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2 22:31:03曹墉=倫爺

〈下次見〉

如果說「後現代」愛情觀念以「得閒飲茶﹗」為代表,那麼「後現代」友情觀念的代表名言應該是:「好啦﹗下次見啦﹗」

其實不論是「下次見啦﹗」、「得閒飲茶﹗」、「遲D CALL你﹗」還是「搵日再約﹗」……諸如此類、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Goodbye語」,無非都是同一種意思,只是按照個別人士的說話模式而有所分變而已。

以「得閒飲茶﹗」作「Goodbye語」,於我們這一代而言,其實並無很深的共鳴感。因為,年青人不像上一代般喜愛飲茶。猶記得高中時一度「早起」與朋友上茶樓飲早茶—早茶嘛,指的是早上七時—邊嘆著「一盅兩件」,邊延續前一晚未完的「夜話」。只是「飲早茶」這項自然的舉動,卻被另一些朋友視作「老餅」—飲早茶、看報紙、「飲杯茶、食個包」,不正是「酒樓阿伯」的專利麼﹖

雖然我並不明白,為何中學生的思維中,只有「老餅」才飲早茶。而我因幹了這種不可饒恕的「老餅」行為,就被歸類為「酒樓阿伯」。

「得閒飲茶﹗」、「遲D CALL你﹗」、「搵日再約﹗」—從「Goodbye語」的流行演變史中可窺見這個城市的脈搏。當「得閒飲茶﹗」不再是社會流行用語之時,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得閒打機﹗」、「得閒唱K」或「得閒去我個Blog度留言﹗」。再發展下去,大家可能會認為見面都嫌太煩、連通電都覺奢侈,乾脆省去這一句,簡單而撇脫的一句「BYE」就足以涵蓋所有說得出、說不出、想得到、想不到的意思了。

當電腦和互聯網變成生活、甚至生命一部份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似愈來愈近,又像愈走愈遠。從前聽朋友說「得閒飲茶」、「得閒打機」或「得閒唱K」,雖明知是客套的話,卻仍可聽出說話背後的親切、懇切和殷切。這兩年間聽到他們說「下次見啦﹗」之時,在空閒的我聽來,空洞的話裡卻又彷彿帶點空虛。

然後你深知,若你不找他,這個「下次」也就遙遙無期。又或許,「下次」你們會在網海中重逢,在各自的icq/msn/xanga交換另一句流行用語:「好久不見」。

圖片說明:《得閒飲茶》的電影海報
稻草人 2006-09-10 17:49:12

深有同感..

版主回應
謝謝~

那篇《一個人的浪漫》見笑了。我剛才刪除了,因為兩三年前的舊作,自己看了也不滿意。這個新聞台上的文章,會經歷歲月而依次被我刪除,請你不要介意。^^
2006-09-11 00: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