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21:08:23張雅評

【《傳習錄》小疏:〈徐愛引言〉(下)】


【愛朝夕炙門下,但見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

徐愛時時刻刻在老師門下學習,對於老師的學問有不同的體會。剛接觸好像很容易,後來愈覺得高深;初看好像很簡易,而探究之後就愈覺得精細;剛接近時好像很淺近,深入後愈覺得沒有盡頭。十多年來,竟然未能看見老師學問的輪廓。

 

【世之君子,或與先生僅交一面,或猶未聞其謦欬,或先懷忽易憤激之心,而遽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說,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

現在的學者,有人與先生只有一面之緣,有人連先生的談笑都沒有聽聞過,一面都沒見過,有人先懷著輕視激憤的心,想要在片刻的言談之間,靠著傳聞之說,自行臆測揣度,這樣如何得到老師的學問呢?

 

【從游之士,聞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遺二,見其牝牡驪黃而棄其所謂千里者。】

跟隨老師往來的學者,聽聞老師的學問,往往只得到一小部分,但卻遺漏了大部分的學問。猶如相馬時,只看見馬是雌、雄、黑、黃這些外在的條件,而忽略馬能否行千里的內在特性。

 

【故愛備錄平日之所聞,私以示夫同志,相與考而正之,庶無負先生之教云。門人徐愛書。】

所以,徐愛記下平日所聽聞的,獻給諸位同道的有志之士,一起考查校正,大概不負老師的教導之恩了。門人徐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