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22 21:12:44清夏
跳躍花鼓大部情:全國文藝季的成長
【說明:本文是與當年(民85)就讀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班的張峻誠合寫的。收錄於文建會、時報〔民86〕編印之《社區總體營造的一步一腳印:花鼓傳鄉情》】
八十五年全國文藝季雲林縣「跳躍花鼓大部情」,於同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在大部舉行。這對於行政區劃僅屬二鄰、從未承辦過全國性大型活動的蕞爾之地而言,無疑是前所未有的大考驗。所以,從籌備開始直到活動結束,大部村民經歷了無數的討論會及無數的爭執、面臨了太多的「第一次」;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也讓這次的活動吸引了上萬人潮,為這個沒落的小農村點燃了燦爛的文化光芒,可見得在整個活動背後,他們付出了比其他人多出多少倍的心力!非有過人的毅力及執著,怎能有此番的收穫?箇中艱辛,實在是外人難以想像的,不過,也藉此讓他們得到了許多珍貴的經驗。文藝季催生了社區的成長。
一、大部:花鼓陣的傳承地
以花鼓陣為主題,籌劃文藝季活動,乃是基於原有社區的文化基礎。俗話說「輸人不輸陣」,大部花鼓陣在附近庄頭是出了名的。它不但是民間社會遊藝的表演節目,也是農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花鼓陣」在別的地方稱做「翻鼓陣」、「大鼓陣」、「鼓花陣」或「跳鼓陣」,但是很少有像大部的「花鼓陣」取作這麼般好聽的名字。講起「花鼓陣」的來源,有各種傳說,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和鄭成功為了反清復明,不得已退居台灣,在台灣屯田練兵,準備再渡海收復明朝的失土有關。當時的台灣,除了幾個大城,如台南、嘉義、斗六……等有較多人居住外,其他地方幾乎是荒野之地。鄭成功從大陸帶來許多兵,這些軍隊為了維持生計,只好到各地去開墾,開墾的同時並一面練兵。此外,也在各地舉行比武大會,召募英雄好漢,以增加兵源。在比武大會上,競技的人,或是一對一,或是二對二的相互比試,而周圍觀看的人就在旁邊一邊擊鼓,一邊跟著比武的人跳躍、吶喊助陣,增加比武的氣氛。後來鄭成功過世,不久台灣歸清朝政府所管,這些英雄好漢無用武之地,只好到各地去開墾。但是,他們在農閒之餘仍不忘以前比武盛會的熱鬧氣氛。於是比武大會消失了,轉變成「逗熱鬧」的助興節目。並且花鼓陣也跟廟會活動結合在一起,成為民間迎神賽會的藝陣之一。
大部的花鼓陣已經傳了好幾代,早期的成員全是男性,但近年來由於男性大多到外地謀生,留在村子裏的成員愈來愈少;而跳花鼓一次至少要十四人,所以後來便常常發生人數不足無法表演的情形,大部花鼓陣眼看已有了沒落的趨勢。為了因應這種窘況,民國八十三年,在村裏的社區媽媽──郭素鳳的召集之下,女子花鼓隊正式成軍了。不過成軍初期,這些花鼓媽媽們也面臨了許多困難:有些成員的公公、婆婆,或是丈夫等十分反對她們加入,有時甚至還會阻止她們出門練跳花鼓。他們認為:「女人待在家裡就好了,跳啥花鼓陣?花『瘋』陣還差不多!」於是郭素鳳便四處登門拜訪、遊說,好不容易才平息反對的聲音。接下來的練跳過程更是辛苦,這些花鼓媽媽一方面得忍受圍觀群眾邊看熱鬧,邊取笑她們、潑她們冷水;另一方面由於她們也都有一把年紀了,天天這樣又蹲又跳的練習,每每讓她們隔天腰痠背痛,連爬樓梯都很困難,再加上許多社區媽媽原本除了白天有正職、回家後仍須做家事,現在還要加上練跳花鼓,實在讓她們有點吃不消……種種的「內憂外患」,的確曾讓很多人萌生退意。不過後來她們還是憑著不服輸的意志及為村子盡一分力的使命感,一一克服了困難。
同年(八十三年)農曆五月十七日,褒忠當地的慈保宮舉行「蕭王祭」(燒王船)活動,邀請大部花鼓陣共襄盛舉,也正是這支花鼓娘子軍的處女秀。那次表演時,這些花鼓媽媽既緊張又「歹勢」,頭低得不能再低的景象,和現在到現在自信地對鏡頭微笑的落落大方,簡直是天壤之別。現在,大部也組了一個「囝仔班」來學習花鼓陣。看著庄內的媽媽又氣又笑,耐心地教著小朋友跳花鼓陣,一旁的老人家會心地笑著,看來大部的花鼓陣不只是傳統的流傳而已,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某程度維繫了家族的倫理。也正因如此,文藝季的舉辦,希望藉由傳統文化節慶的帶動,吸納更多的人參與社區運動。
二、村民社區意識的凝聚
但文藝季籌備初期,大多數居民尚未弄清楚什麼是「文藝季」,多採旁觀的態度;加上大部和大多數沒落的農村一樣,有著人口外流、人才欠缺的窘境,所以一切幾乎全靠那五、六位主事者的奔走、硬撐。不過隨著時間的迫近,居民的認同感也與日俱增,不但晚上的討論會自動來參與的村民愈來愈多,到後來鄰長先生更是幾乎每晚來促進會報到;歐吉桑、歐巴桑們也熱心地關切有什麼是他們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到了活動期間,有的默默地為遊客擔任導覽,有的細心地在晚上巡視各主題館的燈關了沒?門鎖了沒?……留意諸如此類易被忽略的瑣事,以他們能力所及的方式來表達對這塊土地的熱愛。種種態度上的轉變,說明了社區意識已在無形中凝聚。
三、自信心的建立
以前,或許對雲林縣民甚至村民本身而言,「大部」只是一個地名特殊、連地圖上都找不著的小村落。可是在這段期間,沒有名山勝水、引人的古蹟的大部,卻得到了各大報章雜誌、廣播電台的青睞,甚至華視《針線情》、中視、公共電視等各大有線、無線電視台也都來拍攝錄影。透過媒體的大肆傳播,一時之間使大部的能見度大增,大家幾乎都成了主角──尤其那些會編織童玩、挽面、畫畫等的阿公、阿媽,簡直成了明星人物,到了後來,甚至還出現阿媽們為自己露臉的多寡而爭風吃醋的有趣現象哩!
原本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花鼓陣,在「跳躍花鼓大部情」中一躍而為文化主角。活動結束後,苗栗縣象山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甚至親自驅車來大部邀請花鼓陣成員前往教學──該協會打算將「小朋友學跳花鼓」列為固定的社區活動,可見得「跳躍花鼓大部情」已大大提昇了花鼓陣的文化地位!如今,大部花鼓陣真正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
而活動期間吸引了前所未有的上萬人潮,說明了活動的成功。家鄉的進步得到大家的肯定,不但大部的在地居民走路有風、對自己充滿自信,更讓無數遊子以不可置信、感動的目光重新看待自己成長的故鄉,驚嘆原來這塊陪自己成長的土地竟蘊涵了如此大的潛力與爆發力;感動之餘,也牽動了濃濃的鄉愁。
四、知己知彼,啟發新經驗
過去,由於這個小農村資訊封閉,因此較難接受外來的意見,可是在那短短的一、兩個月的時間,藉由參觀訪問的學習,卻有了很大的轉變。
八十五年五月四日,促進會幹部帶領村民去觀摩彰化縣文藝季「王功甦醒」。村民們起初是有點抱著「湊熱鬧」的心態,可是一到現場,驚訝於王功吸引來的洶湧人潮--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緊張意識頓時升高,忙著真正以「觀摩」的角度參觀;回來後,熱切地在檢討會裏報告心得,並提出意見,場面熱鬧滾滾。在榮譽心爆漲、日期又逐漸迫近的情況下,村民們更加賣力地從事活動的籌備工作,王功之行得到了空前的效應。「跳躍花鼓大部情」結束後,原本被動的村民竟還主動提議六月二十九日再去台南縣參觀文藝季「白河蓮花節」呢!可見得他們對外來的刺激接受度已經提高了不少。
另外,由於眾多的掌聲及邀約而自信滿滿的大部花鼓陣,在全省的花鼓同台競技時,看到那麼多支隊伍的精彩表演,刺激這群娘子軍產生了「輸人不輸陣」,想更上一層樓等許多新的想法,結果往後花鼓的練跳聲便常常響徹夜空。
五、觀念落差的縮短
舉例來說,由於這次活動經費有限,使得如入口意象糖部造型等,苦無著落,因此不足部分只好設法向其他管道申請贊助。其實在經費不足,又有心要辦好活動的情況下,這應無可厚非;可是多數單純的庄稼人心態認為,這是在「向人要錢」,只是為了要將活動辦得較完美而向人伸手,是多麼可恥的事!因此採強烈反對的態度。針對這點,主事者內部就起了極大的爭執。其實諸如此類因觀念落差而起的摩擦,在籌備暨活動期間頻頻上演,再加上大家都忙得昏天暗地,更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致常常出現劍拔弩張的狀況,內部關係可說是傷痕累累。不過,在事實證明原本的堅持往往是對的之後,觀念的落差也縮短了不少。
六、與官方協調經驗的累積、視野的拓展
自從主動向文化中心爭取主辦文藝季開始,隨著活動的籌備、舉行,常須和文化中心、雲林縣政府等官方有所交集,所以在這段期間內累積了不少和官方接觸、協調的經驗;雖然曾因缺乏經驗、處理的方式不夠圓融,而與官方發生一些誤會,但已隨著時間逐漸淡化。例如活動經費配置問題,因大部人不懂得如何為自己爭取權益,以致經費不足;而經費不足的補救辦法便是向其他管道尋求贊助。但由於處理得不夠好,所以造成文化中心的誤解,地方報紙也曾以此大作文章,雙方關係更降至冰點。不過,幸虧後來活動圓滿結束,與文化中心的關係才慢慢在掌聲中解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向其他管道爭取經費贊助的過程,透過不斷地拜會如縣議會議長,縣、鄉農會的理事長、總幹事及其他企業機構的主管等的機會,拓寬了大部人原本單純的田園視野,讓大部人得到了寶貴的人生體驗。
七、文化生根
藉著這次文藝季,誕生了由以褒忠國小的學生為主的小小花鼓陣。他們的演出雖然生澀,卻掩不住那象徵「傳承」給人的驚喜,賦予這傳統藝陣新的精神。為了不讓它僅是曇花一現,如今褒忠國小已將「學跳花鼓」列入正式的課程,於每週六的聯課時間由花鼓媽媽帶領小朋友一起學習,落實了傳承的工作。此外,「跳躍花鼓大部情」的壓軸戲──《阿公講古乎恁聽,猴囝仔扮戲乎恁看》,透過小朋友生動的演出,為文藝季畫上完美的句點。小朋友在舞台上擔任主角的新鮮感,牢牢地捉住了所有小觀眾的目光,之後褒忠鄉許多的小學生們興奮地躍躍欲試,紛紛主動要求加入小土豆兒童劇團……總之,這次的文化下鄉,讓小朋友發現原來「文化」並不是專屬大人的老氣名詞,並且加深了小朋友對鄉土文化的認識,也讓他們開始懂得關心鄉土,樂於接受、學習鄉土文化,發覺鄉土之美。能灑下文化種子,讓文化生根,應該是「跳躍花鼓大部情」最珍貴的收穫!
「跳躍花鼓大部情」已圓滿落幕了,帶給大部村民的不只是浮面的掌聲與喝采,更重要的是整個籌備暨活動期間村民心態的轉變,及第一次舉辦全國性的大活動的種種寶貴經驗等實質成長,為大部的社區營造工作交出了階段性的成績單。此外,更得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鄰近鄉鎮如崙背、虎尾等,紛紛效法大部的模式,主動、積極地向文化中心爭取辦理八十六年的文藝季;而崙背、西螺、北港等鄉鎮也都準備投入社區營造的行列──大部儼然已成功地帶動了地方的藝文氣息,拓寬了雲林縣傳統農村的視野,為雲林縣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擔任火車頭的角色──另外,全省許多有心從事總體營造的社區也不斷地與大部接觸,想向大部汲取經驗……
社區營造之路是艱辛、漫長的。雖然大部現階段的成果有目共賭,但相信大部人不會因此而自滿、鬆懈、或者停下腳步,一定會以更堅定的步伐繼續前進!
1
八十五年全國文藝季雲林縣「跳躍花鼓大部情」,於同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在大部舉行。這對於行政區劃僅屬二鄰、從未承辦過全國性大型活動的蕞爾之地而言,無疑是前所未有的大考驗。所以,從籌備開始直到活動結束,大部村民經歷了無數的討論會及無數的爭執、面臨了太多的「第一次」;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也讓這次的活動吸引了上萬人潮,為這個沒落的小農村點燃了燦爛的文化光芒,可見得在整個活動背後,他們付出了比其他人多出多少倍的心力!非有過人的毅力及執著,怎能有此番的收穫?箇中艱辛,實在是外人難以想像的,不過,也藉此讓他們得到了許多珍貴的經驗。文藝季催生了社區的成長。
一、大部:花鼓陣的傳承地
以花鼓陣為主題,籌劃文藝季活動,乃是基於原有社區的文化基礎。俗話說「輸人不輸陣」,大部花鼓陣在附近庄頭是出了名的。它不但是民間社會遊藝的表演節目,也是農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花鼓陣」在別的地方稱做「翻鼓陣」、「大鼓陣」、「鼓花陣」或「跳鼓陣」,但是很少有像大部的「花鼓陣」取作這麼般好聽的名字。講起「花鼓陣」的來源,有各種傳說,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和鄭成功為了反清復明,不得已退居台灣,在台灣屯田練兵,準備再渡海收復明朝的失土有關。當時的台灣,除了幾個大城,如台南、嘉義、斗六……等有較多人居住外,其他地方幾乎是荒野之地。鄭成功從大陸帶來許多兵,這些軍隊為了維持生計,只好到各地去開墾,開墾的同時並一面練兵。此外,也在各地舉行比武大會,召募英雄好漢,以增加兵源。在比武大會上,競技的人,或是一對一,或是二對二的相互比試,而周圍觀看的人就在旁邊一邊擊鼓,一邊跟著比武的人跳躍、吶喊助陣,增加比武的氣氛。後來鄭成功過世,不久台灣歸清朝政府所管,這些英雄好漢無用武之地,只好到各地去開墾。但是,他們在農閒之餘仍不忘以前比武盛會的熱鬧氣氛。於是比武大會消失了,轉變成「逗熱鬧」的助興節目。並且花鼓陣也跟廟會活動結合在一起,成為民間迎神賽會的藝陣之一。
大部的花鼓陣已經傳了好幾代,早期的成員全是男性,但近年來由於男性大多到外地謀生,留在村子裏的成員愈來愈少;而跳花鼓一次至少要十四人,所以後來便常常發生人數不足無法表演的情形,大部花鼓陣眼看已有了沒落的趨勢。為了因應這種窘況,民國八十三年,在村裏的社區媽媽──郭素鳳的召集之下,女子花鼓隊正式成軍了。不過成軍初期,這些花鼓媽媽們也面臨了許多困難:有些成員的公公、婆婆,或是丈夫等十分反對她們加入,有時甚至還會阻止她們出門練跳花鼓。他們認為:「女人待在家裡就好了,跳啥花鼓陣?花『瘋』陣還差不多!」於是郭素鳳便四處登門拜訪、遊說,好不容易才平息反對的聲音。接下來的練跳過程更是辛苦,這些花鼓媽媽一方面得忍受圍觀群眾邊看熱鬧,邊取笑她們、潑她們冷水;另一方面由於她們也都有一把年紀了,天天這樣又蹲又跳的練習,每每讓她們隔天腰痠背痛,連爬樓梯都很困難,再加上許多社區媽媽原本除了白天有正職、回家後仍須做家事,現在還要加上練跳花鼓,實在讓她們有點吃不消……種種的「內憂外患」,的確曾讓很多人萌生退意。不過後來她們還是憑著不服輸的意志及為村子盡一分力的使命感,一一克服了困難。
同年(八十三年)農曆五月十七日,褒忠當地的慈保宮舉行「蕭王祭」(燒王船)活動,邀請大部花鼓陣共襄盛舉,也正是這支花鼓娘子軍的處女秀。那次表演時,這些花鼓媽媽既緊張又「歹勢」,頭低得不能再低的景象,和現在到現在自信地對鏡頭微笑的落落大方,簡直是天壤之別。現在,大部也組了一個「囝仔班」來學習花鼓陣。看著庄內的媽媽又氣又笑,耐心地教著小朋友跳花鼓陣,一旁的老人家會心地笑著,看來大部的花鼓陣不只是傳統的流傳而已,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某程度維繫了家族的倫理。也正因如此,文藝季的舉辦,希望藉由傳統文化節慶的帶動,吸納更多的人參與社區運動。
二、村民社區意識的凝聚
但文藝季籌備初期,大多數居民尚未弄清楚什麼是「文藝季」,多採旁觀的態度;加上大部和大多數沒落的農村一樣,有著人口外流、人才欠缺的窘境,所以一切幾乎全靠那五、六位主事者的奔走、硬撐。不過隨著時間的迫近,居民的認同感也與日俱增,不但晚上的討論會自動來參與的村民愈來愈多,到後來鄰長先生更是幾乎每晚來促進會報到;歐吉桑、歐巴桑們也熱心地關切有什麼是他們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到了活動期間,有的默默地為遊客擔任導覽,有的細心地在晚上巡視各主題館的燈關了沒?門鎖了沒?……留意諸如此類易被忽略的瑣事,以他們能力所及的方式來表達對這塊土地的熱愛。種種態度上的轉變,說明了社區意識已在無形中凝聚。
三、自信心的建立
以前,或許對雲林縣民甚至村民本身而言,「大部」只是一個地名特殊、連地圖上都找不著的小村落。可是在這段期間,沒有名山勝水、引人的古蹟的大部,卻得到了各大報章雜誌、廣播電台的青睞,甚至華視《針線情》、中視、公共電視等各大有線、無線電視台也都來拍攝錄影。透過媒體的大肆傳播,一時之間使大部的能見度大增,大家幾乎都成了主角──尤其那些會編織童玩、挽面、畫畫等的阿公、阿媽,簡直成了明星人物,到了後來,甚至還出現阿媽們為自己露臉的多寡而爭風吃醋的有趣現象哩!
原本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花鼓陣,在「跳躍花鼓大部情」中一躍而為文化主角。活動結束後,苗栗縣象山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甚至親自驅車來大部邀請花鼓陣成員前往教學──該協會打算將「小朋友學跳花鼓」列為固定的社區活動,可見得「跳躍花鼓大部情」已大大提昇了花鼓陣的文化地位!如今,大部花鼓陣真正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
而活動期間吸引了前所未有的上萬人潮,說明了活動的成功。家鄉的進步得到大家的肯定,不但大部的在地居民走路有風、對自己充滿自信,更讓無數遊子以不可置信、感動的目光重新看待自己成長的故鄉,驚嘆原來這塊陪自己成長的土地竟蘊涵了如此大的潛力與爆發力;感動之餘,也牽動了濃濃的鄉愁。
四、知己知彼,啟發新經驗
過去,由於這個小農村資訊封閉,因此較難接受外來的意見,可是在那短短的一、兩個月的時間,藉由參觀訪問的學習,卻有了很大的轉變。
八十五年五月四日,促進會幹部帶領村民去觀摩彰化縣文藝季「王功甦醒」。村民們起初是有點抱著「湊熱鬧」的心態,可是一到現場,驚訝於王功吸引來的洶湧人潮--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緊張意識頓時升高,忙著真正以「觀摩」的角度參觀;回來後,熱切地在檢討會裏報告心得,並提出意見,場面熱鬧滾滾。在榮譽心爆漲、日期又逐漸迫近的情況下,村民們更加賣力地從事活動的籌備工作,王功之行得到了空前的效應。「跳躍花鼓大部情」結束後,原本被動的村民竟還主動提議六月二十九日再去台南縣參觀文藝季「白河蓮花節」呢!可見得他們對外來的刺激接受度已經提高了不少。
另外,由於眾多的掌聲及邀約而自信滿滿的大部花鼓陣,在全省的花鼓同台競技時,看到那麼多支隊伍的精彩表演,刺激這群娘子軍產生了「輸人不輸陣」,想更上一層樓等許多新的想法,結果往後花鼓的練跳聲便常常響徹夜空。
五、觀念落差的縮短
舉例來說,由於這次活動經費有限,使得如入口意象糖部造型等,苦無著落,因此不足部分只好設法向其他管道申請贊助。其實在經費不足,又有心要辦好活動的情況下,這應無可厚非;可是多數單純的庄稼人心態認為,這是在「向人要錢」,只是為了要將活動辦得較完美而向人伸手,是多麼可恥的事!因此採強烈反對的態度。針對這點,主事者內部就起了極大的爭執。其實諸如此類因觀念落差而起的摩擦,在籌備暨活動期間頻頻上演,再加上大家都忙得昏天暗地,更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致常常出現劍拔弩張的狀況,內部關係可說是傷痕累累。不過,在事實證明原本的堅持往往是對的之後,觀念的落差也縮短了不少。
六、與官方協調經驗的累積、視野的拓展
自從主動向文化中心爭取主辦文藝季開始,隨著活動的籌備、舉行,常須和文化中心、雲林縣政府等官方有所交集,所以在這段期間內累積了不少和官方接觸、協調的經驗;雖然曾因缺乏經驗、處理的方式不夠圓融,而與官方發生一些誤會,但已隨著時間逐漸淡化。例如活動經費配置問題,因大部人不懂得如何為自己爭取權益,以致經費不足;而經費不足的補救辦法便是向其他管道尋求贊助。但由於處理得不夠好,所以造成文化中心的誤解,地方報紙也曾以此大作文章,雙方關係更降至冰點。不過,幸虧後來活動圓滿結束,與文化中心的關係才慢慢在掌聲中解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向其他管道爭取經費贊助的過程,透過不斷地拜會如縣議會議長,縣、鄉農會的理事長、總幹事及其他企業機構的主管等的機會,拓寬了大部人原本單純的田園視野,讓大部人得到了寶貴的人生體驗。
七、文化生根
藉著這次文藝季,誕生了由以褒忠國小的學生為主的小小花鼓陣。他們的演出雖然生澀,卻掩不住那象徵「傳承」給人的驚喜,賦予這傳統藝陣新的精神。為了不讓它僅是曇花一現,如今褒忠國小已將「學跳花鼓」列入正式的課程,於每週六的聯課時間由花鼓媽媽帶領小朋友一起學習,落實了傳承的工作。此外,「跳躍花鼓大部情」的壓軸戲──《阿公講古乎恁聽,猴囝仔扮戲乎恁看》,透過小朋友生動的演出,為文藝季畫上完美的句點。小朋友在舞台上擔任主角的新鮮感,牢牢地捉住了所有小觀眾的目光,之後褒忠鄉許多的小學生們興奮地躍躍欲試,紛紛主動要求加入小土豆兒童劇團……總之,這次的文化下鄉,讓小朋友發現原來「文化」並不是專屬大人的老氣名詞,並且加深了小朋友對鄉土文化的認識,也讓他們開始懂得關心鄉土,樂於接受、學習鄉土文化,發覺鄉土之美。能灑下文化種子,讓文化生根,應該是「跳躍花鼓大部情」最珍貴的收穫!
「跳躍花鼓大部情」已圓滿落幕了,帶給大部村民的不只是浮面的掌聲與喝采,更重要的是整個籌備暨活動期間村民心態的轉變,及第一次舉辦全國性的大活動的種種寶貴經驗等實質成長,為大部的社區營造工作交出了階段性的成績單。此外,更得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鄰近鄉鎮如崙背、虎尾等,紛紛效法大部的模式,主動、積極地向文化中心爭取辦理八十六年的文藝季;而崙背、西螺、北港等鄉鎮也都準備投入社區營造的行列──大部儼然已成功地帶動了地方的藝文氣息,拓寬了雲林縣傳統農村的視野,為雲林縣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擔任火車頭的角色──另外,全省許多有心從事總體營造的社區也不斷地與大部接觸,想向大部汲取經驗……
社區營造之路是艱辛、漫長的。雖然大部現階段的成果有目共賭,但相信大部人不會因此而自滿、鬆懈、或者停下腳步,一定會以更堅定的步伐繼續前進!
1
上一篇:夏日澎湖
下一篇:從西方圓頂到內心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