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8 22:02:48京都子
栽培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業
栽培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業
前幾天開車載Isabella去幼稚園途中,看見一家雙語幼稚園的娃娃車上,一個醒目的標語貼在車身—栽培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業,乍看之下,我突然覺得好沉重,但我的思維轉折,跟著方向盤地轉呀轉著,突然,這句標語也衍生出許多的省思與解法。
我一直很喜歡栽培這個字眼,不僅僅是字面上看來四平八穩,有木有土的大自然原味,我覺得更多是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欣賞,相較於培養、教育、養育…等等動詞,多半帶有制約訓練的強勢意涵,總像有個目的似地非得完成不可,但栽培,多了份時時扶持的關心,與一旁欣見成長的喜悅,對於孩子與父母雙方,都有各自的角色與謹守的界限,但也成就了彼此的自在天空。
曾經有一位德國媽媽這樣告訴我,大體上,德國父母以園丁的態度教育小孩,他們認為小孩擁有自己的特質與性情,根本無須也不可能改變他們以符合父母的期望,就像玉米種子不會長成包心菜一樣,而園丁的工作就是澆水施肥給予適當養分,整理週邊及鋤草讓種子有伸展空間,如此而已。我想她所陳述的,就是栽培真正的意涵。
反觀台灣的父母,打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背負光宗耀祖的家族責任,於是盡其所能送孩子接受各項音樂藝術課程,也不管孩子的興趣與資質﹔而孩子的表現與舉手投足所得到的評價,似乎也直接加諸在雙親身上,彷彿孩子就是雙親的分身,為此父母只能嚴格管教,尤其在公眾場合不容差池,以免自己丟臉﹔至於父母自上一代承接未完成的光耀門楣使命,當然就自動轉移在孩子身上,而且變得更雷風厲行了。
其實初為人母的我也經常犯這種「難為自己」的毛病,偏偏大女兒天生敏感害羞,就是無法融入人多的社交場中,有時看她那副畏首畏尾的形狀,真是把我急瘋了,最後找了當地的兒童心理諮詢後,這才發現原來我常將自己投射在女兒身上,總是以別人評價女兒的方式來論斷自己,於是她的失常扭捏表現,無異對於長袖善舞的我是一大侮辱,於是我慌亂地逼迫訓練她,但得到的卻是自己無邊的挫敗,與女兒愈加缺發自信與退縮。
現在我嘗試不再「為難自己」,並試著修正自己過度的期望,輕鬆自在地做女兒的小園丁,澆花、施肥與鋤草而已,接著就是耐心地等待小種子發芽開花的驚奇囉!
「栽培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業」,我覺得不如改成「栽培孩子是一輩子的樂趣」,事業來嚴肅也太成果導向了,如果當成是一件同樂的享受,我想對於孩子與家長雙方面,未嘗不是共享生命之美的至樂?
前幾天開車載Isabella去幼稚園途中,看見一家雙語幼稚園的娃娃車上,一個醒目的標語貼在車身—栽培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業,乍看之下,我突然覺得好沉重,但我的思維轉折,跟著方向盤地轉呀轉著,突然,這句標語也衍生出許多的省思與解法。
我一直很喜歡栽培這個字眼,不僅僅是字面上看來四平八穩,有木有土的大自然原味,我覺得更多是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欣賞,相較於培養、教育、養育…等等動詞,多半帶有制約訓練的強勢意涵,總像有個目的似地非得完成不可,但栽培,多了份時時扶持的關心,與一旁欣見成長的喜悅,對於孩子與父母雙方,都有各自的角色與謹守的界限,但也成就了彼此的自在天空。
曾經有一位德國媽媽這樣告訴我,大體上,德國父母以園丁的態度教育小孩,他們認為小孩擁有自己的特質與性情,根本無須也不可能改變他們以符合父母的期望,就像玉米種子不會長成包心菜一樣,而園丁的工作就是澆水施肥給予適當養分,整理週邊及鋤草讓種子有伸展空間,如此而已。我想她所陳述的,就是栽培真正的意涵。
反觀台灣的父母,打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背負光宗耀祖的家族責任,於是盡其所能送孩子接受各項音樂藝術課程,也不管孩子的興趣與資質﹔而孩子的表現與舉手投足所得到的評價,似乎也直接加諸在雙親身上,彷彿孩子就是雙親的分身,為此父母只能嚴格管教,尤其在公眾場合不容差池,以免自己丟臉﹔至於父母自上一代承接未完成的光耀門楣使命,當然就自動轉移在孩子身上,而且變得更雷風厲行了。
其實初為人母的我也經常犯這種「難為自己」的毛病,偏偏大女兒天生敏感害羞,就是無法融入人多的社交場中,有時看她那副畏首畏尾的形狀,真是把我急瘋了,最後找了當地的兒童心理諮詢後,這才發現原來我常將自己投射在女兒身上,總是以別人評價女兒的方式來論斷自己,於是她的失常扭捏表現,無異對於長袖善舞的我是一大侮辱,於是我慌亂地逼迫訓練她,但得到的卻是自己無邊的挫敗,與女兒愈加缺發自信與退縮。
現在我嘗試不再「為難自己」,並試著修正自己過度的期望,輕鬆自在地做女兒的小園丁,澆花、施肥與鋤草而已,接著就是耐心地等待小種子發芽開花的驚奇囉!
「栽培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業」,我覺得不如改成「栽培孩子是一輩子的樂趣」,事業來嚴肅也太成果導向了,如果當成是一件同樂的享受,我想對於孩子與家長雙方面,未嘗不是共享生命之美的至樂?
上一篇:過生日的滋味
~100%帶著走~
2006-09-26 23:35:34
基本上我不喜歡「栽培」兩個字。
有一種顯而易見的「刻意」。
(這年頭小孩對這些字眼比較敏感,抱歉。)
最近發現自己很現實。
有一點叢林法則的味道。
下意識將接觸的人們分為兩類:高於我,低於我。
高於我的,就虛心、謙卑、有時嫉妒。
低於我的,就不耐、高傲、有時壞心看好戲。
有許人類真的很習慣「投射」,不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
那是廣告辭令啦
很商業的
有點聳動但實際滿無厘頭
一輩子?是父母的一輩子還是孩子的一輩子?
是幼稚園園主一輩子的事業還說得通一點
栽培孩子跟我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意思差不多
對小孩子來說都很沉重
所謂期望,就是指父母已有一套預設的價值標準
但大人怎麼也不想想
自己的這一套價值標準,真的是標準麼?
世界上又有幾個大人是標準的呢?
真正的問題是,世界上有真正標準的標準嗎?
很多標準都是假的
只有小孩子的笑容是真的
前一留言所說的分別人我之自覺很讚,直得參照
應列為三省吾身以外之第四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