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4 10:26:34MaLi

【冷天試寫】再多貼一篇新文章(補修三版)

又寫了一段理念與故事。
雖然說與出版社的約定,不好一直貼出來,
但心裡還是有想貼的理由。

想貼的理由是,我需要一點釐清,需要一點互動,
才能感受到心的流動。

****************
有朋友寫e-mail說,若她保證書出以後一定會買,
可以擁有每篇文章,跟隨著一篇一篇閱讀嗎?
****************

真是有意思的點子,讓我來想辦法。
底下,是新寫的文章。
【兩種愛的包裝】
最早我帶領的親職工作就是教導父母們學習如何與孩子說話。 我要父母們練習同理心的說話方式,要父母們練習真誠表達的我訊息。這幾乎是心理輔導員的基本訓練,由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只是輔導員的關係,要父母以輔導者的角度陪伴孩子,真的很困難。

只知道,團體裡的父母才學會溝通概念,但透過角色扮演就又用舊習慣說話了;或者,他們在角色扮演裡終於習慣用輔導員的方式回答,但回到家又不行了。


例如:
(角色扮演的題目)孩子:「爸爸,我不想要再去補習了,補到那麼晚才回家好煩好累,成績也什麼進步。」

父母通常會回答:「再試試看嘛!至少進步一點了啊。」

我們的標準回答是:「孩子,聽起來你想要早點回家,補習讓你累壞了,而且你認為補習沒什麼效果,是嗎?」

終於學會標準輔導員反應的父母,也會問,然後呢?真的要孩子放棄補習嗎?


我才明白,重點不只是溝通習慣,核心影響親子互動的是父母的世界觀,也就是父母看待世界的觀點,或是人生信念結構(包含價值觀)。一個以憂慮意識為出發點的父母,傳達給孩子的信任是有限的,也會無意識將憂慮傳遞給孩子。

這些年來,在親職工作上我將重心從溝通訓練轉向〈成為一有覺知的父母〉,無論父母攜帶的世界觀是什麼,有覺知是第一步。覺知向光一般,當我們對內心的世界觀有覺知以後,就不會莫名其妙地被影響或困住。有覺知就能擁有更自由的選擇權,以及負責的甘願感。


在親職工作,我列出兩種愛的包裹方式:

以憂慮恐懼包裹的愛: 以信任接納環繞的愛:

這兩個模式傳遞的是: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是否能傳遞愛,並被孩子感知到,才是重點。而父母傳遞愛的同時,包裹愛的能量也跟著傳出去。

許多父母,他們從憂慮恐懼中長大,對未知世界經常是採取不信任的封閉態度,他們不想敞開心房,因為敞開心房就得面對自己的挫折無助或恐懼,他們為了封住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也同時封閉了愛的流動,如同上圖的黑色粗線一樣。這些父母的管教或教養,通常以〈保護孩子,教導孩子,防止他們日後受苦〉為前提。

另外有些父母,接納世界的多元樣貌,生活未必無慮但決心與正向力量連結,他們的心敞開,無論是無助挫折受傷的情緒,他們都願意接納敞開,也因此,他們的愛是開放的,容易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管教與教養教養,以〈信任孩子,支持孩子此刻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與力量〉為前提。


2002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在真實教養情境裡,我不時感受到自己在這兩者間擺盪。當平日無事孩子很美好時,我可以信任敞開,溫柔而田每;但當孩子的行為觸犯到我安全界限時,我變得封閉不信任。但我屬於有覺知的父母,所以在自己變得封閉時,我停止管教行為,先回到內在,釐清狀況,直到自己能再次敞開,才又進行親子互動。這些過程有賴與伴侶間的協調配合,孩子才免於承受〈媽媽不愛我〉的焦慮。

每個父母,都在這二種狀態間來回移動。有人平日以封閉保護為主,特別好的時候變得敞開信任;有人平日以開放信任,安全界限被挑戰時就變得封閉保護。我們接納自己每個階段的樣子,所以無論自己以哪種情況為主,我們都練習接納並深愛這樣的自己。學習的重點是,對自己的內在狀態有所覺知並負責。在開放信任時多作一點教養與管教;在封閉保護時,多支持自己,走過陰霾,創造更多信任的空間。

這兩個狀態的來回移動,有時是非常細瑣的生活細節帶來心情上細膩的轉變。我分享一個自己的故事,用來引導你們感受我所說的理念。


* * * *


這是2005年8月的故事,兒子3歲多,女兒在我肚子也5個月了。故事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請耐心觀看:
事情的開端斷斷續續:

先是我從南投帶了二天工作坊回到娘家的晚上在日本料理店,懷孕又坐塌塌米太久而背痛,我向兒子借他的寶貝枕頭靠一靠(枕頭是兒子隨身攜帶的寶貝),兒子硬是不肯,即使他正與表弟四處飛奔玩耍。

後來老公撐傘回汽車拿靠枕給我;老公有些生氣,聳聳肩用唇語告訴我,「這猴死小孩,我暫時不想理他了。」


隔天在娘家,一群人吃午飯時,兒子吵著要吃” 阿嬤的炒蛋”(兒子每回到外婆家,早晨都有一盤炒蛋)。我請他自己向阿嬤請求,蛋來了又請他說”謝謝”。坳了好久,他什麼都不肯說。直到他吃完蛋,滿臉滿足,用調皮的笑臉到阿嬤耳邊說”謝謝”,只有嘴形不涉及聲帶的表達。還跟我說,「這是假裝說謝謝。」我氣壞了,但沒有表達。

離開時他也不跟人說再見,我好多歹說,要他跟外婆掰掰,他說什麼都不肯。


**********************
於是我一言不發逕行走到車子裡,坐下後心裡傷心。
跟兒子說:「媽媽因你而傷心,現在暫時不和你說話了。」
**********************


好深的傷心,連我都不明白的痛楚,靜默地流淚,思緒斷斷續續,伴隨著心痛、肝臟、然後卵巢點狀依序發痛。
猜我又心碎了一回。
兒子則讓爸爸陪著,聊天、說話。1個半小時的車程,他乖巧地愉快著,我可以聽到他聲音裡的小心,音量與音質變得柔軟而節制,發音時肚子的力道不見了,剩下胸口以上的波動,不是他習慣的開懷暢快。


在半路我提醒他說話太大聲,他立即安靜下來。這不曾出現的快速收斂,讓我知道孩子心裡有些許害怕。回到家,我差不多回過神來,內心也整理得差不多。於是找兒子來”說話”。

我說:「媽媽剛剛傷心,是因為你得到許多別人給的照顧,而沒給回報,這樣不平衡。」

小人兒不懂什麼是”平衡”,於是我慢慢說明什麼是平衡:「平衡就是有來有往,不是回報相等的東西,而是回應我收到的心意。媽媽平日照顧你,在媽媽需要照顧的時候會想要你的枕頭幫忙;阿嬤招待我們在我們回家時要回報我們的情感。」


說的時候想起家族系統排列老師說的話:
「小孩哪能回報什麼? 他們能回報的就是他們的天真與笑臉。」的確,在我原來的理念裡,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兒子給我們的快樂與天真,早就超過我們的付出。


只是那心裡的不平衡怎麼來的啊?也許在外婆開懷地煮蛋給孩子吃時,想說”謝謝”的是我自己。我回憶起自己當年也如同兒子這麼不知天高地厚、理所當然地接收所有媽媽爸爸給的照顧與關愛。
看見媽媽的疲倦與滄桑,自己心疼吧!



**********************


在車上,我接觸自己的心裡,明白深刻傷痛的是涉入了親子間給與受很難平衡的本質。

在親職工作裡,那些惋歎的老母親,「夭壽死因仔!」的叫罵與抱怨的容顏。在親職工作裡,那些不肯照顧自己的歐巴桑,一心只期盼孩子不要再沈迷於網咖、賭博﹍﹍,期待孩子抱怨孩子,學不會先照顧自己的母親。還有我那退休後沒收入的媽,又一次刷現金卡借錢給兒子。


我通常跟父母工作,不是與孩子工作。陪父母的主要目標常是要她〈放掉改變孩子的企圖先照顧自己〉。
但在心裡,我總覺得孩子欠母親一個真心的感謝。
是我心裡,想跟母親說一個真心的感謝。


感謝媽媽給了我生命,
感謝媽媽給我的養育,
即使您給的不是完美,卻也是您能盡心做到最好的了!


父母的愛無法要求孩子回報,孩子不一定要用奉養的方式回報,孩子也萬萬不可用滿足父母期待的方式回報。
孩子能回報的,是接納父母並尊敬他。在心裡嘗試理解與親近父母,並未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但如何教會我自己的孩子,在收到關心時感受到,而能知覺這是一份愛的傳遞,能真心說出謝謝,而願意繼續將這樣的良善與愛傳承下去﹍﹍

自己的智慧仍不足,愛的能量也還有缺。繼續學習吧!


* * * *


讀者在閱讀上面的故事時,是否注意到,當我覺察自己的傷心,我的心其實已經被憂慮充滿了,也就是左邊的圖,用憂慮包裹的愛。我在那時候選擇沈靜並專心陪伴自己。這是為了不讓自己的憂慮成為親子管教的動力,並把握一個接觸深層自我的好時光。直到我覺知內心傷心的深層動力,其實不是兒子對外婆的沒有禮貌,而是為〈得不到回報的愛〉而感慨,並被自己來不及感謝母親的恐慌抓住。

覺知成為一種光,照入內在,帶我回到安定的當下。於是我清楚在管教上需要對兒子表達的,就是教導他,”有來有往”的概念。這份教導,由於我回到一平靜平衡狀態;這樣的管教,舒適而有穿透性的影響,也維持了親子間相互關切的本質。


【如何在憂慮環繞時覺知而回到內在,直到敞開信任時才進行親子管教】這會是本書的主旨。
Una 2007-12-09 21:46:08

在陪伴一位憂鬱症的孩子,父母很努力,但那種愛就像是帶著憂慮恐懼的那幅圖。
感覺工作的方向又從孩子轉向父母。
好喜歡妳的覺察,與這麼清晰的文字記錄!

版主回應
那就,對憂鬱,人生的陰暗,
表達敬意,以及尊重,
並深信,背後有更深更濃的意義與祝福。
2007-12-10 16:14:13
sh 2007-07-19 13:08:03

帶著覺知似乎就是在平靜中內省與發現
我發現了幾處輸入錯誤的地方 sh

……………………………………………………………………………….
2002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在真實教養情境裡,我不時感受到自己在這兩者間擺盪。當平日無事孩子很美好時,我可以信任敞開,溫柔而田每(甜美)
;但當孩子的 ………………………………………….
孩子能回報的,是接納父母並尊敬他。在心裡嘗試理解與親近父母,並未(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jh 2007-04-05 11:12:44

我們身上有太多
以前制式的問答與教養方式
好像
不自覺就會跑出來
以為
那就是對了

...
或許停一下
在腦子裡洗滌過一遍再出口
會好一些

版主回應
深呼吸,回到心的空間,
讓每個當下,是個新開始。
2007-04-09 07: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