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2 18:16:24雪子

米店開的路邊攤



台林街和義教街十字路口附近有米店,最近發現這家米店傍晚賣滷肉飯和咖哩飯。應該是這家賣米的關係,這家白飯比其他店家好吃。就咖哩的味道,也跟其他我在台灣吃過的一餐一百到兩百幾十塊台幣的咖哩飯差不多。聽說,這家滷肉飯也不錯吃。

在這裡用餐是很有趣的經驗,當然不是沒有缺點,坐在這裡,會吸到汽車、機車的排氣瓦斯,對躺在嬰兒車的寶寶來說不好,所以不能坐很久、慢慢吃,吃完就要趕快離開;但是從空間經驗來說,坐在這裡用餐是很愉快的經驗,在這裡看得到各種騎機車、腳踏車或開車的人經過,有些媽媽帶小孩騎機車來這家店買飯回去,看看她們來來去去,就覺得很有趣。

因為這家店出現的關係,原來只會讓人想快速經過、沒有什麼吸引力的空間,變得有趣、想停留的空間,空間的意義變得更加豐富了。(當然本來生活在這裡的人來說,這裡本來就是充滿各種意義的空間,我談得是,對我來說是如此,這樣而已。)

來台灣前,我居住的地方連續好幾年獲得《最想居住的城市》網路票選第一名,有美麗的公園、時髦的商店街、各種文化活動、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和品味的居民、乾淨的街道......只要我跟人家說,我住在那裡,大家都說好羨慕我,當時的我也覺得不壞,但是回頭來看,我在那裡的空間經驗是很貧乏的,那麼多商店明明在眼前,卻因為性別、年齡等不符合商店風格的關係,我不敢進去。我相信,就算在那裡出現這家米店路邊攤,我怕我的《好女人》形象受到影響,還是不敢進去。實際上,未經衛生當局許可的路邊攤在那裡不可能出現,在乾淨的郊外白領階級住宅區裡,街道只有一個功能:有效率的讓人移動,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功能,人們對街道不可以期待有讓人迅速移動之外功能。

在台灣,常常聽到人家介紹某個社區時,「這個社區是很單純,居民大部分都是軍公教和醫生」,也就是說「單純」等於是讚美該社區。相反的,有人跟我說「啊,你們為什麼在這裡租房子?這裡的居民很複雜,某某社區比較單純。那個社區有醫生,也有警察住在那裡。」,「複雜」等於是對方認為該社區是不好。

不過,從每一個空間只能有一個意義的、超級單純的白領階級住宅區逃出來的我來說,「單純」不見得美好,越單純的社區,居民的同質性越高,在這樣的社區裡,居民之間的一點點的差異往往被放大,居民因為那一點點的差異,彼此排斥、看不起彼此。

公共空間最好不是只有一個意義和使用方法,最好有我們使用者可以賦予它意義的餘地(我知道當局不希望如此,因為管理很麻煩);同時我們使用者的心態也要夠開放,如果使用者像以前住在東京時的我那樣,只擔心自己是否符合該社區成年女性的形象,將公共空間視為某個消費空間和另外一個消費空間連結的通道,如果我們採取這樣的態度的話,我們永遠沒有辦法從中發現樂趣。也就是說,空間設計很重要,除此之外,人的心態也很重要。

關心公共空間會讓我們賺錢嗎?當然沒有。但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有趣。我認為,如果一切事物只能從「這會不會讓我賺錢?」的角度看待,我們再有錢,也得過很貧乏的生活。

上一篇:BLESS

下一篇:無障礙餐廳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悄悄話) 2011-05-13 21: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