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1 00:00:00敏公主

臉書全都露 阿母妳別看-上篇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愛上「臉書」打卡、談天或打屁,
心情全都露的狀況下,如果家長也想插一腳,這可如何是好……

〈默默關心〉隱藏版守護 裝不熟
文/陳採雲(台北市)

當孩子被同儕鼓吹使用臉書時,我成了她避免被訕笑的入門教練,順理成章地成了她好友。

起初我們平和地優遊臉書,直到孩子上了大學。有一次,自認調皮地留言:「女生天地,男生勿闖。」那位回應女兒塗鴉牆的男生竟然回了句:「ㄛㄛ!媽媽出來講話勒~~」大戰就此揭開,下場是刪除留言,保證以後不再多事。

之 後留言盡是鼓勵的話,不敢亂耍幽默,父母們,天下就此太平了吧?別傻了,戰端隨時會啟動。有一回孩子在牆上抒發低落心情,我留言鼓勵支持,剛開始孩子很感 動,但這招用久了也出問題;孩子抱怨我公開曬親情,朋友都被留言閃到眼睛看不到她了,反正她有幸福家庭,不需要他們來關心。

我學乖了改用私訊,孩子也熱中地用私訊詢問我兩性關係,正慶幸與孩子無所不談時,真正的追求者來攪局了,那些觸動父母神經的情節,讓我從疾言厲色設立門禁,到後來全然出於愛的理解與包容。

臉書算是我們親子共修的學分,從介入者到隱藏版人物,我們都知道彼此總在一旁默默地守護,這樣就夠了。

〈保持距離〉不加入好友 以靜處旁觀
文/紅塵(新北市)

幾次孩子正興高采烈回應著臉書時,我無預警進入孩子房裡,當下孩子立即警覺性關閉電腦螢幕,並不悅地要求以後不要站在身後偷看,此時,我明白無法進入孩子的世界,當下懊惱著該如何去和他們保持良好互動與溝通。

曾經想過加入孩子臉書,但經過一番仔細思量後,我決定以靜處旁觀的方式默默觀察孩子生活點滴。

當得知孩子的交友群包含了學校老師、表兄弟姐妹們,還有姑姑、阿姨、舅舅等親戚後,我就一個個加入這些家人的族群中,並藉由他們的臉書進入孩子的天空,觀看孩子的動態與留言,最大的重點是,我從來不在孩子的貼文中留言發表意見,以沉默保持這份關心。

如 此一來,孩子放心我沒直接過問他們的生活點滴,同時也間接了解孩子的動態發展,也能透過親友幫忙傳達我的關心,或更進一步幫忙開導孩子的疑惑,這樣不但化 解了親子間的尷尬,也能更有效讓孩子在臉書上盡情抒發一切的喜怒哀樂,我喜歡用這種間接性的轉閱,分享孩子的點滴喜樂。

〈一決勝負〉意見相左 上臉書PK
文/盈樺(台南市)

我學會用mail和朋友互通訊息,兒子是我的啟蒙師。當臉書在網路上大行其道時,兒子應我要求加入他的行列,讓我可隨時在網路上和他互動,並藉此洞悉其交友狀況。

有次我和兒子為了門禁時間各執己見,僵持不下,我突發奇想:何不將各自之意見PO於臉書上,讓朋友做仲裁,看誰支持者眾,票數少的一方須放棄己見,服從票數多者之意見。

兒子起先反對,其理由是我擅長舞文弄墨,較具說服力,當然支持者眾;而兒子拙於文筆,注定要吃暗虧。但礙於無更好之方法可解此難題,只好同意姑且行之!

可能年輕人的想法較為接近,此次我們母子兩人在臉書上的「逐鹿之戰」,我意外中箭落馬鎩羽而歸!只得一諾千金履約而行,兒子贏得了門禁時間延長一小時。

上臉書意見PK初體驗,兒子贏了大滿貫,讓他信心倍增,爾後只要我們母子意見相左時,兒子便會要求如法炮製,上臉書「一決勝負」,而往往慘遭失敗總是我,真是讓我悔不當初啊!

〈與時俱進〉旅遊上臉書 孩子給個讚
文/愛麗絲(台中市)

「兒子, 要早點睡喔!」「知啦!」

「女兒,這週末要回來嗎?」「好啦!」

「昨晚那麼晚了,你還和同學在外頭喔?」

一 有空我就打開電腦,開始對三個孩子發出 「通告」。有一次假日,孩子們回到家,即互相「抱怨」是誰把「臉書」介紹給老媽的?小兒子很無奈的說「唉!自從老媽加我為好友後,我的行蹤都曝光了。抗 議!抗議!」「我們以後還是不要亂打卡,免得老媽對我們瞭如指掌,害我們都失去了隱私權。」大女兒很 「精明」的提議著。

聽到孩子的「抗 議」後,我改變了策略。現在上孩子的臉書後,我只按個「讚」或者不回應,並且在自己的臉書上po出和朋友聚餐或出遊的相片,偶爾發表一下當志工的感想或 「人生大道理」。上個月到國外旅遊時,我甚至用旅館的電腦上臉書和孩子分享旅行心得,並且問他們需要買什麼東西,

前陣子孩子們聚在一起,他們又提到老媽了,但這次他們可是大聲的說:老媽真厲害,到國外還會用臉書,來給她按個 「讚」!

〈不動聲色〉不主動要求 等著孩子邀請
文/蘿拉(高雄市)

幾年前臉書還沒這麼流行時,家裡孩子玩的社群網站是無名,於是跟孩子要了帳號互加為好友,一段時間後發覺孩子都沒發表任何動態,如果有的話,也是轉貼一些時下流行歌曲的歌詞。

覺得非常納悶忍不住問她:「為何最近都沒有發表新文章?」孩子總說因為課業忙比較沒時間經營。我也信以為真。

可 是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孩子用完電腦忘了登出,我接著用,赫然發現孩子原來早已轉戰FB,而且竟然沒讓老媽我知道,我當然不能錯過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 偷偷瞄了一下裡面的內容,發覺她原來喜歡SJ這個偶像團體,而且偶爾也會發發小牢騷,跟同儕之間抱怨我們管太嚴了,還有一些課業的壓力等等。

看完之後,當下除了不動聲色地幫她登出之外,決定留給孩子一個私密的園地,讓她有發洩的空間,並且感謝上帝讓我有這個機會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跟喜好,我想我會更加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期待有一天小孩主動跟我說:「媽,我想加妳為我FB好友。」

暱名加好友 掌握孩子行蹤
文/李宛青

同事是個嚴格的母親,我深深懷疑她根本受過國安局特訓,熟諳電腦操作的她,將小孩上網紀錄與歷史資料一一檢視。

有 天我們聊到Facebook,好奇地問她有沒有加入孩子為好友,她老謀深算地回答我們:「我的孩子防衛心很重(可以確信他們是國安體系的),我只好繞過孩 子這關,直接以暱名加入孩子的麻吉為好友,反正他們看到有人加他們,不會管是誰;他們出去玩一定會標籤相片,我自然可以看到有誰、去了哪兒。」

原來不加好友也可以控制孩子,果然是台灣虎媽,她笑著說:「有次孩子說要去圖書館,但隨行的同學居然在KTV打卡,馬上就被我捉包。」

為了因應網路世代,家庭教育及管理也要有所變化,也要奉勸為人子女的小朋友,當有人要加入為好友時,要小心。

 

<以上文章轉載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徵文大拼盤以及臉書親子行單元>

 

 

小玉米的媽 2012-10-23 15:11:05

來送上一個「愛的鼓勵」! ^__^

版主回應
感謝小玉米的媽「愛的鼓勵」唷♥ 2012-10-25 18:30:48
小玉米的媽 2012-10-23 15:10:36

真是要好好拿捏啊~
每個時代不同,父母都有不同的挑戰~
謝謝分享啊 :)

版主回應
尤其現在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
路上隨處可見的低頭族
要孩子完全不接觸是不大可能的
真的是這時代所特有的挑戰呢~!
2012-10-25 18:29:15
ivy 2012-10-22 11:24:38

哎呀呀
現在的老媽不好當哦
隨時都要繃緊神經
還要學好電腦呀
哈哈哈~

版主回應
哈哈哈哈
對於電腦要學的東西我還有好多..
臉書還排在很後面才要學勒~
2012-10-25 18: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