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7 11:26:43MaLi

【BABY篇】母乳故事...回味060217

同是母親位置的人,看到我會問:「餵母乳嗎?」
我會笑笑說,「剩很少了。」 而我還是每天,到了一定時候,認真的,用吸奶器,吸出少少的乳汁,給孩子吃。 豁達地想著,「如同精油用在心靈的劑量,都是超稀釋濃度,我的母乳,也許無法在營養學上發揮什麼,希望還能為孩子發揮心靈作用。」

若我用全母乳的立場來寫這故事,會為自己無法以母乳哺育孩子,而有遺憾;
而我選擇隨順生命的際遇,珍惜著,因為嘗試母乳而有的經驗以及對自己的認識。
因此,選用”回味”來命名,紀念女兒喝完一點點母乳後,常有的品嚐表情;
也是回應好友哈克一文(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uck103/3/1264182278/20060201183000/)。

************

【天真】
生產前我讀完兩本母乳的書,厚厚的知識充實自己的信心,加上選擇母嬰同房的醫院,於是認定,這次就是可以餵全母乳了。
我連所有的奶瓶、蒸奶器都沒有準備。
想像著:隨身攜帶最好用的天然奶瓶,隨時孩子有需要,只要找個隱密空間,就可以讓孩子吃飽,還同時滿足孩子的接觸需求。

我喜歡當時自己的天真,雖有些好笑可愛,卻反映著自己回到女性本質的渴望。
那時引領自己的故事畫面是,來自一位朋友的真實體驗:自然產的朋友,產後讓孩子趴在身上----幾小時候,孩子自然爬到母親胸前自動吸起奶來。


【然後】
產後3小時,孩子在保溫箱確定體溫恆常後,我就抱到了柔軟溫熱的昕兒。
護士到病房來指導哺乳,昕兒很有天份地動作精準地吸吮著,雖有許多疼痛(子宮收縮、傷口、乳頭),因為我的內在界限還在手術後的模糊狀態,混沌著只感受到心裡的感動和喜悅,我不介意孩子是否能吸到奶,記得當年樹兒,到了第4天才有奶呢!


【沒奶的壓力】
隨順孩子的需求,隨時可以哺乳。
這是母奶的第一守則,但我的身體開始有需求:累了、腰酸、自然地睡著。 餵多久呢? 誰的需求重要? 於是我試著滿足孩子也照顧自己,真的累了就休息,還能撐著,就尋找孩子的韻律。

昕兒與樹兒不同,她早熟得緊,她有許多表情,滿足的與皺眉頭的,或是,當我停止哺乳時,她的大哭,響亮而驚天動地。
所以總是我累壞了,不行了,想辦法停止她的吸吮,而後她大哭,聽起來像是她無法滿足地抗議著。 而我累壞了,心疼自己又心疼孩子地,請母親將女兒推回嬰兒室,自己趕緊躺下來休息。

母親會說,「孩子沒吃飽所以哭。」(知識上我瞭解,孩子在營養上目前還OK~她還在解胎便呢! 但心情上,我認同母親的說法,是呵,聽那哭聲心裡難免著急。)

許多當年樹兒喝不到奶的記憶混著此刻的焦急,母親既心疼我沒得休息,又心疼女兒的餓,著急的她,語氣總是擔憂與焦慮----人際界限很模糊的我,怎的也招架不住,我顯現出對母親的叛逆(反對她的看法)而內在卻又認同她的悲觀結論。(妳沒有奶啦~ 太累了,早點放棄輕鬆)

現在回憶起來,那兒有好多共依附下的關係黏滯,我與母親未完成的分離,還有過去哺育樹兒時未完成的心結,一併在此次出現。

這樣的回味帶著諸多感受,當時與母親的爭執此刻已經翻轉成感激了。
我就是 能感激,身處於文化影響下的我們,用這樣黏滯的方式表達關懷。



【細皮嫩肉】
母乳出來了,因為不多,所以我總是盡量給時間讓孩子吃飽,有時兩邊交換哺乳,哺乳總是超過1個小時。 而間隔的休息時間,其實也只有1個多小時。

醫院的第五天深夜,我躺著哺乳,一下子,怎麼見昕兒滿嘴唇鮮紅的血?
嚇著了,坐起來察看怎麼回事? 瞭解後我放下心來,「孩子沒事」,那鮮血是我自己的,乳頭的肉破裂綻開,所以流血。

放心後,惦記著孩子的飢餓,心裡想,喝點母親的血無礙吧! 於是繼續哺乳。

可是怕痛的我,在孩子順利吸吮後,好痛好心疼自己。
猜書上會說,先讓孩子吸比較不痛的乳房。 而事實是,兩邊的情況是一樣的。
這時我開始出現反思,我是誰? 我要選擇什麼?

一定是我痛的表情,又一邊掉淚的可憐樣子,讓母親也忍不住了,她問我,「怎麼辦?」 我其實也不曉得。 痛到澈骨,我停止孩子的吸奶,請母親將孩子推回嬰兒室。 孩子開始大哭特哭,深夜裡聽起來特別驚人。

嬰兒室拒絕母親的要求,給孩子葡萄糖水什麼的。 著急的母親心疼昕兒的飢餓,要求護士給予配方奶,護士用害怕乳頭混淆的理由拒絕了。 無助的母親問我怎麼辦。 很知道如何與醫院互動的我,簽署了「放棄純母乳同意書」,挑了低過敏的配方奶(因為自己一直是過敏體質)給孩子。

我清楚自己的選擇可能要承擔什麼,也許孩子產生乳頭混淆,下回要餵母乳就困難了。 “心的安頓”在我價值觀裡,一直放得很前面,為了安心,我就是願意承擔這風險。

相信孩子不會因飢餓而哭泣的我,開始將感覺回到自身,好痛喔~ 乳線加乳頭的疼痛,神經將整個痛覺集中到兩乳中央,那是心包經交會的地方。 整個感覺起來不是身體的痛,而是心痛呢~
我疼惜自己起來,從來沒有這麼認命,認自己是細皮嫩肉的命。
從小輕輕一撞就烏青的皮膚,太陽一曬就紅的敏感臉頰;這皮膚其實同時代表著,自小可愛的長相,還有很敏感細緻的感官能力。

這樣的我,選擇什麼?
其實剛生產後,心裡記掛最多的不是自己的休息,也不是有沒有奶,反倒是樹兒的適應。 那幾日到醫院來,偶而呈現疏離與過動兩極端的樹兒,反倒是我心裡放得最深的。

回憶那幾日的夢境,也一直在說話,心裡那個”有藝術特質,喜好自由”的我,在夢境裡與那個”追求愛、給予的母性”的我對峙著。



【羊脂膏與哺乳套】
回家後,我買了羊脂膏保護自己細嫩受傷的乳頭;不行時,還用了哺乳的橡膠套。 這都是書上指點的好方法,用起來很受用,昕兒也很厲害的一點都沒有乳頭混淆。 奶瓶、橡膠套、還有媽媽的乳頭,對她而言都不是問題。

其實還是很痛的,皮破肉綻的乳頭即使放在橡膠套裡被吸扁了依然慘烈。
而奶量一直很少,有幾次被強迫停止的昕兒,學會了咬住不放的強勁嘴力還有超強的吸吮力。

每次要停止時,都感嘆自己的嫩肉在無知的昕兒嘴裡是多麼無助的一件事情。
我得學會將手指放到昕兒的嘴巴才能幫到自己,而我怎麼學怎麼不會。 每次想要停止時,又含淚又好笑的進退兩難,真是尷尬啊~


【乳腺炎的恐懼】
一直等待所謂脹奶,或能夠噴乳的景象----都一直等不到。
可是隔天醒來,全身呈現感冒發燒骨頭酸的症狀,乳房延乳線紅腫發熱的疼痛----有經驗的我知道,乳線炎又光臨了。

「真是不划算」是心裡最真實的聲音,昕兒沒吃到幾口奶,怎麼所有的苦,都一一發生了? 心裡發誓一定要把它們都寫出來,才值回票價。

母乳網路上許多勇敢面對乳腺炎,甚至手術開刀後依然能繼續哺乳的勇敢故事。 這時候想起來,對心懷恐懼的我而言,成為一種警語。 「我要繼續往前走嗎? 還是喊停,『我不要再受苦了?』」

消炎與清空乳腺是一定要作的啦~
可是怎麼樣,心裡都抗拒不肯繼續哺乳了。
(聲音是:無法在給予與愛自己間找到平衡,我只能先停下來,停下來再說。)
知道自己卡在上回乳腺炎受罪的恐懼,於是想用情緒的TFT幫助自己清除殘留的恐懼; 不過試了兩次無法往下走,就放棄了。



【麥茶】
「我要退奶。」
當這心願說出,展連夜去找麥茶,煮了清香芬芳,用咖啡杯端了一小杯。
我含著淚,開玩笑說,「像是神話裡的愛情毒藥。」
小小一杯下肚,心裡百感交集,有一種”撤回愛往外,流向自己”的意象。
神秘的麥茶,小小一杯,隔日整個乳房的形狀都恢復了,哺乳的腫脹感消退。



【昕兒】
昕兒有好多跡象,讓我詮釋成,她對母乳的熟悉與依戀。
在夜晚或在某幾個習慣哺乳的時機點,她會大哭,不停地轉頭尋找乳頭般地急切。
喝了瓶裝的母奶,她會特別的激情與感動。

於是,在乳線炎危機解除後,我開始向月子餐公司要發奶中藥。 一點一滴,慢慢地,擠出少少的母奶餵哺昕兒。



【神秘的乳汁】
開始明白,我是月亮型的女子,乳汁的分泌與情緒絕對相關。
當我漸漸放鬆自然地不在意乳汁多寡,當下享受家庭的和樂時,乳汁增多。
當我用心照顧自己,細心幫自己擦澡梳洗妝點之後,乳汁增多。
當我心裡越思念昕兒,想著她帶著正向情感時,乳汁增多。
當我與展親密談話,感受到被愛時,乳汁增多。
當我莫名悲傷湧現,乳汁退去。
當我心思紛亂,被擔憂籠罩時,乳汁減少。
當我心思遠飄,回到工作,專注思考時,乳汁減少。

同時,乳汁也與食物強烈相關。
熱熱的食物,熱熱的湯,大汗淋漓時,乳汁也跟著漲潮。
民間的傳統,花生豬腳、鱸魚湯----
母親的私房菜:鮑魚麵線、蛤蠣麵線、各種海鮮(但海鮮有過敏源之嫌疑)-----

習慣時間,也細微地影響乳汁。
擠乳前用熱水泡乳房,比濕熱毛巾熱敷迅速。(熱水裡加點鹽,是書裡的建議)
用濕熱毛巾比暖暖包乾敷有效。
無論如何,有熱敷總比沒有熱敷有效。
對我而言,專注地,不受打擾,一個人,能擠出的乳汁最多。(這與放鬆有關)
規律地,熱熱的餐後,也是奶多的時刻。

原來,乳汁如同靜心,當心無其他罣礙,飲食與生活調整成一種習慣,專注與嬰兒連結,感受到同時愛也流向自己----- 方向就對了。



【現在】
現在,昕兒也算斷乳了,喝瓶裝母奶時沒有最初喝時特別的表情與激動。
但昕兒每日還是會喝到母奶。
我維持著飲食的禁忌(ex:禁咖啡、各種過敏源)與擠乳習慣----能給多少就給,能給多久就給吧!
當工作一一打開,當心思一一擴展,我那本來就所剩無幾的乳汁也隨之減少。
當食物滋養進來,當我情意專注,本來以為要斷絕的乳汁又再度湧出。
真是奇妙的過程。



【給後繼者的經驗談】
母乳這條路前仆後繼,我的經驗很少也不算世俗定義的成功,分享依然是值得的。
我依然萬分信任樹兒與昕兒會長成我們家能給與他們所能的最佳健康。
快樂,是我們能給孩子也是很重要的營養素。

我相信,愉悅與愛,也是產母乳的基本要素。


若妳也想嘗試餵哺母乳,這裡有些我不同於書上的經驗:
1. 書上說,乳頭疼痛可買羊脂膏塗抹保護乳頭。 我的建議是:對於細皮嫩肉型的女生,一開始就用吧~ 乳頭的強壯在於水分與油脂的平衡良好,一開始是最脆弱的時刻,何不就開使用呢?

2. 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政策,在產後盡快能觸碰到嬰兒,早早開始吸吮還是不變的法則。 若無母嬰同室的醫院則要到嬰兒室哺乳,這時候請謹記:妳有自己的哺乳長度和需要休息的間隔,孩子也有其自然的需求。 請堅持與嬰兒室協商出合適於妳的時間。

3. 我這次乳頭的受傷,在於心疼孩子飢餓,於是無限拉長哺育時間,導致初期乳頭的過渡使用。 所以啊,聽聽護士建議的10~20分鐘,會是夠長的了。 若想要更長的時間,記得兩邊輪流哺乳。

4. 護士通常只教,「怎樣讓孩子正確的吸吮」,沒人教,「怎樣讓母親正確地將乳頭拿出來。」 但這是相同重要的學習,怎樣將手指放入孩子嘴裡壓下顎將嘴撐開才拿出來,而不是像我無助地拉扯出來。

5. 全母乳的醫院都會堅持,除了母乳,嬰兒室不餵水與其他任何東西。 但是展偷偷的說,他發現嬰兒室有份秘密表格「葡萄糖水餵哺時間表」,他猜測是用以讓孩子能安靜入眠。 (未與醫院核對) 但我明白,若當我推著哭泣的昕兒回嬰兒室,若我知道醫院會用注射筒餵孩子喝葡萄糖水,我會有更放心的環境,慢慢地勤奮地餵哺少少的初期母乳,更有信心地等待發奶的時間,而更堅定知道可以保護自己的乳頭。

6. 對於母乳這條路的各種艱辛,要有與甜蜜期待同等的心理準備。 我是過於天真,潛意識去忘記這些苦,反倒苦痛來時,產生一種與期望落差的驚嚇,而無法沈著度過。

7. 吸乳器很好用,但習慣使用是需要時間練習的。 記住喔~ 吸乳器要用插電的才夠強,用電池不夠力喔。 若真的baby吸吮過痛,吸乳器是同時可以刺激泌乳,而又比較不痛的方法。 (我有幾個遠距哺乳的朋友,靠的就是吸乳器和隨身攜帶的小冰箱完成母乳的任務)

8. 對於如我一般,月亮型,情緒是主要影響力的女子,要記得喔~ 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讓自己盡可能得到妥善的情緒與實質的照顧。 重要的是:愛自己。 自己才是中心。

9. 月亮型的女生,語言和情緒的影響力大。 所以,讓產後初期身邊陪伴的人最好是「對妳有信心,又不過渡心疼妳」的人。 我的母親,是典型,過渡心疼我,擔憂我受苦,又對我沒信心的人。

10. 記得產前,我曾積極地尋找補乳諮詢,也有熱心的朋友,叮嚀著,「有需要要跟我說喔!」 但我還是習慣遇到困難獨自應對,所以沒有找任何外援。 現在想想,找可以談心有哺乳經驗的女性朋友,是很重要的。

11. 其餘的部分,書上有很詳盡實用的建議,真的很不錯。(母乳全書,新手父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