[學習]這件事,就像吃東西。
人什麼時候需要吃東西?肚子餓的時候,再難吃的東西,都變得好吃!
現在的學生為什麼不喜歡學習?因為[不餓]。
什麼時候才會[餓]?
只不過,為什麼非得到那[緊要關頭]才會[餓]呢?
唉!
這學期,我甚至遇到幾個[期末考]缺考的學生!
他們這時候都不覺得[餓],情況似乎愈來愈嚴重了!
無言.... 2010-01-18 18: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