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0 21:21:54黑眼圈的無尾熊

真愛的兩條路

近看了一部電影和一本書,有一種剛好「在愛的分岔路做了不同選擇」的感覺,可以拿來說一說。

凱特溫斯蕾今年大放異彩的兩部電影,就是「為愛朗讀」和「真愛旅程」,有點像是休息了幾年之後來個爆發,看完兩部片之後,我覺得,「真愛旅程」可能比較容易讓人隨之震動。

 

看過「真愛旅程」和「美國心玫瑰情」之後,我覺得導演山姆曼德斯真的是狠狠敲破中產夫妻幸福之夢的專家,「美國心」的主角是子女進入青春的中年夫妻,除了家庭關係之外,還有中年危機的威脅感,老公穩穩做到高階主管卻忽然被裁員(這個現在也不算什麼新鮮事),於是開始耍痞、不管面子了,拋開老婆的碎碎念,像年輕人一樣去速食店得來速打工、像鄰居同志一樣開始健身──當然這也是為了不服老,然後,他開始拋開「中產階級的老爸應該有的尊嚴」,擺明的對女兒的同學盯著看、性幻想,有一種,挖掘出中年老爸隱藏住的那一面,讓我不禁要懷疑:那些中年男人都是這樣嗎?

而放棄經營這段婚姻的太太,開始著迷於事業成功的專業導師,有一種想從家庭解脫出來,要拿回當初為了家庭、小孩放棄的自我成就,現在要一口氣拿回來,這也讓她開始看不起中年失業的老公……在互不搭理的情況下,這個家也就瓦解了。

 

嗯……我好像扯遠了……就回到「真愛旅程」吧,一見鍾情的法蘭克和愛波,在進入婚姻之後,開始要過大家覺得「正常」的家庭生活,但他們不甘於此,他們自己對這個郊區生活畫了一條無形的線,大家都覺得:「啊!他們是如此的不同!是特別的一對!」

妻子愛波為了一圓最初的演員夢,還是跟社區劇團一起演出,但得到的就是「大家都只是好玩,只有你認真在乎」,更痛苦也更折磨。於是,她想起當初的夢想,他們要離開這個地方、離開現在的生活,去過夢想中的生活,她對丈夫說:你可以開始思考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必再為了我們,屈就在這個你不喜歡的工作裡。

聽起來很棒,不是嗎?他們的房東有個在精神治療中的兒子,聽到他們的計畫,聽到他們說出「離開這個無望的空虛」時,大大的讚賞了他們的誠實,願意認同他們是「不一樣的一對」。

問題是,當夢想遇到阻礙,要怎麼繼續下去?

丈夫法蘭克從來沒想過自己想做什麼樣的「真正有趣的工作」,這是他們初見時的有趣話題,只是沒想到竟然走上了他不想重複的「跟父親一樣的人生」,這也讓他老是把「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掛在嘴邊,也變成了他老是蠻不在乎的藉口。沒想到,忽然得到了一個不曾想過的升遷機會,還是讓他對「夢想的生活」猶豫、卻步了,他覺得,既然一樣是「改變」,換個工作不也一樣嗎?他心裡其實沒那麼想要「逃離」現在的狀況,但因為他愛著妻子,覺得既然她那麼想走,有何不可?──但是,不能用「更好的生活」來代替離開嗎?

但是,愛波已經無法再忍受了,當初放棄夢想的演員生涯投入婚姻生活,生了第一個小孩,然後,生第二個小孩……為了證明第一個孩子不是錯誤,這樣的生活,她已經不想繼續了,只是,她不願放棄這段感情、這段婚姻,所以她積極想要改變,現在,卻出現了絆腳石,讓她無法忍受,更無法接受丈夫的妥協、退縮。

 

───看完之後,我覺得,我好像可以體會那種感覺,就是她一直覺得自己很不一樣,可以有不同的人生,不甘於主婦的「平庸生活」,因為她相信丈夫的愛,這個那麼風趣的男人,讓她覺得應該有什麼不同的生活在前面等待;而丈夫就是個性帶點幽默的男人,嘴上會說不喜歡現在的生活,但心裡其實覺得沒什麼不好,就跟所有人一樣上班下班、過一樣的日子,身邊有自己愛的女人、家人,過著「沒什麼不好」的生活,偶爾搞個小外遇,已經是生活裡極大的刺激了,其實,他也難體會妻子這樣的不滿足,他覺得,只是因為那個「愚蠢的演員夢」、因為她覺得自己有才華,但是,難道她不覺得這樣的生活也很好嗎?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妻子太過執著了,為什麼不能在這個現在的生活裡找到快樂呢?我只能說,心裡過不去的人,就是會過不去的,這才是徵結。

 

我記得的另一個點,是鄰居夫妻聽到他們要離開的反應,鄰 居的 先生心裡暗戀這個「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鄰 居 太太,聽到的時候有點震驚,到了晚上,太太坐在床邊一臉的不安,先生說出:「那樣的作法還是太不切實際了」太太忽然鬆了一口氣,哭了出來,她大概真的很怕,也許是怕自己安於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太不怎樣了,也許是怕觸動丈夫會不會也被引發自己想要不一樣,聽到本來就那麼不同的鄰居又有創舉,她不真心的認同,卻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在聽到老公那樣講之後,才忽然安心了、知道原來不是只有自己那樣想。……我覺得這段小插曲,也很精彩。

 

 

之後看了一本書,網站上介紹的這本「星期三的信」,簡介讓我覺得特別,看了之後,覺得這根本就是電影「真愛旅程」的相反版,因為,這本書完全強調了堅定的愛、家庭和信仰的價值,可以幫你度過所有的痛苦和困難。

一對在鄉下小鎮經營民宿的老夫妻,老太太蘿瑞爾忽然在心愛的丈夫身邊心臟病發過世了,丈夫傑克難以程受這樣的傷心,對抗腦瘤多年的他,就在寫好遺書之後,緊抱著妻子,也過世了。三個孩子再度齊聚一堂,面對這不可思議的,同時喪失父母的傷痛。

在整理遺物的時後,他們發現父母結婚這麼多年來,父親一直遵守著對母親的承諾,不論人在哪裡、不論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每個星期三,他都會寫一封信給妻子,或長或短,一直持續了幾十年。

事實上,父母是刻意把信留下來的,想要讓孩子知道他們這個家所發生的一切故事,本來,子女們藉由父親的信來回憶過去的生活點滴、平復同時失去雙親的傷痛,卻沒想到會從最早的驚喜、感動,到發現家裡驚人的秘密。

就像當年母親把自己的秘密說出來的時候,三個孩子也和父親一樣受到震撼,一時之間,忽略了母親獨自承擔祕密所受的痛苦,但隨後,就像父親一樣,感受到母親的用心良苦、堅強和對父親的愛,孩子們也漸漸從父親的信裡瞭解了一切始末,並且接受了事實。

當中有個很妙的小段落,就是女兒帶著演員夢翹家去紐約,結果老爸不僅偷偷安排了遠房親戚讓她借住,還隨後跟上,而且買通了「外外外」百老匯的製作人,讓女兒得到一個角色,之後,就在演出的時候偷偷的看著,等女兒圓了夢,老爸才出面把女兒拎回家。

 

說起來這本書是在溫馨的故事裡面加進一點波折的好萊塢故事,我看了之後,幾乎可以自己靠想像拍出畫面,像是一切問題的開始和答案的媽媽,對我而言是海倫米蘭(「國家寶藏裡的媽媽),而脾氣有點壞但深愛妻子的父親像勞勃杜瓦(忽然想到,勞勃瑞福太不像爸爸),到都市裡奮鬥但仍然維持樸質個性的哥哥像丹尼斯奎德(或葛雷肯尼爾 Greg Kinnear,個性像父親、因故在外流浪的弟弟像愛德華諾頓(或馬修麥康納,放棄演員夢在小鎮當警察的妹妹,就是莎莉塞隆(反正她什麼都能演)……,角色的個性都很鮮明,總之,這是我內心裡的最堅強陣容,就是一個靠著對彼此的真愛和信仰克服了波折、痛苦的故事。

 

 

接連看完這兩個故事,忽然在想,這算是兩個出發點完全相反的故事吧?電影的主題是要狠狠搓破「平凡的幸福」,凸顯出「相安無事的平靜」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書的出發點,就像簡介說的「這是一個關於贖罪與寬恕的故事,深切闡釋關於婚姻與家庭的真正意義」,我猜想,如果當初我看到這一段話,可能不會看這本書吧,但還好,看了之後也沒覺得很糟啦

 

我覺得這兩個故事都還蠻打動人的,也可以讓人個別參考,想要走上怎樣的路,怎麼思考、看待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