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0 14:44:26品瑜

我不知道自己能提供哪些服務



  午餐時分,我與先生從指數型股票,談到美國次級房貸與相費性債務的問題,繼而延伸到全球經濟問題,精通全球金融分析的他,提出了許多讓我動腦筋的問題,也讓我省思到自己是如此習慣地被動接受現成的資訊。

  後來,我們的話題從專業金融分析師的必要條件,不僅是金融、經濟分析的基本技術,更重要的是說服客戶的能力,先生認為服力幾乎是各種服務性產業的必要核心技術,他舉了我最近翻譯出版新書的原作者恰克博士(Chuck Spezzano)為例,他的演說魅力以及輔導過程的說服力,也是他成功的關鍵,所以才會在全球吸引那麼多企業經營管理人士的信服。

  先生反問我,在恰克博士的新書發表現場裡,我有沒有同樣的自信,相信自己也可以影響這麼多人呢?

  我陷入深思之中。

  「你知道你是很有演講魅力的人,就像我的三位總經理級的客戶,都對你非常驚艷,還大力邀請你加入工作團隊,其實你應該知道自己擁有影響別人的能力!」先生表示。

  「我知道自己的舞台魅力,只是,現在我還找不到自己的舞台呀!」我推卸責任似地給出答案。

  「舞台是要自己站上去的!你到底想做什麼呢?」先生反問。

  「我希望陪伴人去探索生命!」我囁嚅地說著,但是小心翼翼裡還藏有著幾分不好意思。「只是,我沒有心理分析師的執照耶!況且,我又不是什麼大人物,別人憑什麼要相信我呢?」我說出自己長久以來的困擾。

  「為什麼一定要擁有執照呢?況且你擁有碩士的學歷呀!」先生不解地說道。

  「可是那只是大眾傳播碩士而已,又不是什麼臨床的心理分析師,我哪有資格去跟人家說:來,我們一起探索生命!搞不好人家會把我當作神經病耶!」我哀怨地丟出許多藉口。

  「你知道嗎?陪伴別人探索生命,為什麼一定要有心理學碩士學位,或者是分析師的執照與資格呢?只要你能夠說服與影響別人,也真正能夠陪伴他們探索生命的不同面向,這就達成你剛剛所談到的遠景了!」先生提出建議。「現在你只要找間空房間,把免費講座的資訊傳散出去,那裡就是你的舞台,也是你可以展現自己生命的所在,為什麼一定非得要透過機關、輿論的認可呢?」

  先生以我們在法蘭克福的友人為例,這位先生年輕時就進入德國知名的投資銀行,而他自己給自己的舞台,就是跟公司外借會議室,以及掏出錢包付錢給公司秘書幫忙招待,然後就傳散免費投資講座的訊息,邀請對投資分析有興趣的朋友來聽演講,具有創業精神的他不等公司給他地位與榮耀,就靠自己的力量打開知名度,並從此得到許多客戶,而現在他還是投資公司的高級主管,手下的客戶全是德國金字塔頂端的大戶。

  先生以此為例告訴我,這位友人從不給自己任何藉口,卻願意從行動之中給自己舞台,這就是一種創業家的冒險實踐典範。

  「我知道自己上台面對四、五百人演講都沒有問題,因為我過去的工作就是如此,只是,我不知道在演講之後,我要提供的核心服務是什麼!」我豁然開朗地說著。

  「所以,現在你的問題已經不是自己有沒有心理分析師證照的問題了,而是你還沒弄清楚自己可以提供哪些服務與商品,也就是你無法把自己的能力進行盤點與包裝,變成一種有價值的商品!」先生條理分明地分析著。

  我點頭,完全贊同他的意見。

  於此,我知道自己接下來該進行的工作事項,不是嘴巴裡嚷嚷著自己沒有心理分析師的執照,相反的,我得把自己滿腦子的生命故事,重整為循序漸進的分享課程,讓所有願意同行的朋友都能在共同前行的生命道途上,為這些課程進行更多的意義詮釋與敘述。

  「你總是先有一個可讀的文本出來,之後才能邀請所有人集體創作嘛!」先生嘗試建議著。「你現在是在台灣,或者我們未來到大陸,你都可以應用你的創業精神,來為自己尋求舞台,而不是老楞在那裡等別人給你舞台!」先生語重心長地說著。

  一語驚醒夢中人!

  原來,我都還在給自己的不成功尋求藉口,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動實踐裡,就是登上舞台的開始。

  接下來,我真正要做的就是尋找與定位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務,也是建構自己登上舞台的小台階。

  祈願所有困惑在「不能」的朋友,都能發現自己「不為」的所在,愛自己就從「為」出發,一步一步登向自己的生命舞台!

  


  

上一篇:認知失諧

下一篇:側看自己的行動

阿夏 2008-04-12 11:37:37

總之先生不想讓妳的能力埋沒了吧!

版主回應
哈!
激發潛能的教練
2008-04-12 18:57:05
慢慢 2008-04-12 10:38:27

助人是古老的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藝術,
我想,專業訓練有其重要,但也有其限制。

朋友告訴我,歐洲某些國家,精神分析師是不限制背景的,
他們進入精神分析協會接受分析與訓練,
協會也不發給執照。

專業證照化,其實是很美式的作風。
每個專業,在各自的小小山頭裡,有時候失去了全面的關照。

台灣在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證照化的過程中,
也有一群人提出反思,
將助人工作證照化,到底是保護了誰的權益?
我所佩服的王行與王理書老師都以拒絕考照來表達不同於主流的意見。
我考了證照,但是,我還沒有用到這個執照。
我也期待自己可以繼續保有對執照存疑的觀點。

今天在美國聽廣播,
一個家庭分享先生自伊拉克戰爭歸國後,不知道自己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情緒失控了很長一段時間。一開始去美國榮民醫院看診,看了一次診,拿回三種不同的藥,但沒有得到任何解釋。兩年後的現在,他終於找到一個在加州的治療中心接受幫助。
一般人都說美國的治療比較進步,但我看到醫療資源在不同社會經濟階級之間極度不平均的分配。專業過度分工之下,對人的關照有時候失去全面性。
我期待台灣不要走向這個方向。
或許,我們可以發揮創意,走出自己的路~

版主回應
德國,需要學術機構認證啦!

但這篇文章是點出我自己給的藉口,還是我先生高明囉!他是我的老師!
2008-04-12 18:56:43
潛水客 2008-04-11 11:59:17

京都子
所有的好老師
應該不是先準備好要給出什麼
或可以給出什麼
才出來當老師的
因為每個人的特質,背景與需要不同
面對了解
然後妳就會知道
該給出什麼
或者
該做怎樣的引導
孔子有教無類
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吧
記得妳以前到香港的背包旅遊
在某個地方遇見某個女人
以及和她攀談的事吧
當然還有其他的啦
(我忘了)
一股對生命的熱情
一種不是窺探的好奇
以及一種敏銳的覺察
應該就夠了
然後教學相長
日積月累
對你或學員
都會受益斐淺的

如果妳還不放心
可從讀書會開始喔
透過文字以外的方式分享
是閱讀文字及旁觀之外
另一種衝擊
有這種支持妳的好老公真好
期待妳的讀書會

版主回應
哈~謝謝你的鼓勵啦!
所以我這個周末約了上過知見心理學的朋友,準備和他們交流一些意見呢!
我還是在累積生命故事與能量喔!
你所說的讀書會很有趣,或許我可以先從這裡下手喔!
2008-04-11 15: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