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1 13:22:41尚未設定

吃得聰明吃得爽

瑜珈老師是說午餐吃全穀類+蔬菜(儘量不吃蛋白質),白米白麵白吐司白糖能不吃就不吃,吃糙米,蕎麥麵,全麥吐司較優。要吃澱粉類和水果儘量在太陽下山前吃,不要在晚上吃。

澱粉類和大部份的蛋白質的消化時間都是4個小時左右,只是有些複雜類的蛋白質費時較長,像烤饅魚,那就要花上8個小時的時間,因為澱粉和蛋白質在胃裡消化時需要的胃酸濃度不同、酵素不同,所以把它們的時間錯開來就不會造成腸胃消化負擔。

大家可以試試.中午的時候吃"飯+菜"吃到飽的時候停, 晚上餓的時候吃"肉+菜",在8點前吃完,晚上8點之後不進食也不喝大量的水,就讓消化系統專心的處理晚餐吃進來的食物,隔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看看會不會覺得很輕鬆,起床沒多久之後就會想上廁所,到中午12點前喝大量的水可以幫助消化系統排掉多餘的癈物,然後12點之後再吃午餐....

而吃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醣類之後,最大的不同就是血糖濃度的變化,你試試,餓的時候吃一個糖果,很快的你會覺得滿足,因為它會迅速讓血糖昇高,但是它也會很快讓血糖跌下來...(這當中的學說太複雜了,你有空我再推薦你找書來看,我先解釋簡單的概念),血糖好像雲霄飛車一樣,3~4個小時之內先昇得很高,又會跌得很低....但是吃蛋白質的話,血糖就不會醬子大起大落,相較之下比較持平,有的人吃蛋白質餐的飽足感可以撐比較久, 情緒較不會受影響。

我試過週六在家沒出門的時候,一整天都吃麵包,餅乾,水果,零嘴等碳水化合物....吃再多也覺得不怎麼飽,一直吃到覺得有點膩才停止,但是那時已經吃超量了,寫日記的話會把大家嚇死...
但是若吃蔬菜鍋....不吃飯,一大碗蔬菜、熱湯、魚肉、豬肉片,滿足的很,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飽了,不想再吃了。飽足感可以穩穩地撐好幾個小時,手不會再去亂抓零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