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0 05:06:33弓長

巧遇大師兄

兩個禮拜前的週末,在劍橋的街上遇到我的大師兄 Mike 。

當年在 UCL 唸大學最後一年時,我選擇進入一個分子生物實驗室作畢業前的研究計畫。大學畢業後,又留在那個實驗室當學徒工作了一年。

那個實驗室當時還在剛起步的階段,除了年輕的計畫主持人 Caroline 以外,只有兩名博士後研究員 Mike 和 Graeme ,而 Mike 和老闆 Caroline 兩人皆是劍橋大學生化系前後期的同學。他們在修讀博士學位時,兩人的實驗室都在同一個走道上。可以看出兩人的默契很好,常常在回味他們以前同在劍橋生化系上的生活,同學師長及同事間的生活瑣事八卦。

我印象中的 Mike 有如大多嚴肅的英國人一樣不苟言笑,可以說是那個急性子拼命三娘 Caroline 的得力好助手。我記得當時他初為人父,每天一定趕在八點前進實驗室,午餐時間一定在20分鐘內搞定,確保他在下午五點左右,可以把所有實驗室大小事打理完以後,搭地鐵回家陪太太和小孩。他是個顧家的好男人。

雖然 Mike 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個十分嚴肅的人,跟他相處久了以後,你會發現他其實很樂於跟你分享實驗操作技巧,和他以前學生時代的生活經驗。當我們的精神領袖 Caroline 受邀赴別處演講時,跟所有的員工一樣, Mike 和 Graeme 也會開始數落完美主義者女老闆的不是。有一回我和 Mike 去開會, 會議最後一天的午餐時間我們就和一位長者同桌,三人用餐時長者主動跟我聊天,只見 Mike 並不多言。後來我才知道那位科學家就是 Salk Institute 的 Tony Hunter ,也是大 Mike 很多很多屆的學長,更是諾貝爾醫學生理獎得主 Tim Hunt 年輕時所指導的第一個博士生。原來他覺得很尷尬,因為 Tim Hunt 是他作第一任博士後研究時的老闆,而 Tim Hunt 與 Tony Hunter 師徒兩人當年的關係並不是很好。

Mike 跟我說他當年博士學位的指導教授 Richard Jackson,開發了 In vitro coupled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完全無意申請專利保護自己的權利,而無私地選擇與學術界分享。而讓美國一些生物科技實驗藥劑供應商,撿到寶藉由這項發明商業化,為他們自己帶來一大筆可觀的收入。 Richard Jackson 本人沒有賺到任何錢,他認為任何科學發現,應該在第一時間發表在無商業利益色彩的學刊上,與其他科學家分享。

多年不見的 Mike ,現在已經是兩個小孩的爸爸了,那天他與他太太帶著兒子們回來爸爸媽媽的母校和小鎮遊玩。我問他是否還在替他的傑出學姊工作,他自嘲苦笑說 : “Unfortunately, yes” 。他跟我說雖然 Caroline 自己也升級作媽媽了,但是她一點都沒有變,還是那麼性格剛毅、獨立、果斷強勢,在還是存在性別歧視的科學界裡,為捍衛自己研究計畫和申請研究經費打拼。

記得在三月中旬,我拜訪 UCL 系上另一位資深教授 Jeremy Brockes ,Prof. Brockes 跟我說, Caroline 終於達成她當年為自己所立下的目標, 為自己爭取到 Cancer Research UK 總部 Lincoln’s Inn Fields 的研究計畫主持人永久職的位子。 記得那時 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UCL Branch 其他的研究室主持人,都對這名積極的女性新進同事另眼相看。 同一樓層的一位研究生還偷偷告訴我, Caroline 的目標是效法研究果蠅發展生物學,而榮獲 1995 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女性科學家 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 的研究精神,不知這個聽來的八卦可信度有多高。

如果當年我乖乖在基礎研究的路上,一步一步踏實走下去,不知道個人今日會有什麼改變呢?

圖: 一群小孩子; 觀望 DNA 雙螺旋模型

攝於倫敦科學博物館
http://www.sciencemuseum.org.uk/


Mike 大師兄的工作地點 - 他傑出學姊 Caroline Hill 的個人研究室

Developmental Signalling Laboratory
Cancer Research UK
http://science.cancerresearchuk.org/research/loc/london/lifch/hillc/


Mike 大師兄當年口述的 - 他師父 Prof. Richard Jackson 那個無私的貢獻

Pelham H R B & Jackson R J
An efficient mRNA-dependent translation system from reticulocyte lysates
Eur. J. Biochem. 67:247-56 1976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上一篇:花み

下一篇:The Mozart Project