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4 15:16:40MaLi

好喜歡當你們的孩子 050704/41個月

那日,因為種種情況,樹兒下午3點吃了東西後到晚餐一直沒吃,晚上爸爸接他回家回到家已經8點半了。 而我,為了隔天的工作坊以及南下的行前準備,到了8點半也才終止馬不停蹄的地奔忙。
9點,樹爸想起樹兒沒吃晚餐的事情告訴我。 當時的樹兒正非常專注地玩他馬路工程的遊戲。 小人兒調動一群工程車和路障裝置,自言自語地說著他修路的腳本。

若我當時更聆聽孩子,知道他整個人是投入在工作(蒙特縮利用詞,指一個小孩專注地投入在某個促成發展的活動,用來區辨與遊戲的差別。)裡的,那時不適合打擾他。 若我當時更聆聽自己,一個孕婦忙完一天後最需要的是平躺休息,讓腹腔肌肉放鬆,讓腹腔的內在恢復原來的形狀﹍﹍﹍那樣我會心情很好的。
可是我聆聽的是一種”古老制約”的”應該”。 小孩應該要按時進食的,餓太久不好﹍﹍﹍之類的擔憂。

於是我擱著自己的疲憊不管,站起來忙準備好一碗飯菜,然後也沒等待或詢問樹兒,逕自坐在孩子旁邊要他吃飯。

叫他一聲他不回應我,叫他第二聲他回身打我一下;
於是我有些火氣,欲抱起他到我腿上,與他眼對眼說話;
誰知他奮力抵抗,強壯的腿踢到飯菜,散翻了一地。

這時候我火氣多了些,沈著聲音說,「先聽我說話」樹兒繼續爬回他的工程區,捨不得放下玩具工程車。 於是我說「先聽我說話,不然媽媽把玩具收起來了。」 我作勢要收,他立即哭了起來。 全身趴到剛把地板擦完的爸爸身上。

***************

“我管小孩,樹兒跟爸爸求救,接著演變成3人複雜關係。”,這一直是家裡的模式。 幸好夫妻兩溝通過無數回,我們都曉得怎麼面對,才不會把母子二人的事端捲成夫妻二人的爭端。 我們兩的默契是當爸爸被捲入之後,焦點就轉成夫妻兩人的關係與理念了。 我們需兩人討論出一致的態度之後,才繼續與孩子互動。 這才能將焦點維持在孩子的管教上,而不會讓夫妻兩莫名地捲入潛意識未了的爭端。

於是我們兩取得默契,讓樹兒面對我是他此刻的責任。
展的任務是與樹兒溝通,讓自己退出,讓樹兒單獨面對媽媽。
而我需要等待與信任,信任兩人的默契與承諾。

當看著展有耐心一次次運用細微的行為回饋原則,支持樹兒有力量單獨面對我; 而樹兒一次次情緒脆弱又再度大哭的過程﹍﹍﹍
我也覺察到在他踢翻飯菜的那一瞬間我心裡被引發的受傷與委屈,若我更任性一點,也許也會哭吧! 我發覺方才自己的語調很堅硬,像穿了防衛盔甲的武士。 方才我雖沒有使用無效且無用的威權壓迫孩子。 但其實某種程度而言,我還是帶著威脅力的武士。 而我逕自就收了他的玩具,也是使用大人的權威丫!

知道若我起身作幾個能量抒解的運動,很快我也許能恢復到柔軟聆聽的狀態,但我也聆聽到自己內心的不甘願,我不甘願自己得處理好自己的一切,就為了表現出最佳狀態。 而我又知道自己不處理當下的狀態,當柔軟出不來時,會面臨與孩子之間更僵的局面。 最後內心協調的結果是我用雙手護住自己耳朵後方的三焦經穴點,穩住一個保護自己的安全狀態。

樹兒終於有力量離開爸爸懷裡,他略帶啜泣看著我。
於是我問「樹,你哭哭是不是怕怕媽媽生氣?」
他回應以更大的哭聲,那像是在說”對呀!”
我再問:「那你哭哭是不是想要修完馬路再吃飯,可是媽媽就把你的玩具收起來了?」 這回他哭得更大聲,委屈的樣子就像是嬰兒時期大哭的他。

他開口說話了:「我想要修完馬路再吃東西。」
於是我問,「那你還需要多久?」
小人兒抬頭看看時鐘,給了我5分鐘的承諾。

於是我繼續問:「你知道媽媽為什麼收你的玩具嗎?」
孩子搖搖頭說「不知道」
我說「因為你沒有聽媽媽說話說話,還打媽媽一下,而且你用踢的。」
「媽媽不知道你想要玩完玩具再吃飯,你要看著我說話,我才會聽見啊!」

******************

孩子收起他的哭泣聲,跑來我懷裡要抱抱,將他的眼淚鼻涕一股腦擦在我的衣服,很滿足地恢復平靜。 他快快跑去完成修馬路的工程。 在5分鐘內跑回來吃飯,終於把一碗飯菜給吃空了。

那天晚上,孩子有著比平日更穩固的活力。
後來他問:「為什麼你是我的媽媽呀?」,「因為你是從我肚子生出來的啊。」
他呵呵笑著,重複著我的話,然後一手牽著爸爸,一手牽著媽媽﹍﹍在月光下大聲說,「我好喜歡你們兩個喔!」

******************

隔天在工作坊裡,以一個親職的角度我分享這段經驗,說到孩子踢翻飯菜時,當時想哭的眼淚就流下來了。 讓自己委屈的不是樹兒的行為,而是我忽略了自己心的聲音,沒有好好休息後再起來準備孩子的吃食,被所謂的”應該”框住了。 我用”世界的應然”來壓迫自己,委屈當時身體與情感上被呵護的需求。 那眼淚其實不是當下的委屈,可能是長久以來,我過於將能量放在”世界的應然”產生不平衡的後果。

我細細寫下短短20分鐘的家居瑣事,想傳達的是什麼呢?
想傳達的是,「神聖的家居生活」啊! 這樣的讚嘆,原來生活裡處處埋藏著更深處自由的渴望。 若我這回的覺知能發揮力量,我將給予心更多的能量,也將獲得靈魂上更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