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6 12:51:54京都子

虛空有聲



  這幾日風沙撲撲,老車的鏡面玻璃全蒙上一層灰,為了讓自己更有視野,隨手帶了一罐水,開始為車子局部洗眼睛。

  今天秋風朔朔,站在空曠的地方,感覺那風聲撼動,那是一份虛空中的能量。先將半罐水倒在前方擋風玻璃處,開始用抹布擦拭清洗,忽然,耳畔傳來一陣有別於秋風直撲的風聲,是一種深遠迴旋、凌空虛渺的聲響,我四處張望,這才發現是我手上尚有半罐水的寶特瓶,所發出的玄妙之音,連我的手都被隱微地撼動。

  思。議。不可思議。

  我繼續將剩下半罐水涓滴倒在側視鏡、後視鏡與側邊的車窗玻璃上,勤奮地將灰黑帶走,留下一片明亮。

  霎時,全空的寶特瓶發出如在耳邊風嘶雷鳴的響聲,好奇地引起我的靜默尋思。

  虛。空。有聲。

  閱讀村上春樹的《遠方的鼓聲》,作者提到創作時的一種幽微曠古聲響,引導他在寂然獨處之中心有所感,而寫下《挪威的森林》與《舞舞舞》這兩部小說;賴聲川的新書《賴聲川的創意學》,舉證了中外古今無數創作者的玄祕經驗,似乎都隱而未見之處聽見了某種的聲響,就連他的《如夢之夢》創作過程,也似天光雲影地將諸多元素,霎時兜攏串聯在一起。

  許多創作者都會問,雖不一定是發聲且有受格對象的問,但是,心裡也許會犯嘀咕:「那是什麼神秘的聲音?我怎麼都聽不到呢?」

  我也曾如此叩首尋思、提耳諦聽,終於還是在無求之求的洗車窗勞動裡,領悟那玄祕之音源來得在無我放空之後的無得之得。

  當那瓶礦泉水滿滿的,風動毫無迴旋的可能,聲響自然也未可得;一旦水盡瓶空,那虛空即蘊含各種可能與無限空間,玄妙的聲響自然也在空無之中,傳出…

  禪者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曾在《賴聲川的創意學》寫到:「談創意,許多人期待賴聲川留個口訣,但他卻告訴大家,只有無我才能唯我。他把看來顛覆的創意與追求永恆的宗教連接得如此自然,以行動證實了他就是自己所說的創意人。」

  「無我」才能「唯我」,這看似「我」的有無、實虛二元對立,其實正是創作者不斷放空、直至証如虛空的止息。

  所謂「萬物唯心、萬法唯識」,「唯」並非字面上作為「唯有」、「唯一」來解釋,鄭振煌老師曾在西藏度亡經的課堂中特別解釋,「唯」的實義是「不脫」、「不出」的意思,所以萬事萬物不離心的作用,而萬法自然也不脫唯識的探討裡。

  同樣的,「無我」才能「唯我」,意思應該是真正虛空無我之後,方能真正不離本我,跟隨內在鼓聲舞動出自我獨特的律動與創作。

  創作的玄妙,竟在我的一出一進之間。

  了然,就知道下一步的所在。

  無相之相,無我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