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30 00:12:43Rounder
最好的部分
在二手書店買下梁實秋先生的文集時,並未預期會看到國中課本裡收錄的〈鳥〉。因為一直不算很用功的學生,真要問我對文章的印象,大概除了首段的「我愛鳥」三個字(天知道這對無聊又易燃的國中生來說,具有多大的莫名其妙吸引力),就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一段了。
開始寫作後,我常思考後者的尺度。生活裡可以掌握、依循的法則太少,別說人生無常了,光是近一年來的「不可思議職場見聞錄」,已算受足了震撼教育,深深感受到只有「寫作」是完全屬於個人,可以自在捏塑,打造一隻鳥般,載著自己飛往自由的天空。
奇怪的是,讀著讀著,逐漸出現陌生得讓人懷疑「我真的讀過這段嗎?」的文字。我讀國中時,真有這麼不用功嗎?
當然,上網一查就知道了,當初課本裡收錄的是節錄版。這又顯得有些諷刺了。你們是如何決定這樣的「減一分」,並無違背作者心意?就像我在學生報裡修改學生投稿,經常為了一字一句掙扎,反覆自問,這樣算是盡力保留下了作品最好的部分嗎?我有因為任何一個字的失準,而讓作品的光芒頓失嗎?
我可以讓小小報刊上的一段文字,停駐在任何一人心中,持續記得二、三十年嗎?
這大概也是〈鳥〉做為一篇課文,讓我感覺到最好的部分。
圖說:課堂上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