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1 13:51:43餅乾

教學漫談15:文如其人

 

 

「達意班」(國中一、二年級)有三個學生,其中兩位是姊弟,為了方便家長接送,弟弟以國小六年級的身份,夾帶進入這個班級。

 

昨天的課程主題,是讓他們寫「杞人憂天故事新編」,在說明完《列子‧天瑞》中的原文後,以故事新編的方式,一方面讓他們熟悉內容、掌握原文字義,一方面加強人物描寫及事件鋪陳的能力。

 

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中,弟弟振筆疾書率先寫完,當姊姊檢視他的完成度時,驚訝地問我說:「老師,題目是不是一定得要和『杞人憂天』有關?」

 

我回答說:「是啊!」

 

「可是,弟弟完全沒寫到『憂天』耶!」

 

「啊!那……就把題目改為『杞人的煩惱』吧!」

 

由於時間所剩不多,我擔心若讓弟弟修改,恐怕來不及完成。

 

我順便問姊姊寫到哪裏了?只見她面色為難,囁嚅地說:「才寫到原文的第一段……」

 

「啊~」我驚訝地看著她的稿紙,已經寫完了三分之二的篇幅,竟然只鋪陳到原文的第一段!?

 

於是我趕緊詢問另一位學生,只見他慢條斯理地邊寫邊回答:「快了,我快寫完了。」

 

礙於時間已晚(晚上930),不好讓姊弟倆晚歸,所以只好要姊姊把作文帶回家完成,但她立即眉頭深鎖地說:「我回家沒時間寫ㄋㄟ……」

 

唉!是啊!這對姊弟「全週無休」地到處補習,回家後若還得寫作文,恐怕太可憐了吧!

 

我於是接受了她沒完成的作文,評語就針對寫作的時間控制及結構安排兩方面來加以建議吧!

 

下課送學生出門後,我拿起學生的作文觀看,赫然發現弟弟竟將講義連同作文一起帶回家了。

 

看看姊姊沒寫完的作文,和另一位雖然頗有創意的學生,但文句不甚通順的作文,不禁莞爾一笑──真是「文如其人」啊!

 

這三位學生暑期第一次上課時「靜寂無聲」,相較於另兩個班級的學生有若天壤之別。開學後第一次上課,雖然還是一如往常般的安靜,但臉上的表情豐富許多,對話內容也比較搭得上了。

 

儘管弟弟只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生,但頗為聰明、領悟力不錯,只不過寫作文時能含括的層面有限,並且常專注在自己所了解的面向,較缺周全的考量。不過每回寫作,他總是第一個寫完,像要趕緊完成作業好休息遊玩似的,快速得連作文也一併收進書包,等著下課。

 

姊姊個性內向,不太敢表達意見,總需要我在旁再三鼓勵,才慎重地說出看法,其實她的理解大多沒錯,也許是因為怕說錯答案,擔心面子問題。至於作文雖然文句通順,也能適度運用修辭,但較容易虎頭蛇尾,原因不外乎過於謹慎縝密,卻因時間不足,只好草草收尾。

 

另一位學生與我們住在同一棟大樓,平日搭電梯時偶會遇見他。猶記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身穿便服,個頭不高,看似國小學生,卻頗有成熟小男生的靦腆神色。來上課後,當我為了炒熱氣氛而露出幼稚活潑的表達方式時,他會不經意的嘴角一掀,露出竊笑的表情,像個小大人似的。有時問他一些歷史概念,他也頗能應答,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文字的表達卻與國小六年級的弟弟差不多。

 

三個人、三種不同的性格、三篇迥異的作文。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