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3 15:30:05雪子
兒童遊戲空間
在修環境心理學課的時候讀了Weinstein, C. S., & Pinciotti, P. (1988),由於我在大學唸小學教育,畢業之後當過四年的小學教師,因此對在這篇論文裡提到的問題讓我反省以前的想法。在日本我唸過或教過書的學校操場不像在這篇論文提到的那樣,但上網查一下就知道東京都中心的學校還是有類似的操場。正如這篇論文所提到的那樣,我也為自己教室內的學習環境的改善而努力,但考慮操場環境的機會比較少,當時我所注意到的基本上只有好不好管理(監督學生)、是否容易維修、是否安全等因素而已。
讀了該論文Interview with the designer部分,設計者對輪胎遊戲場的想法很吸引我。就如筆者所說的,傳統的遊戲工具會限制使用方法,迫使小孩子處於被動狀態。設計者希望小孩子能在操場參與active的活動,該操場提供小孩子多樣的活動機會,小孩子能在安全的環境下藉操場的遊戲工具挑戰自己身體能力。希望操場促進小孩子之間的互動,也希望操場保證小孩子的安靜的遊戲和他們的隱私。
我原來就有一個觀念-小孩子該好動,休息時間應該積極參與集體遊戲,實在不應該躲在教室或操場的角落,這樣不像健康小孩-,回想起來其實我自己以前是需要可以躲避地方的小孩,我當時很喜歡靠在jungle gym跟朋友聊天或看看其他小孩子在玩的樣子,不過從小就覺得這樣不對、不應該,好孩子應該積極參與躲避球、足球等集體遊戲,這樣才可以當班級的主流人物。
讀Discussion部分,當初我看到圖四擔憂有了輪胎遊戲之後減少玩集體遊戲的小孩子。我在大學唸書的時候參加類似university settlement 的活動,這個社團強調讓小孩子參與集體遊戲,集體遊戲促使小孩子加強其sociality(我想表達的是foster the sociality of children的意思)。但後來覺得該論文在第366頁第三段說的沒錯,小孩子參與球類運動時,技術不好的小孩子其實在大部分的時間等待,根本沒有主動參與。我唸小學時不喜歡冬天的來臨,春天到秋天大部分的小孩子玩躲避球,參加躲避球還好,碰不到球也會有參與感,但一到東天來臨,班級的主流人物開始玩足球(這是日本小學體育課課程有關係),玩足球時,不管比賽的情形如何,我沒辦法碰到球,只好在守門人旁邊發呆,一點都沒有充實感。教書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有些女孩子跟我一樣根本碰不到球,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減少比賽的時間(這會受到男孩子的嚴重抗議),組織小組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我想這樣更多小孩子更有機會與球接觸。
我也喜歡跑步、從高處跳下來等活動,但開始接受義務教育之後,慢慢內化一個觀念-除了競爭性運動(如有全國性比賽的棒球、足球、賽跑等)之外其他活動不算運動-的觀念。不會這樣的運動的小孩似乎沒有資格佔有操場,只能在操場邊緣跟低年級小孩子一起利用遊戲工具玩(當時覺得高年級的學生跟低年級的學生一起玩鞦韆蠻丟臉)。雖然自己曾經有不舒服的經驗,但開始教書之後我不僅沒有採取適當的措施,更荒謬的是,當時認為,「社會本來就是弱肉強食啊,他們越早知道這個現實越好」!
我當時這麼想有理由,我小時候每年長跑比賽之前每個老師會跟小孩子說「你們盡力就好」,我跑得很慢,開始比賽之前我相信老師所說的,但努力跑完之後,老師的態度跟上課時不一樣,根本不理我,只會讚美跑得快的學生。
我很同意第366頁第二段所說的,不管他擅不擅長運動比賽,其實每個小孩子有動動身體的需求。也很同意第367頁所說的看法,也就是說,從圖表來看小孩之間對話稍微減少,但其實他們參與其他活動還是會有對話。
我沒有學過統計學,但看到有具體數字的圖表或統計結果時,往往把該結果視為唯一的「真實」。但這篇論文再提醒我們,不要只盲目相信數字,應該檢討觀察機制本身的妥當性。
參考:
Weinstein, C. S., & Pinciotti, P. (1988). Changing schoolyard: Intentions, design decisions,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3), 345-371.
讀了該論文Interview with the designer部分,設計者對輪胎遊戲場的想法很吸引我。就如筆者所說的,傳統的遊戲工具會限制使用方法,迫使小孩子處於被動狀態。設計者希望小孩子能在操場參與active的活動,該操場提供小孩子多樣的活動機會,小孩子能在安全的環境下藉操場的遊戲工具挑戰自己身體能力。希望操場促進小孩子之間的互動,也希望操場保證小孩子的安靜的遊戲和他們的隱私。
我原來就有一個觀念-小孩子該好動,休息時間應該積極參與集體遊戲,實在不應該躲在教室或操場的角落,這樣不像健康小孩-,回想起來其實我自己以前是需要可以躲避地方的小孩,我當時很喜歡靠在jungle gym跟朋友聊天或看看其他小孩子在玩的樣子,不過從小就覺得這樣不對、不應該,好孩子應該積極參與躲避球、足球等集體遊戲,這樣才可以當班級的主流人物。
讀Discussion部分,當初我看到圖四擔憂有了輪胎遊戲之後減少玩集體遊戲的小孩子。我在大學唸書的時候參加類似university settlement 的活動,這個社團強調讓小孩子參與集體遊戲,集體遊戲促使小孩子加強其sociality(我想表達的是foster the sociality of children的意思)。但後來覺得該論文在第366頁第三段說的沒錯,小孩子參與球類運動時,技術不好的小孩子其實在大部分的時間等待,根本沒有主動參與。我唸小學時不喜歡冬天的來臨,春天到秋天大部分的小孩子玩躲避球,參加躲避球還好,碰不到球也會有參與感,但一到東天來臨,班級的主流人物開始玩足球(這是日本小學體育課課程有關係),玩足球時,不管比賽的情形如何,我沒辦法碰到球,只好在守門人旁邊發呆,一點都沒有充實感。教書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有些女孩子跟我一樣根本碰不到球,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減少比賽的時間(這會受到男孩子的嚴重抗議),組織小組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我想這樣更多小孩子更有機會與球接觸。
我也喜歡跑步、從高處跳下來等活動,但開始接受義務教育之後,慢慢內化一個觀念-除了競爭性運動(如有全國性比賽的棒球、足球、賽跑等)之外其他活動不算運動-的觀念。不會這樣的運動的小孩似乎沒有資格佔有操場,只能在操場邊緣跟低年級小孩子一起利用遊戲工具玩(當時覺得高年級的學生跟低年級的學生一起玩鞦韆蠻丟臉)。雖然自己曾經有不舒服的經驗,但開始教書之後我不僅沒有採取適當的措施,更荒謬的是,當時認為,「社會本來就是弱肉強食啊,他們越早知道這個現實越好」!
我當時這麼想有理由,我小時候每年長跑比賽之前每個老師會跟小孩子說「你們盡力就好」,我跑得很慢,開始比賽之前我相信老師所說的,但努力跑完之後,老師的態度跟上課時不一樣,根本不理我,只會讚美跑得快的學生。
我很同意第366頁第二段所說的,不管他擅不擅長運動比賽,其實每個小孩子有動動身體的需求。也很同意第367頁所說的看法,也就是說,從圖表來看小孩之間對話稍微減少,但其實他們參與其他活動還是會有對話。
我沒有學過統計學,但看到有具體數字的圖表或統計結果時,往往把該結果視為唯一的「真實」。但這篇論文再提醒我們,不要只盲目相信數字,應該檢討觀察機制本身的妥當性。
參考:
Weinstein, C. S., & Pinciotti, P. (1988). Changing schoolyard: Intentions, design decisions,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3), 345-371.
上一篇:女九事件
下一篇:研究室空間(一) 前
Sprache
2006-09-15 22:47:10
(小聲講:有個成語要改一下。參見:http://140.111.34.46/chengyu/mandarin/fulu/dict/cyd/0/cyd00914.htm#)
如果大家對兒童遊戲空間有興趣的話,請參考以下文章。
校園環境與創造/想像力 畢恆達
http://blog.yam.com/dalong4ever/archives/238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