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6 11:55:45京都子

一只盒子



  兒童繪本,可以是具有療癒能力的,只要我們能像孩子般的慧眼初開。

  因著女兒的緣故,我閱讀過數百本的兒童繪本,《爸爸,你愛我嗎?》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vekyoto/3/1287869077/20070605194112/#centerFlag 這本書是少見的由失聰人士作撰文與繪圖,但是那份讓人身心靈全部攝受的暖,卻又是如此全面與完整。於我,是一次難得的至心之旅。

  這幾天我一直注視著那幅圖,男人站在向海的陽台上,拿起最愛的盒子向內看去,彷彿那盒子是他退縮的世界,又像是未知生命的出口。

  人生的許多時候,我們不正是像那個書中的男人,卡在一個不知如何去愛的愁城裡,卻又有一份曖曖內含光的求生本能,引領我們向未知行去。

  只是,我們多數的人大都甘願坐困愁城,不願誠實面對不知該如何去愛的癥結,其實是緣由於自己的恐懼與匱乏,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對自己的內在進行工作,而不是將生命困境外化,以負面情緒指責週遭的人事物。

  一切,皆由心造。

  當我們生命有卡住的感覺時,訴諸慣性衝力的罪咎對境,只會將我們推入受害者情結,截斷了生命能量的活水源頭,落得自廢武功也求出無期。

  是的,我們把自己困在一個小盒子裡,自囚!

  相對這種的無明心行,書中男人卻選擇從自己的生命困頓看去,無畏地以覺察進行自心的內在功課。

  插圖裡男子呆坐在山丘頂的大木盒子上,注視著掌中的一只迷你盒子,而他的兒子正在海邊那頭的遠景放風箏。

  盒子,忽大忽小,對空望去若有光若無光,而男子時在裡時在外。

  盒子,究竟是什麼呢?上下四方左右的邊界,縮攏著一方空間的限制?還是,他表徵著一種無形能量的幻化,可大可小、可圓可方、可扁可立體的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繪本書裡的一只盒子,看似困住了愛盒子的男人,成為阻隔在兒子與自己之間的遮蔽,但看著故事持續延展,男子卻在盒子裡,透過巧思與慧心,為孩子完成遊玩的夢想,也將兩人的夢共同繫在那只由盒子做成的立體風箏上。

  這盒子,到底是什麼呢?

  幾天的細思,與靜心地注視著插圖,那天夜裡入眠前,瞬間恍然大悟!

  原來一只盒子,不過是我們的自心。凡事皆由心造,我們看出去的萬象幻化,不過是心的作用,可以疏離,也能夠親密;可以孤寂,也能夠同在溫馨,這一切端視自心清明或只是投射作用。

  心淨,則國土淨。則國土不僅是眼見為實的一方空間,更含藏了人、我之間的距離,與自我覺知的開闊。

  心,可以超拔我們至極樂,也能推向無間地獄,端視我們能否內觀覺察自心的作用,並能不間斷的持修,且自淨其意。

  純淨無染的心,可以帶著我們無畏地向未知探去,不管對境如何幻象百變,無相、無形、無實的心,一如虛空,讓所有假象都能穿越,而不是一面鏡子,虛實交錯地投射所有炫目幻影。

  一只盒子,是存在、不存在、非不存在,就像我們的心,無有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