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6 05:17:44京都子

莫忘初心



  10/25孩子幼稚園的園長閱讀了我在孩子假日生活單所寫的文章,很感動地說:「媽咪,你的文筆真好!」;孩子舞蹈教室的主任在搜索到我的文章,跟我說企劃部的同仁覺得很棒,想跟我主動聯繫。

  我感謝所有人的善意了解,但在這創作被人細心體會的天人福報裡,我始終沒能忘記先生對我的當頭棒喝,在享有榮寵的驕矜、躁動裡,先生的話語像一桶結冰的稜角冰塊,順勢從昂揚脖子處倒進我我的背膀裡。

  我的德國先生中文識字只有幼稚園程度,不能閱讀我在明日報貼文的他,反而在文章內容之外,有一種超然的批判思維,不斷直指我的創作動機,讓我在赤裸的質疑之中,剝除一些雜染的自我心象投射。

一、那又怎樣?
  「so…」那又怎樣?這是先生給我的第一道功課。我承認,自己還是沒法全然無我地專心創作,總是在思緒的間隙,一雙眼睛在我的背後無意識地搜索,尋找他人激賞的眼神、讚美的語句。

  每當有人當面稱許我的創作,或者來函述說心靈感動時,我像個要到糖的孩子,儘管沒吃拿在手上,都有跟別人炫燿的驕矜,即便我不是大聲嚷嚷的宣告眾人,但在我心裡的細微意識裡,落入挾民意以為重的忘了回歸創作的初心。

  尤其在先生質疑我看似沒有變現能力的創作結果,我總是哀怨地在受害者情結中,在他人嘉許與先生貶損的名相落差裡,暗自啜泣,頗有微詞地埋怨先生無法了解我與文字之美。

  先生說:「so…」那又怎樣?

  創作是寂然獨處的心靈朝聖之路,所謂褒貶寵失都應該只是我在過程之中,得不斷滌除的心識障礙,若記得創作的初心,何來物喜己悲呢?一開始創作時若是因應心裡迴盪的一絲遠方鼓聲時,在毫無評斷的情況下,不就是這麼上路了嗎?沿途之中,若還是被其他雜音干擾腳步,甚至走偏了路程,那麼這就是跟踏上第一步的初心相違,是否得趕緊以心靈GPS定位,回首向來時路尋思呢?

  心靈的鼓聲,我是否還聽得見那份玄祕的律動?或者只是隨著眾人的喧囂起舞、亢奮,迷亂地跳破了自己的紅舞鞋呢?

二、你不是已經在做了嗎?
  先生有時會質疑我在明日報為文的逃避行為,「怎麼不向報紙或其他媒體投稿?或者尋找一些出版的機會呢?」

  我承認,自己是無法坦然於別人所謂的評斷語氣與價值框架,因為我自己尚未脫除名相檢擇的迷障,於是起心動念總會與人的批判標準相應,無意識地用流俗的評量來看看待自己的創作結果。

  唯一能逃避的方式就是乾脆躲藏在明日報的黃金盔甲裡,以一種冠冕堂皇的遮蔽,感覺自己一方為王的舒坦。雖然自知,面對赤裸批判才可能直探初心與創作實相的可能,甚至無我虛懷若谷地創作,讓自己成為一只宇宙訊息來往渠道(channel)的工具,才能真正回歸創作意義,但是,凡人如我在人生修道場上,還是有一些慣性的偏執與不為。

我常意有所指地向先生感慨,若我現在有祖先遺澤、家財萬貫,或者走了偏財運地中個壹仟萬,我就能夠先堵上先生的嘴,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地化外創作。

  我以為自己擁有了一千萬,就可以逃避先生一再挑釁與質疑,卻不知那只是心識投射的鬼影幢幢;我以為不為糊口謀生之後,就能夠悠然見南山地不被創作標準所框架,卻無視自己二元分立與名相上的執迷。

  先生坦率地回答:「創作,不正就是你此刻正在做的事嗎?那跟你有無恆產哪有直接的關係呢?難道你擁有了所謂堵住我批判的嘴巴的恆產之後,創作就更有理直氣壯的正當性嗎?」

  面對先生像指出國王沒穿新衣的無染評論,我只有被人轟了腦門般的霎時啞口,所有的心理遊戲終要回歸基本面,就是那個無我的創作初心。

  先生因為文字障礙,無法閱讀我的文字創作,但是逆向思考,正因他不被我炫巧的文字技巧所蒙昧,不曾為我修道上的唯物主義所迷亂,他才能在創作內容之外,振聾發嘳地直指我的創作初心,逼使我去面對所有心裡坑洞與填補、遮蔽的小伎倆,進而去質疑所謂創作的雜染與不純粹。

  感激,他在我心裡最敏感柔軟處,用著鋼刷菜瓜布使力摩擦。

  但在感念先生成全的同時,我的功課才要開始,無間無終地繼續一輩子的修行。路正長,所以才要走出第一步;路有歸,也終於是能沿路回家。

  記得回鄉路的雀躍與輕鬆嗎?是的,莫忘初心的創作就是一條回歸心靈原鄉的路程,應該有的就是這份心情。

  初心。也是出發上路的心。

T 2006-10-28 16:50:35

(感激,他在我心裡最敏感柔軟處,用著鋼刷菜瓜布使力摩擦。)
每每 心中那種感受無法用言語所表達出來時候 看看您的文章 總會發現 您用文字 寫出來我想傳達出來的感受。
結婚後 您與所愛的人一起生活 您有得到您所要的愛嗎? 有獲得您先前所想要擁有的嗎?
我一直想遇到愛我的人 一起互相愛著對著對方一起生活著 但似乎 事情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版主回應
這幾天一直將你的問題放在心上,反覆思索,像是慢火乾煎一條魚般,企圖端上桌面時,魚頭、魚尾安好,不想散亂、零落地呈現一盤魚鬆。
我們要不要這樣問自己:
我們想要得到的愛是什麼?為什麼?有沒有可能自己給自己?
結婚前的預想擁有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有無可能要的祇是情感的販賣機呢?
關於這些問題,我一直叩首尋思,不能說自己已有了答案,但我總願意在傷痛之中面對自己的內在坑洞。我想,這是所有生命事件的意義所在。
愛,有時是退一步轉向虛空,以成全的視野悲欣交集。
如果你願意,請閱讀外遇偏差值這篇文章,而我,也期待將你提出的問題,在慢慢整理為文。
2006-10-31 07: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