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111我讀《姚江學案.前言》
【原典】自姚江指點出「良知人人現在,一反觀而自得」,便人人有個作聖之路。
【按】黃宗羲以「姚江」代指姚江學派或是陽明學派。黃氏引語「良知人人現在,一反觀而自得」,並非是王陽明語,亦不是王陽明主要的學術宗旨,而黃氏何以不引王陽明主要的學術宗旨,則不得而知。此句可以幾個層面說明,第一個層面是:自陽明學派指出良知之本有,反求諸己,反觀自省,良知為人之本有,不需向外尋求。整個陽明學派是以此為大旨。此大方向、大脈絡,是對治當時的一個學術爭議,那便是良知與知識的爭議。這個爭議在王龍溪的〈致知議略〉、〈致知議辯〉中尤為詳細。第二個層面是:在姚江學派之前,人人難有作聖之路。意旨明代初學吳康齋,及其門人胡居仁、陳白沙、婁一齋,乃至白沙門人湛甘泉,以上的崇仁學案、白沙學案、甘泉學案,皆非作聖之路之始。僅有姚江學案方才是作聖之路之始。吾人不禁以為,梨洲之標準相當嚴格,梨洲之判準亦相當主觀,明代心學以王陽明始為發揚光大,而此一說,卻忽略了崇仁學案、白沙學案、甘泉學案的胡居仁、陳白沙、婁一齋、湛甘泉等諸多學者。第三個層面是:在王陽明之前的學術,難以有成聖的工夫入路,而王陽明之前的學術,在此應是指朱學。要特別說明的是,此仍肯定朱學是作聖之學,但一般人學了朱學,難有成為聖賢的方法入路。王學懷疑的是朱學作聖的方法,不是朱學本身是不是聖學,朱學本身是聖學,此點無庸置疑。陽明在格竹失敗之後「自委聖賢有分」,這標誌著,陽明二十一歲在工夫入路雖不得其門而入,但陽明的態度仍以格物之學為成聖之學。從《年譜》記載可知,陽明十八歲謁婁一齋,一齋大致上對陽明語「宋儒格物之學」,謂「聖人必可學而至」,職是,明初學術至王陽明,對於格物之學為成聖之學是共識,至於能不能成聖,則是工夫入路的問題。陽明作〈朱子晚年定論〉,亦是要平弭誤解。牟先生判定朱子為「別子為宗」,若以「宗廟」比喻聖學,牟先生是在工夫論,判定王學是「嫡子」,朱子是「別子」。但最終在本體論判定朱子仍是「宗子」、「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