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5 23:06:07東方亮

武捷思點死國企六大穴

粵海過去一年虧25億多,到現在一年能賺10億,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武捷思對記者說:“回顧我們所走過的路,我們也琢磨, 國有企業到底怎么了? 粵海怎么了? 我們覺得粵海有的問題,不僅是粵海本身特有的,而是海外國有企業甚至所有國有企業都面臨的共同問題。”

從官場到商場的武捷思,用他自己的語言,概括了他對國企問題的概括。

第一穴:該關的企業關不了。

武捷思稱,企業是一個追求利潤的經濟組織,虧損就必須關門。武捷思自問,為什么國有企業總不如私營企業、三資企業好?武捷思認為,“這不是我們做得不好,實際上是該關的沒有關。”

武捷思解釋,假如自己有2個企業,一個企業每年能賺10萬,另一個企業每年虧損20萬,一合并報表就虧10萬。 武捷思的賬是這樣算的:“我們什么都不用干,將虧損20萬的企業關掉,馬上就能賺10萬。”

但是,武捷思感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一說大家都知道,可是實際要做就是做不到,下不了手。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就能做到這一點。你看,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每天都有關門的,人家是虧損了馬上就關掉。虧損的企業關了,剩下都是好的。但國企就只能生不能死,不實事求是,反正虧的是國家的錢。企業的開業與關門跟人的生老病死一樣都是自然規律,違背了這個規律的,就必然有這樣的結果。”

第二穴:該撤換的干部撤不了。

武捷思對記者說,在國有企業里很少看見,一個干部搞虧了企業,就把這個干部撤掉或者堅決把他開除的情況。武捷思認為:“問題在于衡量干部的標準。 我們看干部怎樣看?是看他有沒有把公家的錢往自己口袋里裝。”武捷思稱,其實,不把公家的錢往自己口袋裝,這是做人的原則,是公民起碼的道德,“僅僅能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

武捷思的理念是,“我們搞的是企業,搞企業的前提是賺錢,我們看干部是看他能不能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為公司賺錢,能的都是好干部。能遵紀守法,但不能賺錢甚至虧損的人絕不是好干部。不遵紀守法的干部必須要換下來,但不賺錢甚至虧損的干部也必須撤下來。”

現實中,國企可以做到嗎?武捷思感嘆,“我們做不到這點,在判斷、衡量干部的標準上,我們還延續了非商業性的標準。”

第三穴:該裁的人裁不掉。

對此,武捷思對記者辨析的是企業規模與人數多寡的關系,“是企業的規模、經營的效益,決定一個企業該有多少人;而不是人多了企業就大了,人少了企業就小了,不是這個問題。”

國有企業為什么普遍存在人浮于事的問題?武捷思說,“實際上是我們的頭腦中,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在牢牢地束縛著我們,就是職工是企業的主人。在這觀念下,永遠都裁不了人,怎么能裁企業的主人呢?”

企業增加人員和裁減人員,對武捷思來說,這是“一件必須經常做的正常事情”,比如說美國在911以后,沒人坐飛機了,航空公司馬上裁員。武捷思指,企業的主人應該是企業的股東,包括管理層在內的員工,都是企業的雇員,“企業需要你就要你,不需要時就炒掉;你願意在這工作就干,不順心時就把公司炒掉。”

武捷思認為,這就是一種雇傭關系。而國企大家都是主人的思想,可謂根深蒂固,沒有明確這套雇傭關系,因此,武捷思說,“裁人裁不了,一裁就鬧事。公司人越多,越多人沒事干,閑著的人沒事做就會惹事生非。結果是工作效率低了,企業文化差了,人員費用高了。”武捷思認為,很多企業虧損的原因都在于此,武捷思也不諱言,“老粵海也不例外”。


第四穴:該明確的不明確。

武捷思做過官員,曾任深圳市副市長和廣東省省長助理,現在則為廣東控股的董事長。武捷思說,“做企業與政府不太一樣,政府彈性比較大,管的面大,東方不亮西方亮;企業則不然,力不到不為財。該明確的不明確,很難辦好企業。”

武捷思認為,董事長領導下總經理負責制沒有錯,但它需要具體化。也就是說,出了問題應該由誰來負責,董事長還是總經理?總要明確下來。否則,“都是組織部任命的,誰能管得了誰?聽你的只是給你面子而已。”武捷思說得很形象,“打撲克都有大小王之分,紅的是大王,黑的是小王。董事會開會時紅的是大王,到經營時黑的又變了大王,這怎么能行,老粵海也有這問題,誰也管不了誰。”

第五穴:該給的錢給不足。

“人才是資源,是財富,我的能力是我的資本,我值多少錢,你給我多少錢,我才給你干活,但我們給不了。香港大公司的老總,多的一年幾千萬,少的一年幾百萬,我們給多少?一年拿幾十萬元,心里還不踏實。為什么?”

武捷思說,“我們現在的企業還按著政府這套來管理,政府公務人員的工資比我們低多了。這種體制完全不能適應WTO,加入WTO以后,大量外資進入,競爭更加激烈,面對這種形勢,國企這種體制根本無法適應,人才肯定流失,最后是什么結果? 能干的人都跑了,剩下的都是以“企業為家”的。”

第六穴:該管的管不住。

武捷思認為,做不到以上五點,結果就是該管的管不住:投資管不住,資金管不住,人也管不住。

武捷思感嘆,國有企業能管住的不多,許多企業內部都各自為政,“我們老粵海,也是這樣。”

武捷思介紹,老粵海有9級企業,9級都有投資權,甚至公司總部的財務部都有投資權、設立公司權、人事權。當時財務部就有2個公司,2個公司都在廣州設立辦事處,辦事處屬下還有公司。“你連部門都管不住,還怎么管屬下的公司。”老粵海在全國共有34個辦事處,僅廣州一地就有32個辦事處,200輛小車,一年費用2000多萬。“設公司和辦事處管不住,投資也管不住。 9級企業都有投資權。”武捷思舉例說,有個企業在泰國買塊地,告訴領導是全海景,領導要去,漲潮時不能看,退潮才能去看,潮一漲馬上看不到了,“你看怎么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