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6 09:12:15MaLi

他,想要擁有自己的定義 110926

與兒子互動著互動著,

逐漸,我的心明亮起來,

我明白了,他正走向自己,渴求用自己的方式,來定義人生。




♡♡

這個週日,我有機會單獨跟兩個孩子相處,

兩兄妹的快樂合作,像是世界環繞在我周圍先躍動,

由於剛從”工作狂日”結束,

我來到一個徹底想要玩耍的階段,腦袋放空了,自然成為孩子最佳的陪伴者。




在這個下午,我看見了樹兒長出來的新東西,

那東西很有意思,精準地說,叫做”自我決定需求”,

或就是”自我意識”,”自我力量的探索”。

跟這樣的兒子相處,還蠻新鮮有趣的。



簡而言之,是這孩子,跟我說越來越多的”不”,

或是,即使我的制止他聽見了,行動依然不會”先停下來”。

9歲半,前青春期,這發展年齡,還真精準呢!



♡♡

首先,一大清早,要出們前,

他就在樓梯間踢足球,踢得不亦樂乎。


我說:「樹,不要亂踢球。」

他:「我又沒有亂踢。」繼續踢球。

我說:「好,不要踢球。」

於是他停了下來,問:「為什麼。」

我說:「你猜猜媽媽的理由是什麼?」

他說:「不要吵到鄰居。」我說:「對啦!」

於是他把球安靜放好。

我們就出門了。



在開車送他們去阿嬤家時,我想著:

他說”我沒有亂踢。”這的確是真的,他可是按照著教練的教導,這聚精會神地練球耶!

而我所謂的”亂踢”是指,不要在不恰當的情境踢球。


我在意的是”吵鬧聲音”以及”不要干擾別人”,

而他被驅動的是”內在踢球的熱情”,至於這個世界的別人,還沒那麼在他之內。

能意識到身為群的一份子,敬重周圍人的需要,

這樣的教導與叮嚀,從他2歲在餐廳開始,我們至少叮嚀過1000次了,

而這樣的聲音都在他之內,

什麼時候,他能夠平衡而完好地成為他意識平衡的一塊,

又不會像我,因為這些顧慮早就失去了自發歡樂的熱情。

這真是值得期待。



我開始知道,這孩子有了自己”定義語言的方式”,

因此,若我不留意,這樣的來回,一定會一直在生活裡發生。

而我喜歡這樣,透過語言的討論,擴展他的世界觀,也提醒我更理解他。


我很寬,

沒有被頂嘴的感受,

有的,只是驚訝與讚嘆,「孩子真的不一樣了。」




♡♡

果真,到了傍晚,旦旦一個人在浴室洗澡,

我在另一個浴室坐馬桶,

遠遠地,我聽到樹兒在笑,旦旦在尖叫。

一次又一次,我能想像,是哥哥在跟她玩,

而小女孩最近,正在享受自己洗澡的大樂趣,

很想專心,一點都沒想要在這時候跟哥哥玩。


我喊了:「樹,不要跟妳妹妹玩。」

樹說:「我又沒有跟她玩,我只是自己跑來跑去。」

我可以想像他一定在浴室進進出出,干擾到旦旦了。


於是我問:「如果你沒有跑來跑去,旦旦會尖叫嗎?」

他說:「不會。」

我說:「那可以請你不要在旦旦面前跑進跑出嗎?」

他欣然同意且接受了。




♡♡

這是他現在的成長,

他有自己認定的”定義”,

他的確沒有”玩的互動”

而我,喜歡我們有這樣的對話,

透過對話,我會帶領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這世界。





♡♡

我帶他們去小超市買東西,

付賬時,他興奮地發現一桶零賣的米,

他拿起杓子,開始翻繳米。

我說:「樹,不要玩。」他無動於衷。

我在說一次:「停下來。」他無動於衷。

於是,我走過去,摸了他的手,輕輕地把杓子放下。

結完帳,我們走到外頭。

3個人慢慢走路回家。


我問:「你猜,為什麼我要阻止你翻動那些米。」

他想了想,承認說:「我不知道。」


於是我說明了,米為何要真空包裝,因為空氣會氧化米,加速米的敗壞。

還提醒他,在食物上面講話,會把口水的細菌灑到食物裡。

小男孩聽完的確正在思考。

而我明白,這些不是自發性的習慣,

平均得叮嚀100─2000次,才會放入孩子的行為系統。



♡♡

他也負起更多參與家務的責任,

鋪床,折棉被,擺碗筷,端飯菜,

擦地板,掃地,收拾垃圾,倒垃圾,洗碗,收衣服。


在我們家,沒有一定的責任,

也沒有,這事沒做會被責怪的機會。


倒是,讓孩子做這些事情時,

我營造的氣氛是,「看看這次我們能做得多好。」


地板擦完後,能擦得多乾淨,踩起來有多舒適,

母子3人會在完工後,仔細用腳丫丫去感覺,

或是,仔細讚嘆聚積起來的小垃圾灰塵有多多!!

透過這樣,有了參與感和成就。


昨天的狀況是,

我找出了十年前的除塵紙,

沒想要,樹兒瘋狂地拖地,

還有嗎?  還有嗎?

可以有多髒?

拼命問我,還可以怎樣找到髒地方?

兩兄妹還爭執,誰拖得多誰拖得少。


這真是有意思的現象,

那除塵紙成為神話,

是因為,我說了除塵紙的故事。


我說:那時候呀,當這個房子剛蓋好時,媽媽都是用除塵紙擦地板的。

除塵紙有多好用多好用,地板一下子,或半天,就能找出新灰塵來....

直到後來,阿嬤顧慮廚房紙浪費,

去找到一些很便宜的除塵紙買了一大堆來送我們,

媽媽在也感受不到除塵紙的神奇,家裡才放棄了除塵紙拖把。


昨天,我找到的是,舊的,我自己買的好用除塵紙,

孩子們享受了媽媽口中的神奇,拼了命要去找到更多的灰塵。



♡♡

昨天,樹兒從廚房端一晚湯麵到餐桌時,

太快放到桌上,湯灑了一灘。


我們緩慢地處理這件事,

教導他如何收拾灑在桌上的熱湯,

還帶著他練習端熱湯碗放到桌子的細節。


展爸本來就是個行動有禪意的細心的人,

而我,與物質感官的關係特好,端東西也很在行。


樹兒小憋著嘴練習著,那些超越他平常粗心習性的小動作,

我知道他沒有那麼愉快,

於是我專心用了許多讚嘆,說他學得快,說他桌子擦得乾淨。


而我明白,他需要的,是真正透過身體能感受到的成就和愉快感,

或是,讓他明白這些學習與練習的意義,以及,對世界帶來的影響。


他逐漸地走向自身的力量,

真實的內在感受,以及,能帶來意義感的理解,

清晰價值觀,並知曉行動的影響後果,

是最重要的學習之處。




2歲,媽媽給我安全的世界




4歲,爸爸帶我飛向世界




7歲,美麗的世界,我來了







9歲,足球、同儕、教練.....  我的世界





♡♡

親愛的讀者,

你們終於等到,Mali分享教養青少年經驗的時期了。


樹兒在4歲以前,有很多教養經驗,都寶貴地記錄在部落格的前500篇文章裡。

樹兒在4歲到9歲之間,由於他前面發展得很好,

真的進入一個精神分析說的「緩和期」

除了發展學習的熱情,身體的勤奮之外,

我們母子之間,幾乎不會有什麼衝突,或需要費心的管教之處。


現在他來到另一個階段,

也許,我們家的教養故事,又會熱騰騰展開呢!











上一篇:樹與我 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