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12:32:05Rounder
讓我搭一班會爆炸的飛機
收到快兩年前同去美國出差的攝影傳來一張照片:地點在波士頓芬威球場記者室,我背對鏡頭,面對電腦,一邊查看賽事,一邊寫稿。正是代序〈金繼〉裡提到的那次出差。其時我剛進入媒體工作不久,也是首次任職記者。報到前幾天,一次感情的挫敗將我自雲端打落,雷一般在地面留下焦黑記號——太清楚意識到心跳存在的日子,我開始看醫生。危崖或鋼索,亂流或颱風,除了藥物,也感謝工作的各種要求,讓我沒有太多餘裕想及自己,就這樣走過來了。
直到寫出「走過來了」這四個字時,我才知道一切有多諷刺。像攝影傳來照片時說:「你一定要看《哥吉拉》,那裡頭出現了我們去過的場景。不過出現一秒鐘,就被轟爛了。」
後來我真的去看了《哥吉拉》。大熱午後,將雨未雨,和友人約在西門町。電影出現熟悉的場景時,我側過頭說:「就是這裡。」我曾在那用手機短暫錄影,傳回台灣,給醫生建議我不要再聯絡的人。很多回憶,也是一秒就可以被轟爛、毀棄、遺忘。我多希望我所身處的世界,也可以那樣天火燒,地水淹,萬物歸零,乾淨無痕。
兩年過去了,還是抱持著一樣的心願。這本書,多數作品寫成於這兩年之間,訴說的對象也多數無改,自己都覺得濫情到無可救藥。這當然是個譬諭,畢竟睡眠還是照樣丟失,藥還是持續吃。增增減減,每日籠罩在世界的各項災難脅迫下,但最欺身逼人的永遠是自己。我曾承諾友人,任何時候可以打電話來,我會接,此後數年,連睡覺都不敢關機。
只有飛航時是安全的,但我總想起那首名為〈讓我搭一班會爆炸的飛機〉的歌,上機前買好保險。雖然也覺得同行者無辜,也不能怎樣。
總是順利降落。手機重新接訊號,在乎的視窗沒有動靜。
不知為何,就聯想起前些日子瞬間洗刷所有社群網站版面的黑洞照。其實是一張再無聊不過的照片,卻隔空吸引了許多關注,好像真顯影了所有人內心的缺乏和虛空,無中生有,神魔現形。我盯著那照片許久,想到,不知最靠近那黑洞、但未被吸收進去的星球,是什麼心情?恰巧維持平衡的引力,如表面張力最緊繃的時刻。同時理解了,這些年來,我做的事,都像是試圖再滴上一滴水,讓一切瓦解,就算我不確定能否承受瓦解。
寫作,可能是唯一敢做的事,尤其寫詩。寫詩時,我也像開啟飛航模式,自給自足,玩單機遊戲,或者整理回憶,雖然所有字句都蠢蠢欲動想要發射出去,但受限於頻寬之窄,接收者少,所以安全。
也因接收者少,特別感謝協助出版的眾人。主編羅珊珊,設計陳恩安,企劃王小樨。他們都是大方且有想法的人,把我提供的粗胚,包裝成能賣的模樣。謝謝一路以來支持著我寫作的孫梓評,其重要性,沒有之一。需要另外提及的,是插畫郭鑒予,為我們畫了七張圖,每一張都擊中我,深深看進細節時,會感覺他具體而微地畫出了我身處的超現實景色。
而且,每張圖都附上詩般的籤解。我原先想針對那些文字做回應,怎麼寫都多餘,只能逐字刪除回頭。
也謝謝為我朗讀部分詩作的人。不願具名的他,這些年來也有著自己的曲折,某些經歷,也和我的作品精準疊合。
最後,謝謝那個陪我看《哥吉拉》的人,此篇以友人代稱,實則也是代序裡寫的某人。這些年過去,還能遠遠近近,偶爾絕望偶爾平淡地聯絡著,對我來說都是恩惠,是動力。是我如果真搭上了一班會爆炸的飛機,最後的遺憾。
圖說:最靠近黑洞的星星——
博客來: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297
讀 冊:www.taaze.tw/goods/11100879102.html
(悄悄話)
2019-09-16 21:49:23
新聞台Blog小天使
2019-09-12 14:04:33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