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8 17:13:05餅乾

教學漫談16:點心時間



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作文?

 

當學生這麼問我時,我總是給一個遙不可及卻又似乎非如此不可的答案──多閱讀與多充實生活的感受!

 

所謂「遙不可及」是指作文沒有捷徑,必須在日積月累的閱讀後,才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所謂「非如此不可」則是作文必須以真實感受為主,若沒親身經歷而憑空想像,也就無法深刻。

 

打從暑期開始教授作文以來,各種寫作技巧大抵都提過、也練習過了,像狀聲、觸覺、味覺等五官感受描寫的方法,譬喻、誇大、擬人、動態等寫作技巧也舉例說明,其餘的部分也就有待透過文章的閱讀來強化理解,然而當學生開始寫作時,最困難、也最無法付諸教導的,便是他們個人的生活經驗及感受了。

 

寫作文時,寫作技巧當然重要,也容易教導,但文章的內容題材卻不易經營,在學生的寫作經驗中,往往都是憑空想像,以至於難以深刻。例如「颱風天」,每個人都有感受颱風侵襲的經驗,但由於都待在家中,或者被父母保護得很周到,所以並沒什麼深刻的感受,也就寫不出颱風的具體威脅,而僅是些空泛的描述。

 

為了要幫學生突破寫作感受不夠深刻的困境,我設計了一堂「點心時間」的課,讓學生透過實作,將各種寫作技巧融入具體的經驗中。

 



由於解字班年紀較小,所以教他們做簡單的水果派。為了安全起見,我把削蘋果皮的工作教給學生,再由我來切丁,然後起鍋,加入兩匙砂糖拌至微焦,再將蘋果丁倒入,拌炒至蘋果出水、微軟,並收乾水分,然後放涼。

 

在這段過程中,目的讓學生觀察蘋果在高溫下的變化,以及刺激他們在嗅覺上的感受,並時時叮嚀他們要將這些感官上的經歷描述在作文中。

 










餡料除了蘋果,我也準備了香蕉,只要對半剖切即可。請參考香蕉派一文。

http://blog.pchome.com.tw/macaroon/post/1292577777

 

然後以塑膠刀讓學生將土司切邊、並對切為兩半,再將放涼的蘋果餡放在麵包上,最後覆蓋上起酥片,即可放入烤箱。

 

這項點心製作的趣味其實在於「起酥片」的巧心雕繪。我讓學生發揮創意,在起酥片上刻繪出各種圖案。學生們或以點狀排列出星星的圖型,或切畫出有趣的臉譜,大家彷彿在刻畫著黏土般,以遊戲的心情埋首雕繪著各自的派皮。幸而從烤箱取出後,這些畫作都還能見出七、八分原貌,不至於因烘烤而走樣。

 





當他們品嚐著自己的作品時,我問他們好不好吃,豈料學生們都很誠實的說:香蕉的味道怪怪的,蘋果雖然比較好吃,可是也沒有多好吃!

 



在一片狼藉中,學生們以一小時的時間匆匆地做完水果派,眼見一桌殘剩的材料與器皿,實在無法令我視而不見。於是我打發他們到客廳、書房寫作文,然後快速的收拾、打掃。然而也許因為玩心難收,學生們還意猶未盡的在談論著製作的過程,吵著要我下次再設計這種好玩的課程,以至於在其餘的一小時中,邊玩、邊聊、邊寫地倉促完成作文。

 

在這種情形下完成的作文,品質當然不夠理想。儘管學生個個都說文思泉湧,明白作文該寫些什麼內容,但畢竟未能好好運用寫作技巧。於是下一個星期,我再度以這次經驗為主,將實作的過程配合各種寫作方式,讓學生分段練習,倒也還能見到幾分成效。

 

有了解字班的經驗,我便複製於說文班,再施行一次。原以為水果派的簡單作法滿足不了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所以讓他們一口氣做兩種點心──布丁與披薩,沒想到這回竟做得超過時間,沒能完成作文。

 



做布丁的目的是由於焦糖的製作充滿變化,有值得觀察與書寫之處。當白砂糖慢慢從鍋沿融化、冒泡,並轉變成咖啡色時,室內旋即充斥著一股甜膩的焦香,待全部均勻融化後,倒入些許冷水時,鍋中焦糖激烈地與冷水滾沸出驚人的氣泡,白煙竄出,瞬間迷漫室內。

 

焦糖製作完成後,倒入模子中,置於冰箱冷却。接著,我讓學生分為男、女兩組,各自準備布丁的材料,由打蛋、沖加牛奶、過篩至倒入布丁模,最後再由我幫他們蒸煮。

 

打蛋時,雙方都因沒什麼經驗而有點緊張,在小小的驚叫聲中,將蛋殼打破,把蛋白和蛋黃順利置於盆中。但當我要他們要再打一顆蛋,並將蛋黃與蛋白分開時,女生馬上說她們見媽媽做過,於是有樣學樣的完成任務;至於男生則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我原請女生為之代勞,但男生後來想出了個便宜之計,直接先將整顆蛋打入碗中,再用湯匙撈出蛋黃,倒入盆內,一樣完成任務。

 

於是就在我熱牛奶時,請他們將蛋打散、打勻,但注意不要起泡,不過他們畢竟沒有經驗,攪拌的過程中還是免不了產生許多泡泡,於是他們試圖用筷子把泡泡搓破,樣子有些滑稽。

 

牛奶只能加熱至微溫,讓砂糖融化即可,否則與雞蛋混合時,會將雞蛋燙熟,布丁就不綿純了。在我和學生的合作下,順利地將牛奶與雞蛋融合,再以瀘網過篩兩回,然後倒入模子裏。女生們為了製作布丁,特地帶了兩個凱蒂貓的模子,興奮地期待能做出可愛的布丁。

 

由於家中只有小烤箱,不足以烤布丁,所以參考網路上的做法,試著用電鍋蒸煮。雖然心中早已有幾分失敗的準備,但當我將電鍋鍋蓋掀開時,目睹女孩們的凱蒂貓布丁模傾倒時,當下差點沒失聲尖叫,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向她們道歉。

 



另一個叫人沮喪的是,應該完好如嬰兒肌膚般的布丁,竟被蒸煮成千瘡百孔的蒸蛋,這下子不用問他們好不好吃了,明眼人都能輕易看出這是糟糕至極的布丁啊!

 

 

且先不再去談那令人心痛的布丁,回到布丁剛放入電鍋那一刻。我讓學生親自將麵粉揉製成麵皮,希望讓他們經驗十指搓揉麵團的感受。當溫水緩慢加入麵粉中時,手指聚揉著濕黏的粉塊,逐漸擠壓成柔軟的麵團,最後再拌入橄欖油,將麵團壓揉得光滑而有彈性。

 



然後以毛巾覆蓋,置於陰涼處醒麵兩小時。由於一堂作文課只有兩小時,所以當然無法等到醒麵完成,於是我拿出昨天就準備好的麵團讓學生繼續完成。

 

(註:醒麵的時間基本不宜超過兩個小時,否則麵團繼續發漲,會影響口感。所以若麵團用不完,應置於冷凍庫中,等要使用時,再取出來退冰。)

 



 

學生們用桿麵棍滾壓披薩麵皮,再用手壓整形狀。我鼓勵他們發揮想像,製作各種形狀的餅皮,只見女孩們具獨巧思地用心捏塑,男生們則大剌剌的壓成圓形就算完成。

 











餅皮既然完成,剩餘的部分相對而言並不困難,只是把起司和各種餡料放在餅皮上,例如熱狗、火腿、香腸、鮪魚、玉米等。由於擔心學生挑食,事先已問了他們不吃什麼東西,所以像綠花椰、蕃茄、青椒、鳳梨等披薩常見佐料都沒準備,以免浪費了。

 



我家烤箱實在太迷你,一次只能烤兩片,眼見時間不夠,我立即來個土法煉鋼。在炒鍋內擱置一片鐵架,直接把披薩放在架上,然後蓋上鍋蓋、打開瓦斯,直接把炒鍋當烤爐,果然熱力十足,不到十分鐘就烤好了。

 

儘管成品外形不甚美觀,但學生依然捧場,快樂地分食布丁與披薩,並且還打包回家,只不知回家後父母會做何「處理」!?

 

當晚,達意班只來了二個學生,我於是繼續利用中午學生所壓揉的麵團,讓他們兩人也參與這愉快的廚藝過程。

 

只是沒想到「醒」了一整個下午的麵團,膨脹得有些驚人,變得超有彈性,幾經推壓,麵皮始終難以平整成形,勉強在我們的暴力摧殘之下,乖乖就範。我們三人奢侈地將各種餡料鋪放在餅皮上,灑上起司堆成小山一般,送入烤箱。

 



在悠閒的等待過程中,披薩在高溫裏發散著陣陣誘人的香氣,這回因為加上了鳳梨的酸甜,所以似乎有著夏威夷披薩的氣味,在火腿的薰香中縈繞著因鳳梨汁的浸潤所轉化的獨特味道,那種鹹甜交融的鮮美滋味呼之欲出!

 



在這美味的誘惑下,我也忍不住嚐了一片,然而令人意外的,餅皮脆硬無比,彷彿在厚厚的餅乾上灑著餡料一般,咔嗞咔嗞地,我們三人邊笑,邊繼續啃咬。

 

也許是因為麵皮「醒」太久,也或許麵團放了一下午,水分蒸發得差不多了,總之因為某些我不了解的原因,原本應該厚實柔軟的餅皮,變成硬脆的「餅乾皮」。幸好達意班這一對姐弟家教勤儉樸實,並不在意這令人咀嚼到牙痛的餅皮,快快樂樂的享用著。

 

我問他們:如果這披薩不是自己做,而是在外面買的,你會把它吃完?還是去砸老闆的店,並且叫他退錢?他們竟回答說:還是會把它吃完啊!

 

這一週荒腔走板的烹飪課程,就在學生們的包容下完滿達成,未來我想應該不會再設計這類過程叫人忙得人仰馬翻,成果卻如此叫人不敢恭維的課程了,就讓國語文回歸國語文,別再跨領域結合了,術業有專攻,下次不敢了!

 

不過,失敗的烹飪經驗倒是值得寫入作文,這依然可算是一堂從失敗中記取經驗的課程吧!

 

 

 

 

543 2010-01-01 18:04:00

真用心的老師~

該如何寫好作文?我也很頭痛,
我家女兒對作文也是頭大!!!

版主回應
大部分的家長都對孩子的作文感到頭痛!

不過我還是相信"熟能生巧"

不斷透過有趣的方式引導孩子練習表達是很重要的過程

聽、讀、寫表面上看似相關

但實際上每一種方式都要各別練習

多聽能幫助了解訊息

多讀能擴展認知

多寫才能有條理的表達

最重要的是養成習慣

加油啊!
2010-01-06 11:40:22
雀飛筆 2009-12-20 20:51:55

寫作和做料理的道理和心情是一樣的,我有一個教授常常拿做菜來比喻。

版主回應
嗯....凡事多因熟而生巧,因實踐而有心得! 2010-01-01 13:08:58
叉叉 2009-12-18 18:12:47

馬老師的課程越來越有趣了
好想上這樣的課啊
不過我年紀太大了...嗚

版主回應
別難過,不同年紀有不同的樂子!

你也可以在社團把我的點子拿去玩看看喲!
2010-01-01 13: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