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05 00:10:13東方亮

(走馬遼宁)瀋陽:迎接南資北上

2003年07月31日 B2


剛剛送走六千多名韓國客商的張行湘昨天告訴本報記者,這批韓商將為瀋陽帶來十二億美元的直接投資,在瀋陽發展製造業。

這是瀋陽第二次舉行‘韓國周’的收獲。張行湘認為,‘南資北上’的趨勢已經形成,瀋陽作為東北一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正在迎接新一輪的區域性產業轉移,而韓資和中國南方發達地區的南資北上瀋陽,將是這一輪的產業轉移主要路徑之一。

現任遼寧省委副書記的張行湘,在‘慕馬案’案發之後出任瀋陽市委書記。這幾年,瀋陽已經走出了‘慕馬案’的影響,經濟發展速度從二○○一年的百分之十點一到二○○二年的百分之十三點一,今年上半年達到了百分之十三點五。張表示,全年達到百分之十四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瀋陽的工業在提速。據張行湘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瀋陽工業的發展速度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五點三,‘這是近十年沒有過的’,張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百分之三十五點三的工業增長率從何而來,張行湘表示汽車產業的貢獻最大。在本港上市的華晨汽車的主要基地就在瀋陽,其股權關繫得到釐清後,寶馬項目的進程在加快,寶馬將在瀋陽形成三萬輛的產能。在瀋陽渾南新區,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趙曉川對記者說,寶馬項目為新區發展汽車配套產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共有兩個發動機項目決定落戶新區,一是年產五十萬臺的三菱發動機,二是年產二十萬臺的新光發動機,預計產品總銷售收入將達到一百億元。

這隻是瀋陽正在進行新型工業化、構築新型的裝備製造業的一個側面。

記者這次走馬遼寧,所到之處,可能聽得最多的一個字是‘老’字,工業基地老了、企業老了、設備老了,等等,但從張行湘解釋韓資為何北上的原因時,有兩點是和‘老’字有關的,有‘共和國裝備部’之稱的瀋陽,其工業配套能力之強和產業工人技術水平之高,內地諸多城市或許罕有能與瀋陽競爭。一旦低成本觸發瀋陽這兩方面的潛力,這將是新一輪產業轉移中瀋陽最為矚目的競爭優勢。

目前,瀋陽在這方面的優勢已經漸現。據悉,一九九八至二○○○年瀋陽每年引進的外資一直在十億美元的水平徘徊,去年達到了十六億美元,‘今年將突破二十億美元’。而與大連相比,以往大連占遼寧引進外資的百分之五十,瀋陽占百分之二十五,但去年瀋陽引進外資已經和大連持平。目前,在瀋陽投資的韓國企業中,包括LG電子、三寶電腦、農心、東方紡織、S﹒R開發等大企業共二千多家,居住在瀋陽的韓國人已超過五千人。走進瀋陽市區的西塔街,已經儼然類似‘唐人街’一樣,或許可以叫做‘韓人街’。

外資加速進入瀋陽,按照張行湘的說法,結果無非兩點,一是取得經濟的發展,二是有利振興老工業基地。瀋陽目前三分之一稅收是由外資企業創造的;而引進外資改造和振興老工業基地,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是香港天寶集團早前兼并了瀋陽的松遼汽車廠,現在改造已經基本完成,準備在八年內形成年產四十萬輛汽車的生產能力。對此,張行湘一再對記者強調‘大開放’:既要對外資開放,也要對區域外的民資開放。

瀋陽是中國工業化開始的比較早的城市,現在正在進行一次新型工業化。張行湘表示,瀋陽的高新產業產值,去年已占全市總產值的百分之二十七,今年將達到百分之三十。瀋陽的新型工業化,一是結合對老工業基地的改造進行提升,比如 陽最大的工業基地鐵西區,已經為此投入了二百六十多億元,有了顯著的改善。

二是規劃面積一百二十平方公裡渾南新區,瀋陽的目標是要建成‘北方浦東’。為此,不但‘老體制不過河’,渾南新區要形成的主導產業群也和老基地有不同的定位,瀋陽市確立的五大產業,IT產業將主要在渾南新區,進入渾南新區的製造業,趙曉川表示一定是‘先進的製造業’。

商報記者東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