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21:24:23吳老師

愛孩子,就讓他讀經吧



愛孩子,就讓他讀經吧

常聽人說:“讀經是很好,但孩子更需要的,是愛。”是的,孩子需要愛。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但是,怎樣的愛才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真正的愛?我們——父母或老師——真的懂得愛嗎?我們以爲在愛孩子,會不會只是在障礙他?什麽樣的愛才是健全的?

心理學家弗羅姆認爲,人並不是生來就懂得愛,愛是一種能力,一門藝術,是需要用一生來學習的。孔子雲“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人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學問,才能正確地愛別人,否則愛就是自私而盲目的,所謂“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更有甚者,“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沒有原則,只是情緒的隨意發泄,非愛也,乃大惑者也。所以,要給孩子健全的愛,並非易事,首先自己的人格要健全。但,我們對自己不要太自信,我們——父母或老師——其實都是不很健全或很不健全的人。也就是說,在我們對孩子的愛中,肯定是存在偏差的,只不過一時沒表現出來,我們不知道而已。

那麽,怎樣才能讓我們對孩子的愛更安全、更可靠,把偏差減小到最低限度呢?這就要靠合理的教育設計。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影響之大,自不待言。父母應儘量完善自己的人格,並多少懂點教育,按照教育的道理來撫養孩子。但事實上,我們很難要求每一個父母都有很高的修養並懂得教育,因爲父母雖然生了孩子,但他並不是老師,更不是教育家,他有他自己的工作,對多數人而言,幹好本職工作養家糊口已屬不易,他沒有太多精力來研究教育——當然我們希望他懂得越多越好——但這是很難強求的。如果一個孩子生在一個父母素質低下,完全不懂教育的家庭,他的成長必然一出生就受到巨大的障礙,他確實是不幸的。

如果父母就決定了孩子的一切,那孩子完全只能聽天由命。所幸的是,當孩子漸漸長大,他就要接受另一種教育——學校教育,他將遇到對他人生産生重大影響的另一個人——老師。老師是專門教育孩子的人,如果說父母不懂教育尚情有可原的話,那老師就沒有理由不懂教育,而且,從常識講,老師的人格應該比一般父母爲高,不然怎麽可以爲人師表。古之爲師者,多爲學識淵博、德高望重之人,至少也得是大家公認的有一定操守的人,不然何談尊師重道?“新文化運動”主將之一的魯迅雖然對私塾教育頗有微辭,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啓蒙老師壽鏡吾先生“質樸、方正、博學”,終其一生對壽老先生都很尊敬。

這樣,如果孩子家庭教育得當,到了學校,他將順利成長——因爲老師是比父母還懂教育的人;如果孩子家庭教育不當,到了學校,他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補救,教育其實也就是“長善而救其失”。所以如果所有老師都懂教育,都有較高的學識修養,那多數孩子,不管他家庭教育的好壞,總還可以有基本正常的成長。

但是,即使老師是合格的——即比一般父母修養好,懂教育,是不是就能保證孩子有最大的成長呢?也就是說,對孩子這樣一個從天而來的寶貴生命,我們是否算是盡了最大的培養責任,而沒有辜負他、局限他呢?不是的。因爲老師也仍是普通人,他的人格也並不完滿,他對孩子的愛也會有偏差,所謂“流俗衆,仁者希”,雖然他也許比一般父母更有學問和修養,但如果孩子只是以老師爲榜樣,那他的成長仍然是有局限的,他的本性仍然不能得到最大的開發,他將很難超過老師。畢竟,我們不知道一個孩子究竟有多大的潛能,但我們總是希望他有最大的成長,不辜負他的天賦——上天神聖的賦予。那怎麽辦呢?

這就要看老師是不是懂教育——真懂教育!真懂教育的老師,不是讓學生以自己爲榜樣,而是引導學生以更高的人——聖賢爲榜樣。他知道自己是很不夠的,他雖然竭力完善自己,但知道自己其實離聖賢很遠,他不願意用自己來限制學生,總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學生引到更廣大、更高明的境界。他只是和學生一起,來學習聖賢,聖賢是他和學生共同的老師,他只不過比學生早走一步而已。這樣學生就不會受人爲的限制,就比較容易超越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還有誰的人格比聖賢更健全、更飽滿、更光輝?還有誰的愛比聖賢更純粹、更博大、更悠久?聖賢之所以爲聖賢,只是因爲他們比常人更懂得愛,更會愛,聖人與天地合德,聖賢之愛代表了人類之愛的最高成就,聖賢之愛是人間一切愛的源頭。以聖賢爲師,才能保證我們的孩子有最大、最可靠的成長。我們的孩子不一定能成爲聖賢,但一種教育,必須要讓他知道有聖賢,必須要讓他能夠認識聖賢,尊敬聖賢,心中有此一偉大光輝之目標,才會心有所系,自強向上。正如錢穆先生所言:“教育宗旨本在懸一高深之標格,使低淺者有所向而赴。”不然,不管你的理論多麽精巧,實踐多麽努力,孩子的長進仍然是不大的。因爲他根本就沒有目標!而近代以前,人類幾千年的教育,不是以老師爲中心,不是以孩子爲中心,而是以聖賢爲中心。其實,以聖賢爲中心,讓孩子有最大的成長,也就是以孩子爲中心——這才是對孩子最負責任的教育,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安全、最偉大的愛!

當然,聖賢已逝,年代久遠,我們已不能親炙教誨。但是,聖賢之言畢竟流傳了下來,我們可以諷誦遺言。經典,就是聖賢之嘉言懿行。所以幾千年來,教育的主軸就是讓學習者諷誦經典,在諷誦經典中與聖賢相照面,相感應,相溝通,感受聖賢那博大深邃的愛,再把愛傳遞給他人,所謂“薪盡火傳”,一代代傳承不息,這其實就是人類生活得以延續的根基,沒有愛,其實人類一天也不能存在!各民族的文化,其實也不過是各民族愛的經驗的表達和積累。要說愛,這才是最大的愛,要說愛孩子,這才是愛孩子。父母和老師,只能是引導孩子走向經典,永遠不能取代經典。這在幾千年的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常識。所以,理想的教育設計應該是這樣的:

一、父母人格比較健全,給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老師人格高於父母,懂得教育;
三、老師明白自己的局限,引導孩子學習經典,向聖賢看齊。如果一個孩子是這樣受教育的,我們就可以說,我們給了他最負責任的教育,沒有辜負他。

在這樣的教育設計中,三個要素——父母、老師和經典——無疑都是重要的,三者完美的配合是教育的最高理想。但從現實上考慮,我們很難對父母有太高的要求,因爲這是一個最廣大最複雜的人群;對老師則要嚴格一些,其人品學問應達到一定水平;而經典則是教育的核心,不可或缺。這樣的設計,不僅是合乎教育原理的,而且也是非常現實、非常人性化的。這裏面有真正的平等,即,哪怕父母品行差一點,老師平庸一點,孩子仍然能夠在誦讀經典、親近聖賢中得到較大的成長,不至於被父母或老師所困住。這其實是古人非常樸素而又非常深刻的智慧。

而如果一個社會的教育體系中,沒有了經典,那已經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環,所有的孩子都將被限制在父母或老師的高度之下,父母和老師的素質再高,孩子也難有最大的成長——除非父母老師本人就是當世聖賢。而當經典被從教育體系中拔除之後,不只學生不讀經,老師也不讀經,老師也沒有高標準,他的學問修養比一般父母也好不到哪兒去,甚至比一般父母還差,而且他會自以爲是,獨斷專行。我們的孩子就這樣被壓在父母和老師這兩座“大山”之下,永無出頭之日。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出不了大才的根本原因!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人心日漸墮落的根本原因!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可憐的孩子!可憐的——我們!

在今天,我們實難指望父母或老師有多麽健全的人格,多麽高深的學識修養,看看我們的周圍,就不難明白這一點。教育的三個要素,我們其實一個也不具備,我們差得太遠了,只不過不自知而已。如果我們真有覺悟,還想對孩子負起責任,那就只有先把經典請回到教育中來,讓孩子先把經讀起來!改變成人——父母和老師——是困難的,而讓孩子讀經是容易的,我們先從最容易做的做起,而這個最容易的,卻又是最重要的,是教育“一陽來複”的關鍵,這就走對了路,這就是智慧!這就是今天對孩子最負責任、最不會障礙孩子的教育。當然,父母和老師——特別是老師——也應該加緊讀經以求長進,以求達到教育三個要素的最佳配合。

愛孩子與讓孩子讀經,其實一點都不衝突,讓孩子讀經,才是對孩子更明智深沈的愛。愛他,就讓他讀經吧!

王財貴(季謙):

我常愛引用日本玲木鎮一先生的話: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但如果被庸俗的父母用庸俗的教育手段教幾年,就教成庸才了。

我常加上一句:如果父母還沒有能力把一個天才教成庸才--天才是老天生給每一個孩子的本性,人們要把天才教成庸才,是相當困難的,父母必需用很大的努力,天天教他三年五年才成,父母往往沒這個能力,所以孩子到了三歲時大體上個個還是天才,甚至到了六歲,天才之意味猶依稀存在,於是父母不甘心--把他送到學校去,讓老師再教幾年,那就必定成爲庸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