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老師說:恐龍家長退散下》(開學4)
〈孩子長不大〉都念大學了 凡事還是找媽
文/小星星(高雄市)
在大學擔任職員已數年,每年七、八月新生入學之際,就經常會接獲一些想太多家長的來電。
這些大學新生多數都已成年,但家長們還是把他們當小孩看待,不是擔心孩子吃飯問題,就是怕孩子騎機車外出危險等等。曾經還有學生明明人在學校,但找不到上課的教室,居然打電話回家求救,叫媽媽打電話來問系辦上課地點在哪?
還有些學生成績被當,家長就拜託議員、立委來關說施壓要求改分數,搞得學校都不能按學校規定好好處理事情,老是要為這些鴨霸家長破例。
有些家長凡事都幫孩子準備地太過於周到,導致都已成年的大學生連日常生活一些瑣事也不會自己處理。學生會自己打電話來詢問的倒是很少,最常見的反而是家長打來,有時問題多如牛毛,淘淘不絕一講就是半個小時。偶爾幾個系辦聚在一起聊天時,不免感嘆現在的家長好似對小孩的關愛之意無處可渲洩,逮到機會就拚命說個不停。唉,饒了我們這些系辦吧。
〈唯成績是問〉才藝課上太多 反怪教不好
文/巫騎虹(台北市)
曾在兒童美語補習班任教,當時有一位家長為孩子安排滿檔的才藝課程,美語之外,尚有心 算、作文、鋼琴、繪畫和游泳;隨著才藝課的增加,我發現這孩子的英語力退步不少,作業缺交的次數也多了。
「重新規劃課後時間,務必確實完成作業;或者將才藝課斟酌減量,甚至可以不學美語」都是當時對家長的建議;但親師溝通的結果,是家長重申孩子實在無暇寫「我的」作業,希望我能「多體諒」。
然而在當期最後一堂課開始前,家長帶著孩子來,一進門就將裝著學費的信封袋高舉在我眼前晃著說:「我們家David的成績退步好多,你覺得我還要花錢讓他續讀嗎?」
家長在意孩子的學業表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若「唯成績是問」,不看過程只求結果,甚至錯以雇主之姿,視孩子的成績為教師一己的業績責任,恐怕就有「親職恐龍化」之虞。症狀嚴重時,失態的表現,不僅會在無形中示範錯誤的觀念,可能還會讓孩子的品格教養蒙受感染。得不償失,不是嗎?
〈特教障礙〉補償心態 養出一堆公主少爺
文/小鍋子 (台中市)
我是一位國中特教班老師,幾年教學經驗,發現特教班家長多有「補償心態」,而且日趨嚴重。
什麼叫做補償心態呢?就是家長會覺得沒把孩子生得健康正常是自己的錯,因此會過份溺愛小孩,養成許多公主與少爺。
阿晨公主每天由僕人爸爸送來學校,一到學校,爸爸先把早餐打開放在桌上,幫阿晨交聯絡簿給老師;回家前的打掃工作阿晨從沒做過,因為阿嬤會來幫她掃;上職業課時學洗車,可能阿晨覺得太辛苦,爸爸就要求不要讓阿晨碰水與曬太陽;爸爸也要求體育課老師要幫阿晨推輪椅去上課(其實阿晨只是腳稍微無法出力,應該要多走路才不會萎縮),因此阿晨在學校的參與度越來越低,因為她的懶惰及爸爸的縱容,導致阿晨越來越退步。
其實特殊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希望每位有障礙的學生都能獨立生活,真正為特殊學生好,不是什麼事都幫忙,大人幫孩子做得越多,孩子學習的只會越少,將來父母老了走了,孩子只會越無助且社會成本付出的越多而已。
<本文轉自由時報-徵文大拼盤>
P.S. 社會學家調查的結果,在家常做家事的孩子將來生活比較幸福,可能是因為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強,所以長大以後比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較能面對挫折。
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剝奪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機會,剝奪了他學習工作,學習分擔責任,學習面對問題的機會,教養出一個個只會解幾題數學(又解不好)的傻孩子。
看文搖頭
早預料中
批露出來
為其父母層面
太糊塗
自視智慧在權力與錢力
剝奪成長學習
也是害人害己
待人處事 應對進退比學業成績來的重要很多
知識的傳遞可以慢慢學
但性格問題 一旦成形就難改! 2011-10-05 1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